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采用刚性配准和形变配准方法获得大体积非小细胞肺癌(NSCLC) IMRT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累加剂量,并与初次计划的剂量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 30例采用IMRT的大体积NSCLC患者,每位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20分次时进行4DCT模拟定位,基于初次4DCT的平均密度投影CT1-avg制定放疗计划为Plan1,基于二次4DCT的平均密度投影CT2-avg修改放疗计划为Plan2,分别采用刚性配准和形变配准方法将两次计划进行剂量累加得到Plan刚性和Plan形变。比较初次定位和二次定位之间大体肿瘤体积(GTV,以吸气末时相图像CT50%上的勾画为准)和OAR (OAR,以平均密度投影图像CTavg上的勾画为准)的体积变化,以及Plan2、Plan刚性、Plan形变的剂量体积指标相比Plan1的差异。结果 二次定位和初次定位相比,GTV、心脏体积分别缩小44.2%、5.5%,患侧肺、健侧肺、全肺体积分别增大5.2%、6.2%、5.8%(P<0.05);对于内GTV (IGTV,10个4DCT时相的GTV融合而来)和计划靶体积(PTV)的D95%、D98%、V100%,Plan2与Plan1相近(P>0.05),Plan刚性、Plan形变较Plan1均略有下降(P<0.05);对于脊髓、心脏、患侧肺、双肺剂量,Plan2、Plan刚性、Plan形变较Plan1均降低(P<0.05),其中心 脏V30Gy和 Dmean分别降低27.3%、16.5%、15.3%和15.2%、6.6%、5.6%,双 肺V20Gy和 Dmean分别降低15.6%、4.5%、3.7%和15.7%、6.2%、5.1%;Plan形变的IGTV和PTV的D95%、D98%,心 脏V40Gy,患侧肺和全肺 的V20Gy、Dmean高于Plan刚性(P<0.05)。形变配准后OAR相似指数明显高于刚性配准(P<0.05)。结论 Plan2中OAR剂量体积指标相比Plan1差别很大,因此它们在预测OAR放射性损伤方面均有较大偏差,而形变配准得到的剂量体积指标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筛查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随访1年考察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量表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健康调查量表评分、骨密度变化。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6和25例患者完成随访。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骨密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干预组无骨折发生,对照组发生1例(3. 8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可以提高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髂静脉压迫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于1908 年首次发现,在随后的组织学调查研究中发现,髂静脉粘连结构的发生率为22%,而且左侧发病几率是右侧的8 倍,受到静脉内粘连结构、静脉解剖上的狭窄、闭塞影响,此类患者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极差,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有关该病治疗方式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传统手术包括:髂静脉移位术、髂动脉悬吊术、衬垫减压术、静脉补片术等。尽管上述治疗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是存在较大的手术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远期临床疗效不确切等情况,故本文将对这个疾病的腔内治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数字化塑形二维或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82例术后达Ⅰ期愈合,术后并发症包括钛网外露(1例)、皮下积液(2例)、轻微咬合疼痛(1例)、切口瘢痕增生明显致外观欠佳(1例)。提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可最大程度地恢复缺损外形、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总结远方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远方教授认为IgA肾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为瘀血、湿浊及湿热内蕴。瘀血是IgA肾病病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在治疗上强调灵活运用化瘀药物,发作期出现血尿、蛋白尿时治以活血化瘀为主,而稳定期表现以本虚为主时,则当益气固本为主,活血化瘀为辅。根据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瘀水互结等不同情况,灵活辨证用药,随时调整活血化瘀药物的用药和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返魂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返魂草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功率等对返魂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乙醇回流法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150 min,溶剂70%乙醇,液料比22∶1。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返魂草总黄酮操作方便,工艺稳定,重现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玄麦甘桔颗粒(玄参、麦冬、甘草、桔梗)中6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250、278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结果哈巴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哈巴俄苷、肉桂酸、甘草酸分别在2.177~43.539μg/m L(r=0.999 6)、1.713~34.261μg/m L(r=0.999 5)、1.946~38.916μg/m L(r=0.999 6)、2.070~41.395μg/m L(r=0.999 7)、2.06~41.2μg/m L(r=0.999 6)、3.623~72.454μg/m L(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08%(2.1%)、95.55%(2.5%)、95.04%(2.6%)、94.86%(2.7%)、95.70%(1.9%)、95.47%(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玄麦甘桔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共4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24例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其中3例(12.50%)行开颅血肿清除术、5例(20.83%)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6例(66.67%)予保守治疗,均予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4例未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其中4例(16.67%)行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25%)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4例(58.33%)予保守治疗,均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0和20 d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P=0.008)、白蛋白(P=0.002)、前白蛋白(P=0.031)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后10 d相比,治疗后20 d血红蛋白(P=0.003)、白蛋白(P=0.000)、前白蛋白(P=0.005)水平均降低。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可以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康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作为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预测指标的可行性,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实用性.方法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31例)及其他外伤患者(6例)共计37例,分别于外伤后24 h、72 h和7 d施行血栓弹力图榆测,观察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值)和凝固角(α值)等项参数在不同测量时间点的变化规律.结果 不同处理组四项凝血功能参数比较,除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其余3项参数(K值、Ma值和α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组内不同测量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与其他外伤组患者比较,颅脑创伤组患者R值和K值变化以伤后24 h最低(均P=0.000)、72 h最高(均P=0.000),至伤后7 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0.247);而Ma值和α值变化以伤后24 h最高(均P=0.000)、72 h最低(均P=0.000),至伤后7 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5,0.563).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与其他外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差异性,前者更为严重,其凝血功能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即伤后24 h呈高凝状态、72 h为低凝状态,至伤后7 d,各项凝血功能参数恢复至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