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无抽搐电休克(MECT)在抑郁症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其作用机制仍然很不明朗。细胞因子(CK)是一类主要由激活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CK则是三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的重要物质。而白介素(IL)是细胞因子家族中重要的成员。有研究发现,IL-6能提升前额叶和海马部位的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血清 IL- 2、IL- 6的水平 ,探讨 BMS患者血清 IL- 2、IL- 6与其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48例 BMS患者和 31例正常对照血清 IL- 2、IL- 6的水平。结果 BMS患者血清 IL- 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且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 (r=- 0 .337,P<0 .0 5 ) ,但两组之间的 IL- 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BMS伴随某些细胞因子如 IL- 6的含量减少 ,可能导致其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的下降。这可能与 BMS患者的慢性疼痛有关 ,而且有可能为 BMS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氯氮平对雄性C57BL/6小鼠血清及其胰腺组织中淀粉酶(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氯氮平(5、10、20 mg/kg)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氯氮平(5、10、20 mg/kg)灌胃,连续灌胃14 d后采血测定各组小鼠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随后取小鼠胰腺组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组织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胰腺组织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氯氮平10、20 mg/kg组血清amylase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01);与对照组相比,氯氮平三组的血清IL-1β水平剂量依赖性地升高(P <0.01,P<0.001);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6水平在氯氮平5 mg/kg组有所下降(P<0.05).氯氮平剂量依赖性地升高小鼠胰腺组织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蛋白以及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氮平可以升高血清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水平,并增加胰腺组织中amylase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可能是氯氮平使用后易出现高淀粉酶血症乃至胰腺炎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贝拉普利对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96例CHF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9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CHF治疗组和CHF对照组.CHF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存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拉普利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测定受试对象血清中IL-6、IL-8、TNF-α和IL-10水平.结果 治疗前CHF组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CHF治疗组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CHF对照组,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高于CHF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贝托普利能调整CHF患者改善促炎性细胞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即既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又能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从而延缓和抑制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JRA)及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 IL- 6 ,IL- 8,s IL- 2 R和 TNF- α等细胞因子 (CK)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风湿活动的传统指标血沉 (ESR)和 C-反应蛋白 (CRP)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夹心 EL ISA法 ,对 30例 JRA和 34例 RA患者的血清中 ,4例 JRA,7例 RA,6例骨性关节炎 (OA)和 9例半月板损伤 (MT)患者的关节液中 IL- 6 ,IL- 8,s IL- 2 R和 TNF- α的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130例 JRA,34例 RA患者血清 IL- 6和 s IL- 2 R的水平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30例 JRA患者血清 IL- 8水平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试验组48例,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d 4周,分别于服药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结果 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比对照组的血清TNF-α浓度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玲 《广西医学》2003,25(12):2431-2432
目的 :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39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含量。结果 :肺结核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 6、IL- 8的水平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 ,肺结核组中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 TNFα、IL- 6、IL- 8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 (P<0 .0 1 )。结论 :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的 TNFα、IL- 6、IL- 8是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对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结核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智峰 《当代医学》2016,(24):24-25
目的 分析与探讨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患者肺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依照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即Ⅱ级COPD组(30例)、Ⅲ级COPD组(28例)、Ⅳ级COPD组(22例),检查与测定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肺功能.结果 血清TNF-α、IL-6、CRP水平和患者肺功能存在相关性,且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和患者肺功能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TNF-α、IL-6、CRP细胞因子的上升是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的重要因素,为定期抗炎治疗COP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及卡维地洛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9例老年心衰患者分为A组(卡维地洛治疗组,n=38)和B组(常规治疗组,n=41),另设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n=30).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对象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和TGF-β1水平.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治疗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血清TNF-α、IL-6、STNFRI、IL-10和TGF-β1水平与原发病无关,而与心功能状态有关,且这些细胞因子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TNF-α、STNFRI、IL-6、IL-10和TGF-β1水平均下降,A组(P<0.01)比B组(P<0.05)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密切相关,血清细胞因子反映了心力衰竭的程度;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细胞因子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在结核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者中的水平.以期找到能够区分结核现症感染,隐性感染的细胞因子指标,为临床诊断结核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法(CBA)检测60例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55例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的隐性感染者,30例T细胞斑点试验阴性的健康者的6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 结核病(菌阳)组的IL-2、IL-6、TNF-α、IFN-γ水平均升高.血清IL-10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核杆菌活动性及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结核患者的TNF-α、IFN-γ较正常人、结核杆菌隐性感染者升高.血清IL-4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与T-SPOT.TB法结合,TNF-α、IFN-γ可在细胞因子水平区分结核现症感染与隐性感染,对辅助鉴别诊断结核现症感染和隐性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细胞因子水平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进行症状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IL-10、IL-23、TNF-α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与YMR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明显,疾病症状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特征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导致哮喘发病的众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证明,哮喘患者急性期不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粘膜活检和痰中IL-5、ECP水平明显升高,而且IL-5和ECP之间,IL-5及ECP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肺功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故国外有学者建议可将IL-5和ECP水平的变化作为哮喘严重性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本文就近几年来IL-5和ECP在哮喘发病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痴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在不同痴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2003-09/2005-08我院和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科就诊的7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30例、混合性痴呆(MD)15例、血管性痴呆(VD)25例. 用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老年人血清和脑脊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水平. 结果:各痴呆组患者脑脊液中TNFα的水平较正常老年人有不同程度升高,而IL-1ra则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AD组患者脑脊液中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6含量较对照组却无增高;VD组患者脑脊液中IL-6水平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增高; MD组患者IL-1β,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增高(P<0.01). 各痴呆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IL-1ra的水平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无差异. 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痴呆患者血清与其相对应的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之间无相关. 结论:痴呆患者脑内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是其神经病理损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的表达.方法 使用ELISA方法检测13例乙脑确诊住院病例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及sTNFRⅠ表达水平.结果 乙脑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6、IL-10及sTNFRⅠ的表达水平均比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6、IL-10及sTNFRⅠ可能在乙脑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抗抑郁治疗后其浓度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老年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老年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及28例无心理障碍患者血清中IL-6、IL-2的水平.结果 抑郁症组血清IL-6、IL-2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组血清IL-6、IL-2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2可能在老年抑郁症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且存在免疫方面的异常.抗抑郁治疗可能对IL-6、IL-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贾桂云 《中国医刊》2013,48(2):45-46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8(IL-18)和转化成长因子(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30例患HIE新生儿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30例HIE患儿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各组分别于生后48小时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新生儿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L-18、TGFβ水平.结果 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IL-6、IL-8、IL-18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纳洛酮可以影响新生儿血清IL-6、IL-8、IL-18、TGFβ水平,在HIE早期治疗中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胞免疫致卒中后抑郁(PSD)可能的机制,探讨IL-1β、IL-6与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经汉密尔顿评测的卒中后抑郁9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的IL-1β、IL-6浓度;观察血清IL-1β、IL-6浓度水平变化.结果 卒中后患者血清IL-1β、IL-6浓度水平变化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 1)IL-1β、IL-6与卒中后抑郁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细胞因子可能在器质抑郁状态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2)PSD患者的血清IL-1β、IL-6升高.3)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与其的血清IL-1β、IL-6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和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及TNF-α的水平,分析观察组术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及TNF-α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R-AFS分期呈正相关(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各指标不同水平分级的复发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8及TNF-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有关,并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电针组30例、麦普替林组31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4、6周末血清白细胞介素1,2,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并与正常组10人进行对比.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非常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HAMD抑郁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IL-1β与认知障碍症状群,TNF-α与绝望症状群,IL-6水平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经电针和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治疗,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以上细胞因子水平也逐渐下降,至第6周末基本恢复正常.两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电针对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