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灵黄护肝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灵黄护肝胶囊预防性给药若干天后,用CCl4、D-Gal、酒精分别造模,检测造模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系数等指标。结果:灵黄护肝胶囊能明显抑制小鼠急性肝损伤后ALT、AST、肝脏系数的升高(P<0.01或P<0.05)。结论:灵黄护肝胶囊对CCl4、D-Gal、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至丸70%乙醇洗脱部位(AIEP)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损伤模型组、AIEP的高、中、低剂量组(19.8,13.2,6.6 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mg.kg-1)。AIEP高、中、低剂量组每日ig 1次,共7 d,末次ig后除正常组外,其余所有小鼠予ip 0.1%CCl4 20 mL.kg-1 1次,16h后处死解剖小鼠,收集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计算肝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IEP高、中剂量组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P<0.01),降低肝匀浆中MDA的含量(P<0.01),增强SOD的活性(P<0.01)。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AIEP各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P<0.05,P<0.01)。结论:AIEP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患子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无患子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扑热息痛(A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活性.结果 无患子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硫代乙酰胺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无患子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扑热息痛、硫代乙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ST,ALT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铁皮石斛对肝脏损伤及胃溃疡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CCl4造模剂量50μL.kg-1,腹腔注射)、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酒精造模剂量7.5mL.kg-1.d-1×14 d,灌胃)、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冷水浸泡法诱导)及化学性胃溃疡模型(消炎痛诱导,40 mg.kg-1,灌胃)。将成功造模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斛榨汁高、低剂量组(含生药2,0.5 g.kg-1),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若干天,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同时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实验结束时,肝损伤动物麻醉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同时剖取肝脏计算肝脏系数;胃损伤动物麻醉后,剖开腹腔取胃,观察腺胃部的胃黏膜损伤程度并采用Guth标准记分法计算溃疡指数。结果:铁皮石斛鲜榨汁液显著抑制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ST,ALT(P<0.05)及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ST的升高(P<0.05);显著降低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及消炎痛诱导的化学性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P<0.01)。结论:铁皮石斛鲜汁具有保肝护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二至丸的保肝活性部位群(70%乙醇组分)(active fractions in liver protection from Erzhi Pill,AFEP)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损伤模型组、AFEP的高、中、低剂量组(19.8,13.2,6.6 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 mg·kg-1)。AFEP高、中、低剂量组每日ig 1次,共7 d,末次ig后除正常组外,其余所有小鼠予ip 0.1%CCl420 mL·kg-11次,16 h后处死全部小鼠,收集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肝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FEP高、中剂量组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降低肝匀浆中MDA的含量(P<0.01),增强SOD的活性(P<0.01)。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AFEP各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P<0.05或P<0.01)。结论:AFEP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为其保肝活性的效应部位。  相似文献   

6.
复方夏枯草保肝降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夏枯草水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p 0.2%CCl4调和油溶液10 mL·kg-1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复方夏枯草(90,45,22.5 g·kg-1)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0.15 g·kg-1的影响)ig,连续7 d。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观察对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复方夏枯草高、中、低剂量和联苯双酯都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升高,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损伤。其中复方夏枯草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ALT与模型组比,P<0.01,而高、低2个剂量和联苯双酯组AST与模型组比,P<0.01。结论:复方夏枯草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联苯双酯比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二至丸的保肝活性成分群(50%乙醇组分)(active ingredients group in liver protection from Erzhi Wan,AIEP)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损伤模型组、AIEP的高、中、低剂量组(19.8,13.2,6.6 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 mg.kg-1)。AIEP高、中、低剂量组每日ig1次,共7 d,末次ig后除正常组外,其余所有小鼠予ip 0.1%CCl420 mL.kg-11次,16 h后处死全部小鼠,收集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计算肝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IEP高、中剂量组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升高(P<0.01),降低肝匀浆中MDA的含量(P<0.01),增强SOD的活性(P<0.01)。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AIEP各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P<0.05,P<0.01)。结论:AIEP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为其保肝活性的效应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5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灌胃五脉绿绒蒿总黄酮(0.300,0.150,0.075 g.kg-1)以及对照液20 mL.kg-1;末次给药1 h后,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15 mg.kg-1、扑热息痛(AP)150 mg.kg-1或硫代乙酰胺(TAA)500 mg.kg-1,16 h后采集标本,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0.150~0.300 g.kg-1的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能降低CCl4,TAA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和AST(P<0.01),提高CCl4或TAA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与GSH-Px的活性(P<0.05,P<0.01),降低CCl4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的含量(P<0.01);同时在0.075~0.300 g.kg-1,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的肝损伤保护作用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CCl4,AP,TAA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帕刺桐碱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海帕刺桐碱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免疫器官重量和溶血素生成方法,四氯化碳(CCl4)和异硫氰酸萘酯制备肝损伤模型;观察海帕刺桐碱抗炎、免疫增强和抗肝损伤作用.结果:海帕刺桐碱大、小剂量组均明显减少小鼠耳廓重量;增加小鼠胸腺、脾脏重量,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明显降低CCl4和异硫氰酸萘酯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及胆红素含量.结论:海帕刺桐碱具有抗炎、免疫增强和抗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桑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及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和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阳性药(联苯双酯滴丸)组(0.40 g·kg-1),桑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525,3.050,6.100 g·kg-1),除正常组外分别采用CCl4和乙醇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ig给药7 d。给药后测定小鼠肝脏系数,测定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甘油三酯(T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MDA和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病理学观察肝损伤均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桑椹提取物能降低ALT,AST活性,能明显降低MDA和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玉热买提取物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桑椹提取物对小鼠四氯化碳、酒精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马齿苋保护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200 mg·kg^-1)及马齿苋高、中、低(2,1,0.5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 d,除正常组小鼠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2%CCl4花生油溶液10 mL·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23 h后,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全自动分析法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差异基因及功能富集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CYP)26A1,CYP2C37,CYP2C44,CYP2C50,CYP2C54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齿苋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ALT,AST,TBIL,MDA水平(P<0.05),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急性肝损伤小鼠的CYP2C44,CYP2C50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齿苋各剂量组小鼠的CYP26A1,CYP2C37,CYP2C44,CYP2C50,CYP2C5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马齿苋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北柴胡正丁醇部位保肝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化学成分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以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高、中、低剂量(20,10,4 g·kg-1)同时预防给药7d,检测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不同剂量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建立并分析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HPLC色谱图.结果: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是以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为主要成分的柴胡总皂苷,可有效抑制造模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升高(P<0.05),同时可提高造模小鼠肝组织中SOD的活力,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结论:北柴胡正丁醇萃取部位对于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化学成分以柴胡皂苷类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豆茶决明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和乙醇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豆茶决明给药高、中、低剂量组(0.9,0.6,0.3 g·kg-1)、联苯双酯组(0.15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用CCl4,乙醇对小鼠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观察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测定肝脏指数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ALT,AST,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GSH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豆茶决明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ALT,AST,MDA水平(P0.05),明显升高SOD,GSH水平(P0.05)。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排列层次紊乱,细胞核溶解、固缩,细胞结构变形现象明显,各给药组上述病理变化均有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度下降。结论:豆茶决明对CCl4和乙醇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草苁蓉水萃取物(BRAF)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50 mg· kg-1)及BRAF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每日给小鼠灌胃水飞蓟素或BRAF 1次,共7d.实验末期,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Na+-K+-ATP酶(Na+-K+-ATPase)、Ca2+-Mg2+-ATP酶(Ca2+-Mg2+-ATPase)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BRAF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水平,减轻肝组织损伤,升高肝脏SOD,CAT,GPx和GSH水平,升高肝线粒体SOD,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降低肝匀浆及线粒体MDA含量.结论:BRAF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保肝片对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改良法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保肝片高、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应用CCl4复合因素改良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同时予中药保肝片高、中、低剂量(27.55,13.78,6.89 g·kg-1)和秋水仙碱片(0.2 mg·kg-1)进行抗肝纤维化干预,共6周。通过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观察肝脏病理切片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评价药物的抗纤维化作用。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增加,血清AST,ALT升高,ALB含量降低,且肝脏病理呈现明显肝纤维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保肝片(27.55 g·kg-1)组ALB含量明显升高,且肝脏病理肝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 结论: 保肝片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颖倩  彭梦超  吴建国  吴岩斌  吴锦忠 《中草药》2021,52(19):5932-5938
目的研究长片金线兰多糖的结构特征以及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从长片金线兰中提取多糖,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紫外与红外吸收特征。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150 mg/kg)组和长片金线兰多糖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9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ip CCl_4造成急性肝损伤,16 h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测定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长片金线兰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54×10~5,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0.11∶0.19∶11.15∶0.87∶0.36∶0.18),紫外与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推测其可能为一种吡喃型杂多糖。与模型组比较,长片金线兰多糖能够显著降低CCl_4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P0.05、0.01),提高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和GSH含量(P0.05、0.01),降低MDA含量(P0.01),减轻CCl_4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长片金线兰多糖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谚语  刘丽  范颖  李军  张英利  卢健 《天津中医药》2018,35(12):935-938
[目的] 研究保肝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在实验第1、3、10、16、22、25、28天腹腔注射0.5% CCl4;于造模后第10天开始灌胃,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护肝片及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灌胃药液。第30天灌胃2 h后称质量、处死,并收集各组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检测指标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丙氨酶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可见多处大片肝细胞脂肪变性,并见多处灶状坏死;与模型组比较,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ALT、AST降低,AST/ALT升高(P<0.05),保肝汤中、低剂量组MDA降低(P<0.05);保肝汤各剂量组明显改善肝组织及形态结构。[结论] 保肝汤能够减轻CCl4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以保肝汤中剂量组作用最优;作用机制与抑制肝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