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物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中矿物止血药对多种出血病证的临床应用广泛、用药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石膏作为临床常用的矿物药,生石膏的功效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而煅石膏为生石膏经高温煅烧的炮制品,主要由无水硫酸钙(CaSO4)组成,具有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效,常外用于治疗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止血机制研究表明,Ca2+作为凝血因子Ⅳ参与凝血过程的内外凝血级联多个关键环节,并且参与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促进生成不溶性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凝块防止出血。Ca2+是重要的止血物质基础,但是石膏、煅石膏均含有Ca2+,煅石膏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而石膏没有止血作用,石膏经过炮制后性味、功效发生了明显改变,体现了炮制特色,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煅石膏的炮制机制。因此,该文对石膏煅制前后比较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围绕煅制工艺、晶型比较、元素含量、药效比较等进行综述,并总结Ca2+参与止血的各个环节。此外,对其他含钙矿物药及新型含钙止血材料如海藻酸钙、介孔硅酸钙和纳米凝胶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进行探讨,以期为阐明煅石膏的炮制机制提供借鉴,为临床辨证使用煅石膏提供依据,并为后续新型含钙止血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钱文娟  杨瑞  谢彤  姚卫峰  康安  狄留庆  单进军 《中草药》2018,49(10):2258-2264
目的筛选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中疾病相关差异性代谢物,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肺炎小鼠代谢物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n=10),以H1N1病毒尿囊液滴鼻造模。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小鼠每日ig给药1次,连续用药6 d,末次给药后2 h处死并收集肺组织样本。采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样本中代谢物的变化,综合P0.05、VIP1.0、Fold Change1.5条件筛选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疾病生物标志物。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初步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H1N1病毒感染导致小鼠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肺炎,多种代谢物代谢紊乱,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利巴韦林均能改善肺炎症状,并对多种代谢物起到回调作用。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14个代谢物及12条相关代谢通路发挥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中MMP-9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UVB照射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MTT方法测定UVB照射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UVB照射后HaCaT细胞中MMP-9 mRNA的表达。结果: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MMP-9 mRNA表达增强;随UVB剂量增加,照射组的MMP-9 mRNA表达逐渐增多,与未照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B照射可引起HaCaT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显著增加,且与UVB照射剂量呈正相关,与光老化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墨旱莲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墨旱莲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法(DPPH)、邻苯三酚法及还原Fe^3+三种方法比较评价墨旱莲的醇提取物、水提物、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提物正丁醇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四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3种测定方法中均显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清除DPPH自由基及还原Fe^3+能力上水提物优于醇提物,在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上醇提物优于水提物,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正丁醇部位。结论墨旱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药物,本实验可以为墨旱莲抗氧化药效学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借助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福多司坦干预炎症微环境下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代谢组学结果鉴定出苹果酸、异亮氨酸、乳糖、肌醇半乳糖苷二水合物、肌酸酐、葡萄糖醛酸、油酸、磷酸、S-(羧甲基)-L-半胱氨酸、塔格糖和尿苷共11个内源性代谢物可作为炎症微环境状态下肺癌A549细胞的药效生物标志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包括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代谢途径与半乳糖、磷酸戊糖等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发生明显扰动。福多司坦对炎症状态下肺癌A549细胞有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与纠正肺癌炎症微环境的作用,潜在机制为对多种氨基酸代谢物及氨基酸等代谢途径的干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福多司坦有可能通过改善肺癌炎症微环境来扼制炎症的持续反应从而防止肺癌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女贞子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女贞子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旨在为女贞子抗氧化相关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依据。方法:在体外化学模拟的条件下,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法、邻苯三酚法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女贞子醇提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个萃取部位抗氧化结果显示,相同浓度下女贞子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效果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结论:测定了女贞子醇提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女贞子中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女贞子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十枣汤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用药安全和后续毒理药效实验提供参考。方法:SPF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十枣汤组,每组20只,雌雄各10只。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十枣汤组在24 h内以最大给药体积分别连续2次灌胃给予最大浓度十枣汤混悬液0. 3 g·m L-1,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大鼠在14 d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死亡、中毒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恢复情况等,同时记录各组动物给药前后的体质量变化和进食情况。14 d后,处死大鼠,通过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称量各组织质量并计算其脏器系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学变化,评价其急性毒性。结果:未见大鼠死亡、明显中毒症状和肉眼可见的脏器异常。与空白组比较,十枣汤组体质量和饲料消耗量无统计学差异,大鼠各组织脏器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ALT,AST,BUN,SCr,IL-2,TNF-α,NF-κB无统计学差异,各组织病理切片亦未见异常现象。结论:大鼠经口给予十枣汤的最大给药量为12 g·kg~(-1),为成人日用剂量的480倍,安全性良好,提示十枣汤具有一定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8.
二至丸不同极性部位对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二至丸不同提取部位对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二至丸水提液依次用不同溶剂萃取,经干燥后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萃余液4个部位浸膏,加水溶解配制溶液。取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硫普罗宁肠溶片组(60 mg·kg-1),二至丸水提液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和萃余液4个部位组(15.12 g·kg-1),造模同时连续ig给药28 d。以乙醇灌胃法连续28 d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末次给药24 h后,所有大鼠采用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醇脱氢酶(ADH)、甘油三酯(TG)、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活性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ADH,TG,血清内毒素,TNF-α,IFN-γ及IL-18活性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模型制备成功;各给药组ALT,AST,ADH,TG指标的升高被显著抑制,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1或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匀浆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硫普罗宁、二至丸水提液石油醚部位组和乙酸乙酯部位组MDA的升高被显著抑制(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硫普罗宁、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萃余液组SOD的下降被明显抑制(P<0.01或P<0.05)。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各给药组均一定程度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二至丸乙酸乙酯部位对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最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内毒素-CD14/TLR4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辨证用药特点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Ⅰ组自由饮水,并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模型Ⅱ(干酵母组)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注射剂量为2 g.kg-1,辅以体积分数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空白Ⅱ组自由饮水,并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尿量、粪便量、粪便含水量及肛温)的变化,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学检查舌、肺、胃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14 d后,与空白Ⅰ组比较,干姜组大鼠体重相对减轻,饮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增加(P<0.05,P<0.01),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减少(P<0.01),肛温明显升高(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计数相对增加,HGB含量及HCT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Ⅱ组比较,皮下注射干酵母4 h后,干酵母组大鼠肛温增加且稳定在较高水平(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HGB及HCT明显增加(P<0.05,P<0.01)。光镜下观察,干姜和干酵母组大鼠舌、胃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肺组织可见局灶性出血。结论大剂量干姜水煎剂灌胃或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均可引起大鼠血热出血,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组织血管扩张和出血现象,分析认为选择干姜为造模用药更符合中医临床内伤杂病、烧灼血络、血热妄行出血之特点。  相似文献   
10.
聂映  李志裕  姚卫峰 《安徽医药》2013,17(6):943-945
目的通过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炒川楝子甲醇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出炒川楝子甲醇提取物中的11个成分。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LC/QTOF MS技术对炒川楝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的方法,为中药饮片炒川楝子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并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