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胡晓林  游桂英  苏勇林  王世平 《西部医学》2010,22(9):1764-1765,1768
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导向明确、量化可比、简单易行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等筛选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各评价指标,确立各级指标分级评价标准及权重,建立指标体系,并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结果构建了覆盖职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大维度共23项条目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协调系数为0.9262,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27,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结论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体系,提高综合评价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德尔菲法(Delphi)等方法筛选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价指标,确立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指标体系。结果 15位专家的专家权威系数均数为0.90,两轮调查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第二轮咨询,经过对指标修改合并后,一级、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723、0.729,P值均为0.000;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指标体系筛选出9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结论Delphi专家咨询法是构建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方法 ,并将为进一步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量化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士长执行力评价工具。方法: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运用优序图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8项一级指标(理解任务能力、分解任务能力、授权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执行责任感、评价考核能力)和41项二级指标及权重的指标体系。结论:两轮咨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从多个维度体现护士长执行力的特征和要求,可对护士长执行力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一套以区域为对象的孕产期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分别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方式确定孕产期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度为0.875,各指标两轮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度协调系数分别为0.150、0.121、0.160和0.182、0.146、0.189,经χ2检验,P均<0.05。在此基础上形成孕产期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系数,其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结论 基于德尔菲-熵权法构建的孕产期健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不同地区孕产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提供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初步阐述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对专家意见汇总分析后最终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出各指标项目的权重系数。最后,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系数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信度及主要内涵展开深入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科研成果应用前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拟定指标,运用Delphi法对两轮问卷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并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护理科研成果应用前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9个.结论用Delphi法构建的护理科研成果应用前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可靠性,可为护理科研管理部门遴选能够进行应用的护理科研成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护理科研成果的快速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层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界值法筛选并确定最终纳入的指标,结合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超过80%,第一轮和第二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和0.91,第二轮函询中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33、0.24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100个。结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较重视而且意见趋于一致,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指导我国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研发。  相似文献   

8.
王茜  王洁  徐贵霞  马孟伟  潘倩文  许栋 《中华全科医学》2023,(6):1044-1047+1052
目的 构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全面、可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师生问卷调查初步拟定指标体系。于2021年6—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从护理教育管理、临床护理、护理专业教学的3类人员中,遴选咨询专家20名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初步拟定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为0.857;两轮咨询后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分别为0.328、0.364和0.425。最终构建的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运行、实践教学效果,权重分别为0.196、0.172、0.236、0.206、0.190。结论 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指标权重设置合理,可作为客观评价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工具,也可以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升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Delphi专家咨询法,确立了37项临床医师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经数学加权确定了内、外科2个学科的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明确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构建某三级医院临床医师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三级医院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的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用德尔菲法(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92.用层级分析法进行了各指标权重的赋值,并都通过了一致性检测(CR<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指标体系,为评估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方法和策略。方法在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质性访谈法,并选取来自安徽省的29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以确立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67%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0.87,第一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282,第二轮为0.276;各指标赋值均数为4.69~4.93;变异系数为0.052~0.169,分值均符合要求。经过2轮德尔菲初步构建了一套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92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论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后,初步拟定了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采用Excel 2015和SPSS 26.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19/20)和100.0%(19/19),专家权威程度为0.86,协调系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了由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医疗服务/患者照顾、医学知识、职业精神、以医疗体系为基础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及技巧。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可信度高的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全科住培医师门诊接诊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医学生腰椎穿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创建涵盖理论知识、技能实践、职业素养的科学考核评价方法,用以全面评估医学生腰椎穿刺术教学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实践能力。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初步拟定医学生腰椎穿刺教学评价指标方案,邀请临床一线工作和医学相关20名专家,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方案进行修订,并应用层次分析法量化条目,确立最终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在未更换专家的情况下进行第二轮函询,权威系数为0.8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6和0.184。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初步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理论知识、临床综合能力、职业素养)、7个二级指标及22个三级指标的医学生腰椎穿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医学生腰椎穿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信,能为医学生培养及考核提供量化依据,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影像科在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综合文献研究和研究小组意见,拟定影像科在职护士核心能力各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将指标转化为自评量表,选取某三甲医院31名影像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对咨询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两轮咨询,形成影像科在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78个。两轮专家咨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33、0.923。第2轮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46、0.53、0.47(P<0.01)。31名调查对象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为3.08~4.45分。结论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协调程度较高,构建的指标可用于影像科在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及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评价肝硬化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环质量评价模式作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构建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及初始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开展3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终稿。结果 3轮专家问卷回收有效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58、0.161、0.224。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49个的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全面科学,专家对其意见高度集中,值得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团队合作为基础、运用ECS设置临床模拟病例(emergency care simulator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的新模式下,构建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将护理程序和护理管理学有效结合为理论框架,形成初步专家咨询问卷,选取山西省内两所高等医学院校及五所三级甲等医院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带教、医学教育等相关领域的资深、权威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专家咨询,对特殊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参与三轮专家咨询的人数为31名、30名、30名。结果:构建出由专业综合知识、护理综合技能操作质量、人文素质、终末质量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构建出的指标体系对今后国内规范、统一ECS评价护理本科临床综合能力的指标构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Delphi法构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 力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框架,邀请相关领域 的专家对该框架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和确定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6;第1轮咨询各级 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39,0.323,0.324;第2轮咨询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607,0.351,0.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构成,并具有相应的权重。结论:本研究咨询的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权威性,较好的协调性,筛选出的指标比较全面且合理,可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全科基层实践基地的师资遴选、评价和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师资原始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长期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全科医疗与教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的32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全科基层实践师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Yaahp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结果 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的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师资遴选纳入标准、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师资考核标准;权重系数分别为0.334、0.525、0.14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进一步加强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全科住院医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医学教学中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本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Excel 2010、SPSS 25.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00%(26/26)、96.15%(25/2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920,协调系数分别为0.255、0.175(P<0.05)。构建的本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7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寄生虫病技术类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为寄生虫病技术类标准的跟踪评价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方法 在查阅文献和参照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选择20位寄生虫病标准相关领域的专家以问卷形式进行咨询,请专家对各级指标提出意见并对重要性、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进行评分,据此建立寄生虫病技术类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寄生虫病技术类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均为100%(20/2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 0.879 3,两轮咨询的专家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16、0.574;一级指标中标准质量的组合权重(0.539 6)最高,标准宣贯的组合权重(0.163 4)最低;二级指标中科学性的组合权重(0.291 2)最高,宣贯效果的组合权重(0.054 5)最低;三级指标中指标或技术要求的先进性、准确性这一指标的组合权重(0.218 4)最高,引用度的组合权重(0.008 5)最低。结论 寄生虫病技术类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寄生虫病技术类标准的跟踪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后续相关评价工作可参照此体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