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rhEGF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不同浓度下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准确定量应用这两种因子修复创面、加速创面愈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10,30,50,80,100,150 μg/L的rhEGF干预细胞,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活性.选择最适浓度生长因子干预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倍体情况. 结果 不同浓度的rhEGF分别对成纤维细胞干预48 h后,显示rhEGF在80μg/L浓度时MTT值最大;并检测出在最适浓度生长因子干预24 h后细胞大多处于DNA合成前期和合成期. 结论 rhEGF浓度在30-100μg/L之间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中以80μg/L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创面在极微量生长因子作用下为什么能迅速修复 ,曾经应用生长因子的皮肤 ,为什么有的表皮能由“老”变“嫩”。为此 ,付小兵等从生长因子与干细胞之间的调控关系进行最深入探索。通过大量组织学切片 ,及从发育学、组织学和方法学等系列鉴别研究 ,发现在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愈合的创面中存在干细胞聚集现象 ,并已初步证明这种存在于修复表皮棘细胞与颗粒细胞中的干细胞是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逆向分化而来 ,是已分化的表皮细胞向表皮干细胞逆分化的结果。表皮细胞逆分化现象的发现与初步确证 ,为人们设想中的组织细胞“返老还童”提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几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在正常人体皮肤、肌腱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肌腱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用基因芯片、免疫组化、免疫细胞化学、RT-PCR的方法对肌腱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几种生长因子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所测生长因子中除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外,其余在肌腱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人成纤维细胞与人肌腱细胞的生长因子表达基本相似,通过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某些特性的改造,可以使其成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供烧伤、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时所需的表皮细胞.方法用少量的自体表皮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于创面.结果移植后表皮细胞成活增殖,皮肤表皮获得重建.结论为皮源严重不足的烧伤、创伤患者的皮肤修复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创面愈合是由多种生长因子、炎症细胞、修复细胞共同参与完成,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过程.现就影响创面修复的因素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发生的肿瘤源性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异常修复的结果,虽然其发病机制仍然没有完全阐明,但已知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细胞功能异常;(2)透明质酸、胶原、腱抗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异常;(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生长因子表达异常;(4)细胞凋亡异常;(5)免疫学异常;(6)性激素等内分泌异常;(7)遗传;(8)力学或机械因素;(9)曲安奈德、维A酸、放射等治疗因素.  相似文献   

8.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细胞与各种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生长因子是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重组生长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生长因子产品。由于生长因子在骨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传统骨移植方法暴露出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问题,用重组生长因子治疗骨缺损、骨不连以及重组生长因子在各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对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hPDGF)、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促骨修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以及其它重组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9.
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促进作用.[方法]将人成纤维细胞种植入胶原海绵,人角质形成细胞种植在表层,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移植入裸鼠皮肤缺损创面;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选用"活血圣药"龙血竭于移植后2 d分别进行创面外敷、单纯口服、创面外敷+口服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9 d取材检测,观察创面局部表皮厚度、真皮层中层粘连蛋白(Ln)、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毛细血管增生情况.[结果]龙血竭能促进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表皮的发育及真皮层中毛细血管的增生,增强Ln、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龙血竭外敷+口服组效果最佳.[结论]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创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供烧伤或创伤皮肤缺损修复所需的表皮细胞.方法 采用少量的自体或异体表皮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于创面.结果 移植后表皮细胞成活增殖,皮肤获得重建.结论 本方法为烧伤或创伤患者在皮源不足的情况下,及时快速通过体外培养上皮细胞,移植后表皮获得重建,是解决烧伤或创伤皮肤缺损修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体外诱导CD4 +CD25 -T细胞分化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通过体内输注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分选获取CD4 +CD25 -T细胞,根据诱导条件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无TGF-β 1刺激组和TGF-β 1组.检测CD4 +CD25 +T细胞比例,并用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于0、1、2、3 d输注上述细胞,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检测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受鼠外周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TGF-β 1组中CD4 +CD25 +T细胞比例与无TGF-β 1刺激组相近,但高表达Foxp3 mRNA(P <0.05).将培养的细胞输注给受鼠后发现,输注无TGF-β 1刺激组细胞的受鼠其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ean survival time,MST)为(7.3±1.6)d,低于对照组(P <0.05);而输注TGF-β 1组细胞小鼠MST为(24.1±2.5)d,较对照组和无TGF-β 1刺激组明显延长(P <0.05).病理检测亦显示TGF-β 1组受鼠移植物结构完整,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用Alamar Blue法检测受鼠外周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示,TGF-β 1组受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低于对照组.进一步检测外周血中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GF-β 1组小鼠体内IL-4和IFN-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TGF-β 1刺激组.结论 TGF-β 1可诱导CD4 +CD25 -T细胞分化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将诱导后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过继输注可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烧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学文  李志清  王甲汉 《医学综述》2004,10(10):585-587
烧伤创面修复是一个有序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烧伤部位细胞的多样性及其活性受各种生长因子的调节,即生长因子参与了烧伤创面修复的调控。在过去的5年中,借助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生长因子的性质和作用被进一步阐明.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烧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威  阮狄克 《北京医学》2008,30(3):175-176
现阶段利用组织工程进行骨修复是骨组织缺损治疗的热点和发展方向.骨骼的组织工程修复需要3个基本的生物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细胞外基质即生物支架、细胞、生长因子.而在这3个要素中,细胞的选择和整合在基质材料上是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中最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并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用以修复患者皮肤缺损创面.方法 从12例皮肤缺损患者体表切取皮肤标本,分离成单个表皮细胞和小块真皮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增殖,将收获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形成人工皮,移植于患者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皮肤缺损创面得以修复.结论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在新鲜创面上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性质比单纯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效果好,比自体皮片扩增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负载不同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裸鼠皮肤缺损的修复,探索PDGF-BB和IGF-1联合用于创面修复的最佳配比。方法 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被不同配比的PDGF-BB和IGF-1制成纳米缓释微球,并使纳米微球结合于脱细胞人工真皮。将负载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移植至裸鼠创面动物模型中,通过记录创面愈合速度和愈合时间,检测局部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白介素-2(IL-2)的蛋白表达,观察PDGF-BB和IGF-1不同质量配比(1∶4、1∶2、1∶1、2∶1、4∶1)组(n=5)的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效果,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 当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负载PDGF-BB和IGF-1的质量配比为2∶1时,小鼠皮肤修复创面愈合速度较其他配比组及空白对照组更快(P<0.05),愈合时间更短(P<0.05),局部组织中α-SMA和IL-2蛋白表达量更高(P<0.05)。结论 脱细胞人工真皮结合含PDGF-BB和IGF-1的纳米微球用于创面修复时,PDGF-BB和IGF-1的最佳配比为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大鼠皮肤创面的促愈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皮肤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将大鼠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MSCs处理组,分别于伤后3、6、9、12 d采用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观察2组大鼠背部皮肤伤口愈合状况及RT-PCR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在愈合中的变化特点.结果 MSCs处理组大鼠皮肤愈合快,愈合指数高,创伤后第3天MSCs处理组大鼠皮肤TGF-β1上调明显,第6天EGF上调明显.结论 MSCs能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各种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表皮干细胞是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种子细胞".文中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胰岛素样细胞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α,TGFα)对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和Ⅳ型胶原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人原代表皮干细胞,将表皮干细胞分为A组(K-SFM)、B组(K-SFM+bFGF)、C组(K-SFM+IGF-1)及D组(K-SFM+TGFα)进行培养.比较不同组之间表皮干细胞的克隆形成率、生长增殖、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等指标.结果 B组、C组及D组培养的表皮干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克隆率方面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A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B组、C组与A组及D组处于G0/G1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bFGF及TGF-α均对表皮干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IGF-1及bFGF对表皮干细胞表型的维持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髓腔细胞的分化、生长及应用生长因子 ,修复穿透软骨下骨的关节软骨损伤。方法 采用胶原凝胶与髓腔细胞相混 ,植入兔膝关节实验性软骨缺损区 ,并加入少量细胞生长因子 ,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胶原凝胶移植后的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样组织 ,表面光滑 ,基底部骨小梁形成良好 ,且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混合后 ,其修复组织生长似乎更好一些 ;而单纯钻孔组的修复则是不完全的 ,形成以纤维组织为主的修复组织。结论 关节软骨下髓腔内的间叶细胞在胶原凝胶载体支架的保护下 ,关节腔内特定的局部微环境使其向软骨细胞转化 ,形成修复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应用阴性分选策略,以StemsepTM系统从正常人骨髓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在液体培养体系加入不同组合细胞因子对CD34+细胞进行诱导,检测细胞总数、CD71+细胞和CD15+细胞比例及粒单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扩增数量.结果:液体培养体系中,以FL+Tpo+SCF+IL-3+Epo细胞因子组合对CD34+细胞向红系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最强,2w后CD71+细胞比例为61.20%±5.31%,BFU-E、CFU-E分别扩增27.12±3.95和30.65±40.26倍.以FL+Tpo+SCF+IL-3+GM-CSF+G-CSF细胞因子组合对CD34+细胞向粒系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最强,2w后CD15+细胞比例为56.18%±6.57%,CFU-GM扩增29.87±10.52倍.结论:合理组合生长因子,可定向诱导CD34+细胞生成大量血细胞,将有助于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用于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扩增的人表皮细胞复合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制备的人工皮肤移植于裸鼠全层皮肤缺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新生的表皮由移植的人表皮细胞增殖形成。结论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