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采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复合物抑制survivin的表达,研究其对槲皮素诱导肝癌SS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SMC-772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 实验分Ⅰ,Ⅱ两部分:Ⅰ分为空白对照组(设平行组)、等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对照组、400 μmol/L SODN复合物组、400 μmol/L ASODN复合物组(设平行组),转染48 h;Ⅱ弃掉Ⅰ部分各组培养液,换新指定培养液,分为空白对照组、40 μmol/L槲皮素组、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组、SODN复合物组、ASODN复合物组、ASODN复合物 40 μmol/L槲皮素组(联合组),孵育细胞24 h后检测. Ⅰ结束时采用RT-PCR、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SSMC-7721细胞survivin表达变化;Ⅱ结束时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形态变化,MTT法检测SS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SSMC-7721细胞凋亡率.结果:ASODN复合物作用肝癌SSMC-7721细胞48 h后能下调survivin 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 (P<0.01);与其他组比较,联合组AO染色图片可观察到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变化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用MTT法、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联合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高(P<0.01)、细胞凋亡率提高(P<0.01).结论:ASODN复合物可有效抑制肝癌SSMC-7721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ASODN复合物能增强槲皮素对SSMC-7721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苯乙酸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苯乙酸(PA)对肝癌细胞系SS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探讨PA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0.25、0.50、1.00、2.00和4.00 mmol·L-1浓度的PA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系SSMC-7721细胞,检测上述各浓度时PA在24、48和72 h对SSMC-7721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以0.25、0.50、1.00、2.00和4.00 mmol·L-1的PA作用于SSMC-7721细胞,分别于24、48、72 h 对细胞增殖抑制率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2.00 mmol·L-1PA作用36 h后的SSMC-7721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经2.00 mmol·L-1PA作用36 h后的SSMC-7721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经过和不经过PA作用的SSMC-7721细胞中Caspase-3活性的差异。结果:0.25、0.50、1.00、2.00和4.00 mmol·L-1的PA均可以抑制SSMC-7721细胞生长,随着浓度递增24 h 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2%~73.1%,48 h 为9.1%~87.5%,72 h 为15.8%~91.9%,随PA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增加,2.00 mmol·L-1 PA 为最佳实验浓度;PA可使SSMC-7721细胞的G0/G1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A可通过Caspase-3途径诱发SSMC-7721细胞凋亡,电镜下可观察到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结论:PA可有效抑制肝癌SSMC-7721 细胞的增殖,诱发细胞凋亡,Caspase-3活化是参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含药血清诱导SSMC-7721人肝癌细胞株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是否具有分化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分化诱导的作用机制。方法:经药物作用后,观察细胞形态、MTT抑制率、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周期的情况。结果:小柴胡汤含药血清使SSMC-7721细胞株有向成熟细胞形态分化的趋势;MTT抑制作用增强;细胞内LDH活性降低、SDH活性上升;流式测定S期细胞数减少,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其中以低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可诱导SSMC-7721细胞株向成熟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LDH活性、升高SDH活性,并且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4.
陶开山  窦科峰 《医学争鸣》2005,26(18):1668-1672
目的:构建重组人血管抑素(hANG)的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肝癌细胞系中的稳定表达. 方法:利用RT-PCR从人胚胎肝组织中扩增出hANG 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CR-Blunt Ⅱ-TOPO载体和pcDNA3.1(+)表达载体,利用克隆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以及序列测定对获得的hANG基因片段及重组载体进行验证. 将重组pcDNA3.1-hANG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人肝癌细胞SMMC-7721对其表达状况进行检测. 结果:所获得的hANG片段(1.1 kb)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 酶切鉴定的结果表明含血管抑素基因的重组pcDNA3.1-hANG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转染重组pcDNA3.1-hANG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达了血管抑素. 另外,从生长曲线结果来看,转染pcDNA3.1-hANG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人肝癌细胞SSMC-7721和未转染的SSMC-7721细胞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 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人血管抑素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表达人血管抑素的SSMC-7721肝癌细胞,为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土大黄苷(rhapontici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土大黄苷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测定各组细胞SOD水平。结果不同浓度土大黄苷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并且药物浓度在100-250μmol/L的范围内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药物在200μmol/L作用24h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向正常肝细胞方向逆转;肝癌细胞在药物浓度为200μmol/L下作用12h、24h和48h后,各时间组肝癌细胞中SOD活力逐渐上升(P<0.05)。结论土大黄苷在体外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SOD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叶下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还原法和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观察叶下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活性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叶下珠提取物处理后,SMMC7721活力明显减弱,~3H-TdR掺入率明显降低,DNA合成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呈线性关系。结论:叶下珠具有杀伤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抑制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热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模型-7721/Adm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比较43℃加热前后人肝癌细胞-7721(以下简称7721细胞)和耐药人肝癌细胞模型-7721/Adm(以下简称7721/Adm细胞)细胞内阿霉素(ADM)药物浓度的变化。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7721和作自行培养建立的人肝癌细胞模型-7721/Adm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温法、流式细胞荧光技术观察阿霉素化热前后7721和7721/Adm细胞胞内阿霉素(ADM)浓度的变化。结果 加热后7721组提高30.8%,HCC-7721/Adm组提高51%。结论 加热可明显提高这两种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从而提高这两种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为临床克服多药耐药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卟啉氮芥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光动力杀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新单体化合物卟啉氮芥的光化疗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结晶紫色法测定 啉氮芥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光动力抑制效应。用测定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方法研究光动力作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膜的作用,用^3H-Td掺入法研究光动力作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卟啉氮芥(5μg/ml,培养1h)可使人肝癌细胞SMMC7721D值明显降低、经光激发可使培养上清LDH活性显升高;可使体外培养从肝癌细胞SMMC7721的^3H-TdR掺入显下降,经光激发可使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3H-TdR掺入量进一步显下降。结论:卟啉氮芥可显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DNA的合成;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显的光动力抑制作用,轲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提示卟啉氮芥对肿瘤细胞有显的光动力杀伤作用,具有发展为光化疗抗癌新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锌对人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锌对人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造成高锌环境或加入不同浓度的锌络合剂TPEN造成缺锌环境,测定人肝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肝癌细胞中SOD的活力随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而MDA逐渐降低.结论 锌能够增加人肝癌细胞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及对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三七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及Bax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三七提取液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三七提取液作用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二者的变化趋势均呈一定的时间依赖关系.结论:三七提取液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及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重组SOD2/3杂合酶,以及观察SOD2/3能否转导入宫颈癌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SOD2/3,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获得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SOD2/3杂合酶;用Ni柱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重组SOD2/3;利用肝素柱层析验证SOD2/3的肝素靶向性;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加入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通过FITC和MTT实验观察杂合酶SOD2/3的转导能力及其在细胞内的活性。成功构建了SOD2/3杂合酶的表达载体,重组SOD2/3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30%左右;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回收率在70%以上,纯度达90%左右;重组酶能与肝素亲和层析结合,说明杂合酶SOD2/3有肝素靶向性;细胞实验证实SOD2/3较SOD2能更好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获得了较纯的重组SOD2/3杂合酶,该酶能直接以天然有活性的形式转导人宫颈癌细胞内并抑制其细胞增殖,具有很好的作为肿瘤治疗、抗氧化损伤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SOD复合酶对肢体缺血再灌流损伤中,OFR引发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其胞内SOD活力变化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模型组红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MDA生成量明显增高(P<0.05).揭示OFR产生异常,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弱,SOD复合酶治疗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胞内SOD活力显著增高(P<0.01).由此提示,在组织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如适时补以外源性SOD复合酶,将对OFR介导的细胞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瑶蔻复方对小鼠黄褐斑模型的疗效。方法黄体酮注射法建立小鼠黄褐斑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瑶蔻复方组、阳性组,外用给药30 d后,检测皮肤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瑶蔻复方外用可使黄褐斑小鼠皮肤和肝脏SOD活力有所提升,其中皮肤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瑶蔻复方外用治疗黄褐斑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活力来抑制氧化反应,减轻皮肤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氧张力对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VEC)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VEC,在不同氧张力下培养8天,检测其SOD活性。结果:在高氧张力下培养的VEC其SOD活性比在低氧张力下培养的高(P<0.01)。结论:氧张力对培养的VEC内SOD活性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赶黄草木脂素及黄酮类成分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赶黄草中木脂素类及黄酮类成分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评价赶黄草中8个木脂素(1~8)和5个黄酮(9~13)体外抗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 G2增殖的活性以及对正常肝细胞LO_2活力的影响。运用Image-i T DEAD Green/Hoechst 33342荧光双染和高内涵成像分析化合物1对SMMC-7721细胞的影响。结果:化合物1、6、8~11可抑制SMMC-7721的增殖,6、9、11、13可抑制Hep G2的增殖。除化合物11以外,以上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LO_2均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且化合物3、4、5、13还可促进LO_2增殖。结论:赶黄草中部分木脂素及黄酮类成分不仅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对正常肝细胞无毒作用,甚至可保护正常肝细胞,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蒋明东  李少林  鄢勇  王正洪  方亮  黄小波  赵渝 《重庆医学》2007,36(20):2052-2054,F0004
目的 利用RNA干扰稳定筛选-抑制技术,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探讨靶向hTERT基因RNAi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靶向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nesil-shRNA-hTERT并导入人肝癌细胞系QGY细胞株,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siRNA-hTERT的细胞株.采用real time RT-PCR、MTT和PCR-TRAP法同时检测pGenesil-shRNA-hTERT稳定抑制组和未处理QGY细胞组hTERT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变化.结果 在稳定表达pGenesil-shRNA-hTERT的QGY细胞株中,RNAi效力持续、稳定存在,hTERT的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瘤细胞增殖被抑制.结论 RNA干扰能持续、稳定地抑制靶基因hTERT的mRNA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是潜在的肿瘤基因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细胞水平研究绞股蓝皂苷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并建立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系,0、5、10、15 mg/L绞股蓝皂苷处理细胞,24、72、96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r)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72 h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药物作用24、72 h后,10、15 mg/L绞股蓝皂苷可以促进人衰老成纤维细胞增殖,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P<0.05).与0 mg/L比较,10、15 mg/L绞股蓝皂苷可以增强细胞SOD、CAT、GSH-Px活性(P<0.05),且与10 mg/L绞股蓝皂苷比较,15 mg/L绞股蓝皂苷能够显著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5).结论 绞股蓝皂苷可以通过提高SOD、CAT、GSH-Px活性,削弱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的损伤,使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延缓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采用羟胺法、TBA方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SOD活性、MDA含量。结果马齿苋总黄酮(16.0、32.0、64.0μg/ml)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RASMC增殖及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SMC增殖,可诱导少量RASMC凋亡,马齿苋总黄酮预处理24 h后已出现明显的抗增殖作用,提高培养液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马齿苋总黄酮具有抗RASMC增殖作用,该作用与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牛磺酸对小鼠脂褐质SOD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小鼠心肌脂褐质、脑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探讨牛磺酸的抗疲劳作用。研究背景机体衰老过程中血脂及脂褐质逐渐升高,SOD下降。有研究表明牛磺酸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还不清楚牛磺酸对高脂小鼠体内脂褐质及SOD水平的影响如何。处理方法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观察牛磺酸对小鼠肌脂褐质和小鼠脑及肝脏SOD的影响,观察牛磺酸对正常小鼠游泳疲劳耐受力的影响。结果高血脂小鼠心肌脂褐质含量明显高于牛磺酸组小鼠,两者分别为26.50±5.06μg/g和22.25±0.44μg/g(P<0.05)。高血脂小鼠和牛磺酸小鼠脑组织SOD活力分别为17.79±2.29u/mg和25.98±2.87μ/mg(P<0.01),两组小鼠肝脏组织SOD活力分别为20.14±3.27u/mg和28.93±3.40u/mg(P<0.01)。牛磺酸组小鼠游泳耐受时间较对照组提高101.69%。结论牛磺酸能降低高血脂动物模型心肌脂褐脂含量,增加脑和肝组织SOD活性,并能使动物游泳耐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