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满意度,改进医院门诊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对130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对就诊环境的满意度为(4.12±0.93)分,对就诊流程的满意度为(3.97±1.00)分,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4.07±0.94)分,总体满意度为(4.00±1.00)分。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门诊科室布局不合理,标识不清;患者候诊环节多,手续烦琐;尤其在就诊高峰期,排队等候时间过长;专家不能按时开诊,专家号太少。门诊患者对预约诊疗相关各项的评价中,在预约途径中到医院诊间预约占45.38%,通过媒体宣传了解预约服务占29.00%,因专家停诊未能来就诊患者占32.00%,认为候诊时间长患者占18.31%,对专家医疗技术不放心患者占10.85%。结论医院应做好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加强医师管理,优化流程,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各个环节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邱访 《华西医学》2009,(6):1502-1504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方法:2008年随机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2000例,患者需求、基本情况随机问卷调查1000例,对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度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5.24%,其中满意度最低的单项为挂号、等候时间及服务态度;收集的主要批评意见包括(按意见多少排序):挂号难;检查、就诊等候时间长;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结论:影响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挂号难(号源不能满足需求)、等候时间长以及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特需门诊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特需门诊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特需门诊的服务流程,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4月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隐私保护改进前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及满意度,并针对调查结果改进相关环节;选取2010年3月来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隐私保护改进后组,采用同样的满意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00例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依次为保护身体隐私部位(99.00%)、保密身体患病状况(96.00%)、保密个人基本信息(92.00%)、保护个人生活空间(85.00%);针对患者隐私保护的需求对服务流程进一步改进,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保护身体隐私部位是满足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关键、妥善管理病历资料是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环节以及尊重和保护个人生活空间等人性化服务是满足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改善门诊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有效的改进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3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委托某学院作为第三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2.5分.数据显示,患者对医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门诊费用、收费挂号取药检查等候时间及窗口人员服务态度上.结论 借力信息化建设,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完善并落实各项收费制度,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打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春市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280例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0.4%,其中性别、年龄、月收入为影响因素。对各条目进行分析,满意度最高的3个条目为尊重患者隐私和信息保密(96.4%)、护士仪表整洁端庄(95.7%)、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94.6%);满意度最低的3个条目为病房环境整洁舒适(73.6%)、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75.7%)、入院后护士提醒各种注意事项(77.9%)。结论依据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应主要从完善医院环境设施、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眼科日间手术家属等候时间段,改善眼科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感知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应用流程管理模式,改善眼科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服务感知,采用问卷对2013年7—9月眼科手术患者家属100名进行健康教育合适时间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患者家属对等候期间眼科提供的一对一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循环播放,更换手术服流程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整体服务流程评价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对于健康教育时机,100名患者家属中认为等待手术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占70%(70/100);患者手术完毕,接到患者后再接受健康教育占27%(27/100);无所谓占3%(3/100)。结论运用流程管理模式,对提高眼科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感知服务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提高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护理对策。方法 2015年7-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57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578名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16.50士2.54)分。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总体满意率为80.24%。诊疗技术、服务态度、就诊流程、就诊环境、等候时间等项目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2士0.68)、(4.21士0.79)、(4.03±0.88)、(4.32±0.88)和(3.56±1.19)分;其满意率分别为92.90%、85.81%、77.85%、84.43%和60.2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患者,其总体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疾病类型的患者在总体满意度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疾病类型是影响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对服务及就诊流程有特殊需求,耳鼻咽喉科门诊护士应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优化就诊流程,满足患者需要,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门诊患者服务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门诊服务现状,为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我院600名门诊患者进行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我院医疗技术、收费情况及服务态度的满意率分别为97.64%、68.01%、91.19%。在患者的就诊需求中,61.39%的患者希望出诊的医生是专家教授;66.3%的患者希望在就诊过程中能得到及时周到的导医服务。患者最不满意的因素是等候时间过长,占42.33%。结论:只有针对患者需求,提高服务意识、改善就诊流程,才能使门诊服务水平得以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与分析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及在接受医疗行为后可能产生的行为意愿。结果:292例患者第一次来本院,就诊前三位原因分别是医院名气大(72.91%)、医术高明(65.00%)、医院设备好(45.83%),门诊患者各项目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患者满意度高于初诊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改善就医环境、缩短就医等候时间、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等有利于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HCSI)理论和缺口分析的方法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 :根据HCSI理论和缺口分析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618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缺口分析理论探讨改进措施。结果 :该医院门诊患者在感知质量方面的满意度得分为8.48分,患者对医院有较高的期望和忠诚度,对医院诊疗质量方面满意度较高;缺口分析发现等候时长和便捷服务方面缺口较大。结论 :利用HCSI理论和缺口分析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满意度和缺口,为医院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依据,为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门诊服务工作不足,完善门诊管理.方法 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00份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门诊五个方面综合不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患者等候时间、医疗过程、医院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门诊相关服务.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剖析门诊服务"瓶颈",不断完善门诊管理,提升门诊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门诊服务工作不足,完善门诊管理。方法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00份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门诊五个方面综合不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患者等候时间、医疗过程、医院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门诊相关服务。结论通过满意度调查剖析门诊服务“瓶颈”,不断完善门诊管理,提升门诊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门诊服务工作不足,完善门诊管理.方法 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00份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门诊五个方面综合不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患者等候时间、医疗过程、医院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门诊相关服务.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剖析门诊服务"瓶颈",不断完善门诊管理,提升门诊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例精神病住院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病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等,共20个项目。结果在调查表的20个项目中,满意度为94.75%。其中5项满意率为100%,10项满意率〉90.0%,5项满意率〈90%;患者对入院护理、服务态度、病区管理满意度较高,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较低。结论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高,但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较低。护理工作应针对调查结果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病房开展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住院患者1026例选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住院患者1040例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测评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以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为98.94%,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为100.00%,均高于开展前的92.01%和9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6.13;P均〈0.05)。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88.68%提高到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提高,增进了护患关系,也使医护配合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浦东新区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护理需求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浦东新区外籍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需求,为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浦东新区7所综合性医院256位外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 11.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多元文化需求包括语言交流(100.0%)、保护隐私(94.5%)、风俗禁忌(89.0%)、宗教信仰(86.7%)、饮食习惯(74.2%)、就诊环境(70.7%)、社交礼仪(66.4%);不同年龄、有无宗教信仰及来源地不一的外籍患者对语言服务、就医环境需求有显著差异(P〈0.05),亚洲与欧洲患者在尊重宗教信仰、风俗禁忌及护理回访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外籍患者对多元文化护理服务的评价:语言交流障碍(55.9%)、保护隐私不够(43.0%)、就诊环境不良(31.3%)及护理接待流程复杂(30.1%)。结论浦东新区外籍患者多元文化护理水平亟待提高,应加强护士外语口语、多元文化护理理论及应用能力的培训;制定具体方案(包括保护隐私、尊重风俗禁忌等制度、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并实施,从而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任小丹  廖清书 《华西医学》2010,(11):2099-2100
目的使患者熟知医院挂号信息及就诊流程,选择预约方式,缩短等候时间,方便患者就诊。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华西医院门诊患者调查问卷》表,采取方便抽样,对门诊患者或家属共2244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缺乏对门诊挂号信息、就诊流程、医生诊病特点的了解。结论通过候诊护理干预,实施就诊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了解挂号信息和就诊流程,提高就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门诊注射室患者满意度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门诊射室188名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技术水平、服务时间、排队等候、就诊环境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2.02%,其中患者对技术水平满意度最高,满意度为98.94%,而对排队等候最不满意,满意度仅为85.63%。不同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的患者满意度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通过弹性安排服务窗口,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及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和沟通技巧,可提高门诊注射室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综合性医院门诊工作中应用及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患者采取转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行为;改进门诊工作模式,实行弹性排班;简化、优化门诊流程,增加门诊友情电子、纸制提示牌;加强年轻医务人员知识学习,定期组织门诊各部门人际沟通体会交流和模拟训练;开展道德讲堂,倡导向身边的优秀人员的学习,提高窗口员工素质;志愿者门诊服务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精益管理,分析并比较实施措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及医院竞争能力。结果实施后患者就诊流程简化、优化,挂号时间由原来平均12.5rain,减少到8.7min。就诊秩序改善,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2009年(实施前)、2010--2011年(实施后)分别是89.9%,94.2%,94.5%,实施后高于实施前;门诊窗口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医院快速发展;2009年总诊疗1690602人次(门诊1295848、急诊308610),出院53665人次;2010年总诊疗1756536人次(门诊1351973、急诊300973),出院58334人次;2011年总诊疗1776275人次(门诊1445328、急诊330947),出院人次66325人次。结论多部门协作精益管理,对促进优化、简化门诊流程有重要作用;加强了无年龄、学历、职称、职业界限合作.使门诊窗口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443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医生中对护理工作满意者占98.1%;不同特征研究对象满意度差异较小,仅不同性别、不同职称医生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通过落实系列举措,医护配合更加融洽,护理服务质量、护士专业水平得到了医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