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RFA-1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用多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0 ℃~90 ℃左右维持10 min或15 min.结果 44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1例次,绝大多数病灶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定位下经皮多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球形多极针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CT引导下采用双定位法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62例,包括原发性肺癌56例,转移性肺癌6例,观察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一次定位率达94%,62例患者治疗中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创伤性气胸10例,皮肤烧灼伤3例,高热并呼吸性碱中毒1例。结论 球形多极针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严重并发症少,能扩大手术适应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姑息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形多极针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CT引导下采用双定位法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62例,包括原发性肺癌56例,转移性肺癌6例,并观察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氟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一次性定位率达93.5%,62例患者治疗中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氟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创伤性气胸10例,皮肤烧灼伤3例,高热并呼吸性碱中毒1例。结论:球形多极针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严重并发症少,能扩大手术适应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姑息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 对14例23个不同病理类型的肺部恶性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病人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3个月,23个肿瘤病灶中完全衰退2个(8.7%),部分衰退17个(73.9%),肿瘤继续生长4个(17.4%)。术后6个月随访14例均存活,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皮肺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创伤小,操作及术后处理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极射频消融治疗(MRFA)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采用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10枚病灶,最大径6cm,一次消融完全坏死率达90%,2例病人因残余病灶行二次射频消融。术后CT复查,肿瘤经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后绝大多数在3个月左右开始缩小。结论:多极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射频多极针消融仪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研究射频多极针对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WE75 6 8射频多极针肿瘤消融仪 ,对 4 2例肺癌的病人 ,经胸腔镜或开放手术直视下或CT定位下行肺癌肿块消融术 ,2 5例消融术后即行病灶肺叶切除术 ,病灶送病理 ,观察消融对肺癌细胞作用后的病理变化和该术式的不良反应。结果 :消融后大部分肿瘤可见较多片状 ,小灶性坏死 ,在坏死中间及边缘可见部分癌细胞核固缩 ,核分裂 ,部分空泡变性 ,嗜酸性变。部分癌细胞巢的中央见细胞松懈、脱落 ,或见纤维素样坏死或癌细胞广泛变形。从坏死边缘残留的癌细胞巢到正常肺组织距离为 0 .0 1~ 0 .2cm左右 ,坏死灶中间及边缘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 ,低分化与中分化癌细胞对温度耐受无明显差别。结论 :带有射频多极针的WE75 6 8肿瘤消融仪 ,对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能够使肿瘤病灶大部分坏死 ,明显地减缓肿瘤的发展 ,减少疼痛 ,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目前仍未证实其具有根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在全麻或局麻下经CT引导定位,经皮肤穿刺插入多极电针至瘤体。经一次或多次对肿瘤进行射频治疗,重叠加热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术中直视肿瘤经射频治疗后的图象和CT值变化,术后观察瘤体大小和CT值。结果 33例肺部肿瘤术后早期肿瘤影像增大,CT值降低至20—30Hu以下和出现空泡现象。术后1-48个月复查CT片示:2例肿块消失,30例肿块缩小,1例无变化。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癌,定位准确,微创痛苦小,安全有效,病人易于接受,为肺癌病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新方法。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周围型肺癌的射频消融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周围型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对比观察术后第1、3、6、12个月CT图像,评价疗效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在CT引导下消融针进入肿瘤预定位置并顺利完成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复查胸部CT,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肝转移瘤)的临床观察护理. 方法 在CT定位引导下,用多极针(为尔福公司生产)经皮穿刺在肝癌(肝转移瘤)组织上进行射频消融. 结果 对肝癌(肝转移瘤)或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结论我们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探讨,以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导向下经皮穿刺采用多针双电极适形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部较大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中,筛选病灶直径大于5cm ,Karnofsky评分≥70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两组,于螺旋CT导向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每组各12例。 A组采用单针多位点叠合射频消融术,B组采用多针双电极适形射频消融技术。术前及术后CEA、CA-125、CA-199监测,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及随访观察资料。对照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随访其治疗后中远期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术中A组消融病灶13枚,B组消融病灶14枚。 B组平均手术时间57.4min/台,A组平均手术时间76.3min/台。术后两组CEA、CA-125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无明显差异。 B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术后KPS评分B组优于A组(P<0.01)。随访中远期临床疗效,A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0例,进展3例。 B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0例,进展1例。结论螺旋CT导向下多针双电极适形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部较大恶性肿瘤创伤小,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减低,临床疗效明确,在扩大消融范围的同时,也根据肿瘤形态合理布针适形消融,对外科手术困难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较大肺癌尤其对合并肺慢性阻塞性疾病、瘤体靠近纵膈或胸膜下的治疗有显著优势,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引导下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内多靶点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意义。方法:对35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在MRI和CT引导下进行图像融合定位处理,于边缘系统内确定手术靶点,行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消融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有效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边缘系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CT、MRI图像融合引导有利于靶点的精确定位,对提高疗效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冷循环电极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Coll—tip RF System)治疗46例肝脏肿瘤共73个结节。34例局麻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RFA),12例局麻CT引导下行RFA,总共行射频治疗127点次。术后7~14d常规进行增强CT,结合术后病情恢复及血清学检查结果观察疗效。结果46例中显效38例(82%),部分显效6例(13%),无效2例(4%),总有效率95%,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结论冷循环电极射频热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的疗效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使用LeVeen电极对53例肺多发结节性肿瘤,共79个结节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采用CT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及术后复查。结果 治疗过程中CT表现有;病灶周围模糊斑片影(40/53);病灶体积相对增大(31/53);病灶内点状低密度区及密度减低区(30/53),穿刺针道周围模糊斑片影(8/53),对45例进行了随访复查,随访时间≥3个月的共23例,病灶体积明显缩小的占18例,结论 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确切疗效的方法。应用于肺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将会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局部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原发性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数78个,在CT引导、局麻或静脉全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温度70~90℃,治疗时间5~26 min;随访3~6个月,常规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来观察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78例患者共进行103次射频消融,其中19例进行2次,2例行3次射频治疗.3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发生气胸23例.RFA后67个肿瘤CT表现为病灶内散在分布小气泡影、肿瘤去血管化或合并体积缩小.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能迅速去除瘤负荷,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赵玉霞  郭乃才  王洪燕 《安徽医学》2013,34(9):1403-1405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 46例肺癌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将电极针刺入肺内肿瘤。连接射频治疗仪,采用标准程序进行消融,治疗靶温度为90℃。术前、术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各项功能监测及化验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穿刺及其他各项事宜。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处理好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操作,术中无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7例体温异常,胸部及治疗部位疼痛4例,给予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CT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汪青蓉 《吉林医学》2013,34(19):3903-390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15例肺癌患者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并施行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没有大量咯血及术中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手术的成功,并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介导经皮肺穿刺多极射频原位灭活治疗肺肿瘤的疗效。方法对92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肿瘤综合治疗的同时行多极射频原位灭活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影像学、组织学变化,观察肿瘤灭活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患者治疗中生理监测指标无明显改变,治疗后肺功能无明显影响;治疗后CT扫描肿瘤密度降低,治疗区域增强无强化。肿瘤代谢监测显示,肿瘤代谢消失,肿瘤灭活率为93.5%,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多极射频原位灭活治疗肺肿瘤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AT)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共21个病灶)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局麻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 450 MHz、功率50~70 W,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选择1点或2点加热.结果 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8 min.手术完成17例,完成率100%.微波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及CT值的降低.1月后增强CT检查18个病灶无强化,3例病灶仅部分周围强化,消融治疗区肿瘤完全坏死;3月后增强CT检查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R)1例,有效率(CR+PR)为70.59%(12/17).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3例发热,无1例针道转移,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随访3~30个月,13例患者健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16/17)、82.35%(14/17).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是微创、安全、近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介导经皮肺穿刺多极射频原位灭活治疗肺肿瘤的疗效。方法对92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肿瘤综合治疗的同时行多极射频原位灭活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影像学、组织学变化,观察肿瘤灭活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患者治疗中生理监测指标无明显改变,治疗后肺功能无明显影响;治疗后CT扫描肿瘤密度降低,治疗区域增强无强化。肿瘤代谢监测显示,肿瘤代谢消失,肿瘤灭活率为93.5%,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多极射频原位灭活治疗肺肿瘤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30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本组所有患者经射频消融术治疗1个月后行CT复查,同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36个肿瘤接受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共消融肿瘤34个。26个肿瘤为完全坏死,8个为肿瘤坏死不完全,行2次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时间为36~95分钟,平均时间为53.2±10.3分钟。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26例患者肝区疼痛显著减轻或者消失,22例患者乏力纳差等症状显著减轻,体重有所增加。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