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能否有效地预防毛细气管炎(ABI)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方法: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配合储雾罐、面罩规范化吸入治疗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的患儿162例至少6个月,并以151例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未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患儿哮喘发病率14.9%,对照组哮喘发病率为47.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明显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李礼 《中外医疗》2010,29(28):111-11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疗效。方法将52例治愈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个月,对照组不用药,2组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出现喘息征象和发生哮喘的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后吸入布地奈德能有效预防喘息的反复发作,减少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质激素吸入对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发作期治疗相同,治疗组30例在恢复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3个月,对照组30例恢复期不用药,两组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喘息发作的人数和哮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恢复期持续吸入皮质激素能有效地预防喘息的反复发作,大大减少了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肺炎支原体(MP)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gE、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r(IFN-r)对预测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50例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MP组)、5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30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IgEI、L4和IFN-r检测。结果哮喘组血清IgE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P组(均P〈0.01),而IFN-水平低于对照组和MP组(均P〈0.01);MP组血清IgE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相似;血清IgEI、L-4I、FN-水平可能成为预测肺炎支原体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良  刘建英  宋青松 《河北医学》2006,12(12):1235-1236
目的:观察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吸入激素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2例进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其中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吸入皮质激素6个月组哮喘发生率为2.9%(2/69),吸入3个月组为6.7%(5/75),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预组为20.5%(15/73)。三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64,P<0.01)。自身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父母吸烟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无以上因素的患儿高(P<0.05或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应尽量避免高危因素、早期防治。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RSV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276例患儿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等综合治疗。临床治愈后随机分为三组,给予吸入不同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停药后随访2年,观察哮喘的发生率。结果:2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8例发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4%,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6个月哮喘发生率为3.16%(3/95),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哮喘发生率为6.47%(6/89),对照组哮喘发生率为20.61%(19/92)。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哮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360,P〈0.01);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几率,对于有哮喘高危因素的患儿给予适宜的剂量和时限吸入糖皮质激素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哮喘发生率,减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对照组加匹多莫德口服2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经储雾罐吸入,观察比较治疗后3个月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及2年内哮喘的发生率。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P〈0.01),2年内哮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χ2=5.23,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和酮替芬联合应用能否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方法  5 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治疗组 ,采用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 ,口服酮替芬 ,疗程 6~ 9个月 ;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不用药作为对照组。临床随访≥ 1年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及骨密度。结果 完成随访 1年以上者 ,治疗组 5 2例中仅 3例 (5 77% )发生哮喘 ,而对照组 30例中有 14例 (4 6 6 7% )发生哮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患儿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与酮替芬联合应用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哮喘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参照组(39例),给予参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均进行7天/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参照组(92.24%),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辅舒酮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吸入辅舒酮能否减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发生率.方法 将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辅舒酮吸入预防,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29例则不用药预防.临床随访半年、1年,观察两组患儿哮喘的发生率.结果 完成1年以上随访者,观察组仅3例(13.04%)发生哮喘,对照组中则有24例(82.76%)发生哮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吸入辅舒酮可明显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阻断法气道阻力测定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各55例及对照组35例在吸入特布他林前后进行气道阻力测定。结果:用药前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气道阻力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气道阻力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用药前后气道阻力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阻断法气道阻力测定可反映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气道阻塞的状况,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分别从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以及总体临床疗效几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气喘、气促、咳嗽、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经过治疗,2组患儿的TNF-ɑ、IL-6、IL-8、TIgE血清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以及减少哮喘发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发病期分别给予辅舒酮(丙酸佛替卡松)气雾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仅使用传统的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对观察组中的患儿在治愈后继续雾化吸入一定量的辅舒酮(丙酸佛替卡松)气雾剂干预治疗,观察2a内哮喘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治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吸入激素可以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而且长期吸入激素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地塞米松、干扰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干扰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的疗效。方法2002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儿科住院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干扰素组各23例,分别采用地塞米松、干扰素治疗,观察喘息缓解情况及随访1年喘息反复发作次数。结果地塞米松组和干扰素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缓解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随访1年喘息反复发作的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TH1/TH2失衡,地塞米松短期内可起到抗炎作用,止喘起效快,但TH1/TH2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喘息反复出现、容易发展成婴幼儿哮喘。干扰素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使TH1水平上升.调节TH1/TH2。对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干预防婴幼儿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传红 《中原医刊》2006,33(22):78-7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聚肌胞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3岁前罹患哮喘的情况。方法将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抗病毒,抗感染,止咳、镇静及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聚肌胞注射液雾化吸入,并于1、2岁和3岁定时追踪评价哮喘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哮喘发病率为9.38%,而对照组则有39.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聚肌胞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喘憋、咳嗽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并可减少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赵璇珠  高锐  黄宏佳 《吉林医学》2010,31(19):2995-2996
目的:观察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4)。治疗组采用雾化吸入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对照组采用氨茶碱+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缓解、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万托林、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巴军凤  胡炳堂 《安徽医学》2009,30(10):1228-1229
目的评价氧气驱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治疗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α-干扰素50万U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5-7天。临床观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日。结果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好于对照组,住院日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治愈率86.15%,对照组治愈率65.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82 P〈0.01)。结论氧气驱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10μg雾化吸入。观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率,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BEC)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PBEC比例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氧气驱动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是一种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免疫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以上儿童血清IFN-γ(ng/L)、IL-4(ng/L)。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CD4^+百分率略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8^+比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CD4^+百分率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与对照组IFN-γ、IL-4、IFN-γ/IL-4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哮喘组IL-4水平略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IFN-γ水平低于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均存在细胞免疫失调,以Th2型细胞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林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05-10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的疗效。方法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吸痰、镇静、补液、营养支持等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5~8d为一个疗程,同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给予布地奈德100斗g雾化吸入,每日2次,2周后改为每日1次,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喘憋、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疗效确切,可以明显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