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儒谊  吴季俭 《四川医学》2001,22(4):339-339
自从酚噻嗪 ,丁酰苯类衍化物等药物应用以来 ,已发现此类药物可以引起奇特的锥体外系运动障碍〔1〕,如果认识不足 ,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药源性急性运动功能障碍 1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3例。年龄 <1岁 1例 ,~ 3岁 2例 ,~ 7岁 4例 ,~ 14岁 11例。均系院外用药引起急性运动功能障碍来我院求治而住院者。1.2 服用药物及用药原因 :15例分别因感冒、胃肠炎致呕吐而用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止吐 ;2例因多发性抽动而用氟哌啶醇 ;1例感冒用小儿速效感冒冲剂。1.3 用药剂量及症状出现时间 :甲氧…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小玲  符州  张儒谊 《重庆医学》2002,31(3):225-226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54例确诊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咳嗽,部分伴喘息,以热,纳差等,多数患儿肺部体征轻微,胸片以大片及斑片阴影为入,痰Mp-CPR或血Mp-IgM阳性。结论:对咳嗽时间较长且剧烈,肺部体征轻或缺如,X线片肺部病变者,应及早做特异性抗体检查确诊,并注意其小年龄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3.
重庆地区小儿肺炎细菌耐药性及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小儿肺炎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吸取1 165例小儿肺炎下呼吸道分泌物,利用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培养及药敏试验,并统计临床初始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细菌总分离数为392株(33.7%),其中革兰阴性菌257株(65.6%),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细菌为135株(34.4%),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实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与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其它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差异较大,较敏感的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而泰能、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则高度敏感.1 165例小儿肺炎使用抗生素种类达21种,使用率100%.单用一种者占38.5%,联合二种者占61.5%;无一例首选万古霉素或泰能.初始抗生素治愈率为76.7%(894/1 165例),好转率为18.5%(216/1 165例).结论重庆地区小儿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不同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差异较大;临床多选用二、三代头孢菌素.积极监测细菌耐药性,有助于提供选择抗生素的依据,对提高疗效和避免耐药菌株的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和酮替芬联合应用能否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方法  5 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治疗组 ,采用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 ,口服酮替芬 ,疗程 6~ 9个月 ;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不用药作为对照组。临床随访≥ 1年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及骨密度。结果 完成随访 1年以上者 ,治疗组 5 2例中仅 3例 (5 77% )发生哮喘 ,而对照组 30例中有 14例 (4 6 6 7% )发生哮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患儿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与酮替芬联合应用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哮喘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2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抗原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检测200例毛细支气管炎鼻咽分泌物(NPS)脱落细胞7种病毒抗原。结果表明,病毒检测总阳性率85.5%,阴性14.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率38%。其后依次为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A)/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FluB,PIV2型。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占10.5%,以Rsv+Adv为多见。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感染原以呼吸道病毒为主,RSV和Adv占绝大多数.混合感染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下呼吸道梗阻性疾病,以往治疗以对症为主,缺乏特异治疗。我科于1993.10~1994.3采用沙丁胺醇加三氮唑核苷氧气雾化吸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少见病。多见于成人,儿童或幼儿很少见。其特征为血糖明显增高、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没有高酮血症。尽管对此病的认识有了提高,但病死率仍然较高。本文报告治疗成功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两例,主要是采用水溶性胰岛素注射并静脉输入大量的低渗性电解质溶液(加碳酸氢钠)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黄英  张儒谊  罗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22-1023
患儿男,2岁,因反复发热、消瘦7个月入院。入院前7个月受凉后出现发热,扪之全身发烫(未测体温),此后反复发热,最初4个月呈持续发热,以下午为主,体温波动于38~39℃.后为间断发热,偶感畏寒、寒颤,日见消瘦,精神萎靡,有时烦躁,好哭,食欲下降。病后无咳嗽、胸痛、皮疹及关节疼痛等。在当地医院摄胸片示右中上肺大片病变,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1999年4月~1999年6月,用福莫特罗干糖浆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50例,并与美普清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均为我院呼吸科住院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共9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个月~9岁,其中毛细支气管炎(毛支)13例,间质性肺炎(间肺)14例,婴幼儿哮喘10例,儿童哮喘症11例,哮喘性支气管炎(哮支)2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20/30)~8岁,其中毛支9例,间肺11例,婴幼儿哮喘8例,儿童哮喘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