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睡眠质量与衰弱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2年3月—7月成都市4所二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Fried身体表型衰弱量表(Fried Frailty Phenotype, FFP)、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 SQLS)。结果 共纳入患者594例。其中,男373例(62.8%),女221例(37.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除有无精神障碍家族史外(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病程、联合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QLS评分与SDS评分(r=0.635,P<0.001)、PSQI评分(r=0.402,P...  相似文献   

2.
张爱萍  段素伟 《护理学报》2022,29(13):66-70
目的 探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在癌症复发恐惧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便利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门诊、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复查的3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分析乳腺癌癌症复发恐惧、社会疏离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采用 AMOS 22.0分析社会疏离在癌症复发恐惧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为(37.54±6.36)分、睡眠质量总分为13.00(8.00,15.00)分、社会疏离总分为(41.23±10.17)分。癌症复发恐惧总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s=0.504,P<0.01),与社会疏离总分呈正相关(rs=0.485,P<0.01),社会疏离总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s=0.432,P<0.01)。社会疏离在癌症复发恐惧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为0.212,占总效应的31.8%。结论 社会疏离是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变量,临床医务人员应关注并评估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及社会疏离水平,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制夜间症状调查表对146例住院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睡眠质量,并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稳定期COPD患者的PSQI总分为(7.05±2.27)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78例(53.42%)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夜间症状、焦虑、抑郁、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吸烟、合并其他慢性病是稳定期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临床医务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睡眠管理,进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就诊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表型衰弱量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衰弱发生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衰弱26例,发生率26.53%;衰弱前期32例,占比32.65%;不衰弱40例,占比40.82%,根据衰弱发生情况分为衰弱组(26例)与非衰弱组(72例)。衰弱组的年龄≥70岁、有跌倒史、是多重用药、有营养风险、睡眠质量差占比高于非衰弱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有跌倒史、是多重用药、有营养风险、睡眠质量差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衰弱与年龄≥70岁、有跌倒史、是多重用药、有营养风险、睡眠质量差等因素相关,临床应制定对策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5.
陈健华  黄颜  刘秀琴  孙鹤阳  孟琼 《临床荟萃》2011,26(17):1486-1490,1493,F0002
目的对无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晕既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患者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以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方法被调查者181例,其中CSD患者103例和对照者78例。所有参加者均完成了匹茨堡睡眠量表(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同时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测定。采用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法对CSD与PSQI、ESS、FSS以及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CSD患者睡眠障碍、疲劳、日间过度嗜睡的患病率分别为90.3%(93/103)、70.9%(73/103)和46.6%(48/103)。46.6%~48.5%的CSD患者存在焦虑,51.5%~55.3%存在抑郁。CS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睡眠质量、疲劳严重度、日间嗜睡及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P〈0.01,OR=35.732,95%CI=7.690~166.023)、睡眠质量(P〈0.01,OR=7.053,95%CI=2.675~18.595)和疲劳严重度(P〈0.05,OR=2.910,95%CI=1.186~7.140)与CS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疲劳与CSD相关。CSD患者睡眠质量下降,疲劳严重,存在日间过度嗜睡,焦虑抑郁情况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平均睡眠时间为(7.18±1.319)h,男护士睡眠时间低于女护士(P<0.05);睡眠质量较好(PSQI总分≤7分)护士占被调查者68.75%,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总分>7分)占被调查者31.25%,两组PSQI各成分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学历、婚姻状态、技术职称在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的护士及6~15年护龄的受试者PSQI得分最高(P<0.05);20~30岁、中专学历、单身护士群体睡眠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最高(P<0.01);PSQI的7个成分得分及总分与焦虑情绪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低于普通人群,1/3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与人口学因素及焦虑情绪存在明显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腰椎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设调查问卷,对60例腰椎术后1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以PSQI〉7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腰椎术后的患者PSQI总分为8.05±2.27,28例患者(46.7%)存在睡眠质量问题;②患者的睡眠环境、生活习惯、残余症状、心理状况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腰椎术后时间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腰椎手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可以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减少影响因素,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47例MHD患者,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function scale,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量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全组患者认知功能较差发生率为6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OR=2.29,P=0.047)、教育程度低(OR=6.69,P0.001)、睡眠质量差(OR=4.01,P=0.001)是认知功能较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结论 M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高龄、教育程度低、睡眠质量差是其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能够较好的预测患者认知功能较差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6%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在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环境(陌生环境、吵闹),生理病理(疾病痛苦、夜间上厕所次数多),心理(对疾病的恐惧、担心医疗费用)和药物(利尿剂的使用、使用某些降压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提高患者睡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近期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的状况,探究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MHD的78例患者,运用社会支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例患者社会支持量表的总和与睡眠指数量表的总和呈负相关性,社会支持与睡眠指数的各维度之间比较,主观支持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呈负相关性;对支持利用度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在社会中得到较高的情感体验,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由此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MH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10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102例患者中PSQI≤7分占60.7%,PSQI〉7分占39.3%,睡眠质量好患者SF-36得分高于睡眠质量差患者,其中睡眠质量差者生理功能得分为(38.06±27.60)分,睡眠质量好者得分为(67.87±2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8,P〈0.01)。患者的PSQI得分与SF-36中多数维度呈负相关(P〈0.05),膝关节评分与SF-36量表除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他维度均相关(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与SF-36各维度相关(P〈0.05),患者的年龄与SF-36量表除精神健康维度外均呈负相关。结论本组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生活质量也较差。而疾病本身、年龄、工作及文化程度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睡眠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Beck抑郁问卷(BDI)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对西安市2所医院的血液透析病人共93例进行调查,分析睡眠质量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MHD病人PSQI得分为7.76分±4.71分,有74.19%的病人睡眠质量较差,且MHD病人的PSQI得分及各因子得分(除使用催眠药物)均高于正常人(P0.05);BDI得分与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MHD病人睡眠质量和抑郁状况呈正相关,病人的睡眠质量越好,抑郁程度越轻。医护人员既要通过各种方法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又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从而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术前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量表及自行设计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在本院外科住院的手术前114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睡眠情况,与正常成人、外科住院患者、失眠症患者PSQI得分比较,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患者焦虑情况。结果术前患者睡眠质量不良发生率为72.81%,术前患者PSQI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低于失眠症患者(均P〈0.01);影响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害怕手术、病痛不适、病房陌生感和担心预后4项,共占89.47%;睡眠不良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睡眠良好患者焦虑发生率(P〈0.01)。结论外科住院患者术前睡眠不良发生率较高,主要与患者害怕手术、病痛不适有关。应对外科术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与舒适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94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7例患者予一般护理;干预组14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294例患者中67.3%存在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得分分别为(9.17±2.54),(1.55±0.64),(1.43±0.68),(1.48±0.7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563,-10.467,-7.856,-7.998;P<0.01);PSQI量表其他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躯体不适为主要影响因素,占38.4%;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消除陌生感、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患者的睡眠习惯、健康教育、药物辅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MRI影像特点与其下尿路症状(LUTS)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的MRI影像资料,计算中央带百分比,并分析其膀胱憩室、膀胱壁增厚等情况;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LUTS及睡眠。结果:中央带百分比与LUTS和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rs=0.448,0.401,均P<0.05),年龄、高值的中央带百分比和膀胱憩室是BPH患者LUTS、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BPH患者LUTS严重程度、高分的睡眠值,与年龄大、高值的中央带百分比及伴膀胱憩室有关。MRI定量测定可以辅助判断前列腺增生程度和尿路梗阻情况,而BPH患者的LUTS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衰弱发生现状与影响因素,以便为构建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16例MHD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透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患者衰弱发生率为46.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服药种类、透析充分性、跌倒史为促成MHD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白蛋白水平高、握力大为减少衰弱发生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且与年龄、白蛋白水平、服药种类、跌倒史、握力、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尽早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MHD患者衰弱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肺癌术后患者的症状发生状况进行评估,构建同期症状网络,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济南市某2所三甲医院胸外科拟行肺癌手术的住院患者489例。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及肺癌特异性模块对术后患者症状进行评估,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运用R语言构建网络布局描述症状间的关系,并计算中心性指标。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归纳了3个症状群,分别是呼吸道-体重下降症状群、疼痛-睡眠障碍-情绪症状群、乏力-神经相关症状群。节点强度前3的症状为:咳嗽(rs=1.66)、疲乏(rs=1.23)和气短(rs=1.06)。桥梁强度前3的症状是咳嗽(rs=1.19)、睡眠不安(rs=1.02)和悲伤(rs=0.87)。结论 咳嗽、疲乏和气短是肺癌术后患者最核心的症状,咳嗽、睡眠不安和悲伤是网络分析中的桥梁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负担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临床衰弱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3个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症状负担得分(23.38±6.72)分、衰弱得分(4.03±0.67)分、睡眠质量得分(12.33±5.41)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负担与衰弱呈正相关(r=0.437,P=0.004)、与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342,P=0.022),衰弱与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225,P=0.03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年住院次数、慢病数量、衰弱评分及睡眠质量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负担较重,临床工作人员应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尽早识别出潜在高症状负担人群,同时加强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4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3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测评,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找出泌尿系结石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3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PSQI 总分为(7.35±2.41)分。PSQI 总分>7有96例患者,占40.68%,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压力大、担心手术、焦虑、抑郁情绪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是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