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体骨髓细胞加自体髂骨结合髓芯减压术与单纯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术,B组采用自体骨髓细胞加自体髂骨结合髓芯减压术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8.8个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A组18例33髋中,显效9髋(27.3%),有效15髋(45.4%),无效9髋(27.3%);B组24例39髋中,显效16髋(41%),有效22髋(56.4%),无效1髋(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细胞加自体髂骨结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术。  相似文献   

2.
陈峰  肖增明 《微创医学》2006,25(3):382-384
目的应用ARCO分期法探讨经转子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经转子髓芯减压植骨术对65例8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患者进行治疗,根据ARCO分期分为Ⅰ期23髋、Ⅱ期41髋、Ⅲ期16髋,根据坏死面积分为A组25髋、B组25髋、C组30髋,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临床和X线两方面评价,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24个月至72个月(平均随访40个月),Ⅰ期总优良率为82.61%,Ⅱ期总优良率为65.85%,Ⅲ期总优良率为31.25%,各期别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2).A组总优良率为84.00%,B组总优良率为64.00%,C组总优良率为46.67%,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4).结论髓芯减压植骨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与股骨头坏死的期别及坏死面积有关,股骨头坏死分期越早坏死面积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王飞  程新平  李坤  孟晓源  郭瑞 《广西医学》2013,(9):1207-1209
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植骨联合介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124髋)早期非创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其中A组31例(41髋)单纯接受钻孔减压植骨术,B组30例(39髋)单纯接受股动脉介入治疗,C组33(44髋)例接受钻孔减压植骨联合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评定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结果 C组疗效明显优于A、B组(P<0.05)。治疗前3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Harris评分效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C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A、B组(P<0.05)。A、B、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15.4%、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减压植骨联合介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肖增明 《医学文选》2006,25(3):382-384
目的应用ARCO分期法探讨经转子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采用经转子髓芯减压植骨术对65例8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患者进行治疗,根据ARCO分期分为Ⅰ期23髋、Ⅱ期41髋、Ⅲ期16髋,根据坏死面积分为A组25髋、B组25髋、C组30髋,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临床和X线两方面评价,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24个月至72个月(平均随访40个月),Ⅰ期总优良率为82.61%,Ⅱ期总优良率为65.85%,Ⅲ期总优良率为31.25%,各期别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A组总优良率为84.00%,B组总优良率为64.00%,C组总优良率为46.67%,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结论髓芯减压植骨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与股骨头坏死的期别及坏死面积有关,股骨头坏死分期越早坏死面积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背景 对于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保留股骨头是首要考虑。本研究作者长期以来采用带股方肌蒂骨移植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对于塌陷前期坏死范围不大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的长期效果。但对于塌陷后或坏死范围较大的股骨头坏死,保留股骨头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介绍一种新的保头手术:钛网伞状加股方肌骨柱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并与原带股方肌蒂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比较来评价其近期治疗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2月, 我们设计应用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10例(12髋)(A组)。平均年龄30.1(21~42)岁。ARCO II B期2髋,ⅡC期10髋。同期采用单纯带股方肌蒂骨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12例(16髋),平均年龄29.8(20~41)岁。ARCO II B期6髋,ⅡC期10髋。所有病例均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钛网伞状支撑的方法为:在彻底清除股骨头内坏死骨后,取大小合适的一片钛网支撑于原股骨头坏死区的软骨下,将带股方肌蒂骨柱套入合适长度、直径1.6cm的圆柱状钛网中,把此骨柱-钛网复合体植入股骨头内嵌紧。术后定期随访患者,参照百分法进行疗效评价, 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A和B组间临床和影像学间的差异。 结果 A和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平均150和130分钟。A组失血量平均400毫升,B组失血量平均350毫升。随访时间A组平均19.2个月,B组平均18.5个月。术后5-7月完全负重。A和B组疼痛和功能均改善明显。A组疼痛评分由术前的平均9.8分增加至术后平均24.6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平均9.0分增加至术后平均17.4分。B组疼痛评分由术前的平均9.5分增加至术后平均24.2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平均9.2分增加至术后平均17.2分。活动范围变化最少,A组平均增加2.9分(术前13.9至术后16.8),B组平均增加2.8分(术前13.7至术后16.5)。放射学评分A组由术前平均31分增加至术后平均38分,B组由术前平均31分增加至术后平均37分。至最后随访时,A组优11髋,良1髋,B组优14髋,良2髋. 两组间 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ARCO IIC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施沛特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30例患者向关节腔内注射臭氧联合施沛特,对照组向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观察2组病历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随访6个月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 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 <0.01),治疗后1个月2组VAS与治疗效果差异无意义,治疗后2个月B组与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臭氧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臭氧联合施沛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成本低、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形中药穴位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用套管针将针形中药植入穴位;对照组79例,将羊肠线剪成2 cm植入穴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68%,对照组有效率77.22%,P〈0.01。结论:针形中药穴位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经动脉单次灌注与保留导管持续动脉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71髋)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41髋)用介入法将导管送至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置动脉导管持续药物灌注丹参注射液、尿激酶、罂粟碱等药物,3-5 d后拔管;B组24例(30髋)同样用介入方法将导管送至股骨头供血动脉行单次药物灌注后拔管.两组治疗后均扶拐行走减少患髋负重,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及1年时,以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54例(71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1个月随访两组Harris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O.05);1年后随访,A组Harris评分与术后1月无差异(P>0.05),B组Harris评分较术后1月下降(P相似文献   

9.
股骨头缺血性性坏死(ANFH)是临床上较常见且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通过开展经皮股骨头髓芯减压加松质骨移植配合股动脉加压灌注及穴位注射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12例患者计19髋,经过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激素引起3例,长期酗酒7例,明确外伤史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腓骨螺钉支撑术"保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并与股骨头钻孔减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4髋行"保髋"治疗,其中A组(44例)行股骨头钻孔减压术、B组(60例)行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腓骨螺钉支撑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关节功能评价。结果随诊104髋,平均30个月,术后随访时Harris评分A组由术前(63.4±6.2)分增加到(79.3±9.5)分,B组由术前(61.3±7.8)分增加到(90.8±6.1)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腓骨螺钉支撑术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可防止病程发展,缓解症状,延缓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退行性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应用于退行性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退行性髋关节炎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A组43例患者为治疗组,给予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方法进行医治;B组3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医治。结果:经治疗,A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不稳等病症改善优于B组,Harris评分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并发症比例低于B组。结论: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应用于退行性髋关节炎,效果较好、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和住院按疗程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56例。根据病人的意愿或经济情况分为口服药组(A组,口服羟乙膦酸钠和美洛昔康组)136例(256个关节)、口服药物加膝关节注药组(B组,口服羟乙膦酸钠和止痛药加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组)400例(636个关节)和单纯膝关节注药组(C组,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20例(34个关节)。三组在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3月、半年、1年时10米步行时间、患者自我评价、下蹲活动及运动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骨摩擦音等临床表现。结果治疗1月后,B组、C组在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除X线改变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可明显减轻关节局部的症状,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疗效优于单用口服药物,口服药加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优于单纯口服药物和单纯关节注药。  相似文献   

13.
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飞  陈文  李丽花  林松 《海南医学》2011,22(14):33-34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1例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关节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随诊一年以上,对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关节活动度及行走功能综合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组患者,治疗后0~6个月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及关节活动度、行走功能均优于口服氨基葡萄糖组患者,治疗后半年至一年半两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并改善关节机能,其近期疗效优于口服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李钰军  梁颖湘  余斌 《海南医学》2011,22(22):43-45
目的 探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期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和南方医院门诊部收治的髌骨软化症患者7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A组(口服美洛昔康)24例,B组(口服美洛昔康+关节注射玻璃酸钠)32例和C组(关节注射玻璃酸钠)2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凝胶宫腔注射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口服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方法 选取2012年6月~ 2013年6月笔者医院已行人流手术患者610例随机分为4组,予益母草冲剂口服同时Ⅰ组(150例)予透明质酸钠凝胶2ml宫腔注射.Ⅱ组(152例)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片/天口服,连服21天.Ⅲ组(153例)予透明质酸钠凝胶2ml宫腔注射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片/天口服,连服21天.Ⅳ组(155例)未做上述处理.观察4组患者人流术后宫腔积液、周期性腹痛、月经过少或闭经情况.结果 宫腔积液发生率,Ⅰ、Ⅲ组与Ⅱ、Ⅳ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腹痛发生率,Ⅲ组与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过少或闭经的发生率,Ⅲ组与Ⅰ、Ⅳ组,Ⅱ组与Ⅳ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凝胶宫腔注射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有利于人流术后宫腔积血的排出,减少宫腔积液形成,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可有效防止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治疗组18例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7.0,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为(2.7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总有效率高达89%(16/18例)。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持久,关节功能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口服、静脉滴注及穴位注射3种不同方式给予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盲取分为A、B、C 3组,每组28例,A组口服维生素B6,B组静脉滴注维生素B6,C组穴位注射维生素B6。观察3组治疗前后胃动素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经1周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均明显高于A组的71.43%和B组的82.14%(P<0.01)。治疗后C组胃动素水平高达(133.53±33.16)ng/L,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 C组中仅1例由于按压时间短发生皮下出血,未给予特殊治疗,自行好转,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6可有效提高胃动素分泌,促进胃肠蠕动,达到治疗妊娠剧吐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静脉滴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射频消融联合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治疗组(R组,n=67)和透明质酸钠治疗组(C组,n=6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2w、4w、6m记录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R组在治疗后4周开始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有明显改善(P〈0.05),与同时点C组相比功能评估好(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透明质酸钠消炎镇痛液治疗方案对改善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KOA患者66例随机为对照组21例、玻璃酸钠组25例及PRP组20例,3组患者均口服依托考昔片,玻璃酸钠组及PRP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及PRP.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安大略西部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而JO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6、9个月,玻璃酸钠组的VAS及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玻璃酸钠组及对照组中,治疗后3、6、9个月的VAS评分及治疗后3、6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3、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RP组注射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及皮温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3%(12/115).结论 采用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患者的症状缓解更为持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HA)关节腔注射对创伤性骨关节炎(OA)模型关节软骨VEGF及受体-2(VEGF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两组行单膝前交叉韧带切断术,4周后B组关节腔内注射0.3ml生理盐水药物;C组关节腔注射等量的高分子量1%透明质酸钠(HA),每周1次,连续5周。术后11周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软骨VEGF及受体-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大体评分显示生理盐水注射组软骨退变明显重于HA注射组;VEGF及VEGFR-2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B、C两组VEGF mRNA的表达没有差别,C组VEGFR-2mRN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VEGF及VEGFR-2mRNA表达在OA软骨中表达明显升高,关节腔注射HA对软骨VEGFmRNA表达没有抑制作用,但可以通过抑制VEGFR-2mRNA表达来减轻软骨退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