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进行分型检测,选取2017年的5例EV71阳性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标本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和特征分析。结果 2013—2019年柳州市共检测6 038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标本4 210例(69.73%),其中EV71阳性659例(15.6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1 159例(27.5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 392例(56.82%)。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阳性率均>50.00%),2014年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6年、2018年以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4—2019年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学分型显示,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是EV71、Cox A16、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安徽省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六安市各县区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送检的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非EV71和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标本1 165份,总阳性率为46.52%。其中,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03%、9.27%和13.22%。5年间总阳性率和EV71阳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阳性率χ2趋势=26.670,P0.01;EV71阳性率χ2趋势=20.244,P0.01)。结论六安市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为EV71,但近年来EV71阳性率有下降趋势。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掌握其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2年六安市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情况,为科学防治手足口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2年六安市各县区疾控中心送检的271份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其它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2年全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271份,检出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2份,总阳性率为48.71%。其中EV71核酸阳性82份,占62.12%;Cox A16核酸阳性28份,占21.21%;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22份,占16.67%。132份阳性标本中4岁以下113份,占85.61%。病原检测阳性率在1月、5月和9月出现3次高峰。结论 2012年六安市手足口病最主要病原为EV71,4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应加强对4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贵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307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科萨奇A16型(CoxA16)3种核酸,将扩增产物测序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肠道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确定毒株血清型别。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型(EV)阳性率为68.27%,CA16阳性率为6.73%,EV71阳性率为13.46%。重症患者EV71的检出率为18.60%,CoxA16的检出率为4.65%,其他肠道病毒为57.55%,4株其它肠道病毒经鉴定属于CA10型。结论:手足口病病原复杂,2010年贵阳地区HFMD的主要病原为其他肠道病毒和EV71,存在一定比例的其他未知病原体(CoxA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病原学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哨点监测医院收集全市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肠道总病毒、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10年共收集手足口病患者835份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EV71和CoxA16核酸检出率分别为66.95%、35.57%、23.11%.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87.43%,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重症病例和非重症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型别有差异.结论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和CoxA16,但每年病原谱在不断变化,5岁以下儿童为高危人群.应根据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和高发季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厦门市手足口病病原特征。方法采用实时RT-PCR对手足口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通用核酸及EV71、Cox 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手足口病12 010例,总阳性率为58.5%,其中EV71占38.1%,CoxA16占20.9%,EV71和CoxA16同时阳性0.1%,其他肠道病毒占41.0%,优势病原呈动态变化。2岁儿童阳性率最高(63.2%)。EV71重症病例发生率最高,死亡5例均为EV71阳性;重症病例92.0%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为5~6月。结论厦门市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引起,其他肠道病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5岁以下儿童仍是重症病例的主要人群。建议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并对其他肠道病毒鉴定型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五华县2010—2013年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214份标本,肠道病毒总检出率67.3%,其中EV71检出率17.8%、CoxA16型检出率14.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35.0%;男女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类似;手足口病主要病原2010年是EV71型,2011年至现在为其他肠道病毒;患儿检出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5岁以下病例占98.6%(142/144)。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感染率较高,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样本核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2008年海南省手足口病(HFMD)暴发的病原及主要的病毒型别,为HFMD病例诊断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提取HFMD临床诊断病例各种样本中的病毒核酸,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基因片段大小.结果 274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型核酸阳性、柯萨奇病毒A16核酸阳性、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有102,12,35例;样本中疱疹液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2.0%,肛拭子为40.0%,鼻咽拭子为34.8%,其余样本均阴性;54份直接提取病毒核酸进行RT-PCR检测,结果阴性但细胞培养出现细胞病理改变(CPE)的分离物;肠道病毒、EV71型、CoxA16型阳性分别有48,29,4份,阳性率分别为88.89%,53.70%,7.40%;其中1份样本EV71型和CoxA16型均为阳性.结论 引起海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1型,其次为CoxA16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池州市2012—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毒亚型分布。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对疑似手足口病的标本进行核酸分型。结果 2012年与2013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50%和50.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2年主要病原为EV 71(36.67%)和Cox A16(29.17%);2013年主要病原为其他肠道病毒(36.87%)。结论 2013年池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检出率明显降低,主要病原体2012年以EV 71和Cox A16为主,2013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201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探讨病原变化对疫情的影响。方法在全市18家哨点医院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的方法对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进行检测,对EV阳性而EV71和CA16阴性的标本,采用半巢式反转录PCR进行肠道病毒VP1基因部分序列扩增和序列分析,鉴定血清型别。结果轻型病例总检出率在30.93%~61.35%之间;重症病例肠道病毒检出率在24.70%~68.25%之间;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在不同年份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存在混合感染情况,其他肠道病毒分离得到9个血清型。结论青岛地区的手足口病病原复杂,交替主导,存在混合感染,对疫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带来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西安市2016 - 2018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和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手足口病病例的信息,用RT - PCR检测肠道病毒,鉴别出EV71、Cox A16、Cox A6和Cox A10,用Excel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 - 2018年共收集到2 797例HFMD标本,其中2 484例肠道病毒阳性,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28.34%、21.30%和50.36%。643株非EV71和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中,Cox A6和Cox A10的构成比分别为63.45%和9.64%。≤5岁患者占到所有患者的94.85%,男女性别比为1.42∶1。2017年HFMD的优势毒株是EV71,2016和2018年的优势病原是其他肠道病毒。轻症HFMD病例的优势血清型是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为51.32%(1 183/2 305),重症病例的优势血清型是EV71,构成比为58.66%(105/179)。结论 HFMD肠道病毒发生变化,2016 - 2018年西安市HFMD的优势病原是其他肠道病毒,Cox A6的流行强度增加,应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湖南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学变化趋势,为制定HFM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南省各级CDC病原学监测结果,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手足口监测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共采集HFMD标本78856份,总体阳性率为70.0%。EV-A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分别是29.3%、21.3%和49.4%。湖南省病原谱的构成:2009年优势病原为其他肠道病毒,2010和2012年优势病原为EV-A71(54.1%和56.8%),2011年EV-A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比例相当(分别占34.4%、34.3%、31.3%),2013-2018年均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分别为67.3%、41.4%、70.7%、42.5%、71.2%和65.2%)。轻症病例中,2009-2012年优势病原依次为其他肠道病毒、EV-A71、CV-A16、EV-A71,2013-2018年均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中,除了2013、2015、2017和2018年优势病原为其他肠道病毒外,其他年份均以EV-A71为主。EV-A71是死亡病例的优势病原。各年龄组(x2=1190.6,P<0.001)、不同性别(x2=7.6,P<0.023)病原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粪便阳性率最高(77.3%),其次为多部位采样(75.8%)、疱疹液(71.2%)、肛拭子(64.8%)、(鼻)咽拭子(55.8%)、其他标本(31.1%)。结论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多种血清型共同循环引起,2009-2018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不断变化,2013年以后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病原体,EV-A71仍是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优势病原。建议优先采集粪便标本。  相似文献   

13.
2010--2012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东莞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适时调整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0--2012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标本、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作为研究对象,用Realtime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l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各类标本2282份,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2026份,检出率88.78%(2026/2282),其中,EV71、CoxA16、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未分型类(即其他肠道病毒)的阳性病例分别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46.25%(937/2026)、18.36%(372/2026)、0.10%(2/2026)和35.29%(715/2026)。2010年东莞市HFMD病原以EV71为主,构成比为60.63%(516/851),而2011和2012年HFMD病原主体是其他肠道病毒,其构成比为39.29%(211/537)和44.67%(285/638)。东莞市HFMD全年均有发病,高峰期主要为每年的4-6月(41.24%,941/2282);男性发病例数(1483例)多于女性(799例);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92.73%,2116/2282)。分析2026例肠道病毒阳性病例,其中轻、重症病例分别占所有病例的70.53%(1429/2026)、28.97%(587/2026),死亡病例10例。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其构成比为81.43%(478/587),死亡病例均为EV71核酸阳性。结论2010年东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2011年和2012年其他肠道病毒已经成为东莞市手足口病最主要的病原体。EV71仍然是引起手足口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优势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2009-2010年静安区监测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VP1区基因特征。方法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辖区内儿童医院、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标本,并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手足口病病原型别。选择2010年不同月份共19份(含1份重症病例)EV71 PCR阳性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设计特异引物对EV71 VP1全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年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病例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为主。2009年病例咽拭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率为51.0%(52/102),EV71阳性率为15.7%(16/102),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2.9%(3/102);2010年CoxA16和EV71阳性率均为31.3%(36/115),其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山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昆山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 517例,年均发病率为59.6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21.71/10万增至2012年的59.43/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6∶1,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城区发病率为45.83/10万,乡镇发病率为64.59/10万,乡镇高于城区(P0.01);在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阳性病例的56.78%、30.04%和13.19%。结论 2008~2012年昆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持续流行,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同时存在,但以EV71与Cox A16共同主导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手足口病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技术平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工作,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河池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578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样本,421例EV阳性,阳性率为72.84%;其中EV71阳性109例(25.89%),CA16阳性198例(47.0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14例(27.08%);6岁以下儿童EV阳性占所有感染者的99.05%;2010和2011年儿童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86%、10.00%、18.57%和9.59%、42.01%、20.09%;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65.38%。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适合于手足口病快速确诊及常规监测,特别是重症病例诊断的重要依据。该市不同年度手足口病感染型别有差异,2010年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其次是其他肠道病毒;而2011年的主要病原体为CA16,其次其他肠道病毒。6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 -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并分析2009-2010年静安区监测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型别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 VP1区基因特征.方法 分析上海市静安区2007 -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辖区内儿童医院、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患儿咽拭标本,并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手足口病病原型别.选择2010年不同月份共19份(含1份重症病例)EV71 PCR阳性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设计特异引物对EV71 VP1全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年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病例以发生在幼托机构为主.2009年病例咽拭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率为51.0% (52/102),EV71阳性率为15.7% (16/102),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2.9% (3/102);2010年CoxA16和EV71阳性率均为31.3% (36/115),其他肠道病毒属阳性率10.4%( 12/115).19株EV71分离株与2008年安徽阜阳EV71分离株同属C基因型中的C4a亚型,核苷酸同源性达95.0% ~97.1%,氨基酸同源性为95.1% ~98.3%.结论 静安区手足口病发病率2008年明显增高,2009年发病数稳中略降.2009-2010年静安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所增加,需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属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3 - 2018年重症手足口病实验室监测病例的病原学特征和监测病例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本市6年间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病例标本,应用Real Time RT - 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 EV - U) 、肠道病毒71型( EV71) 、柯萨奇病毒A组16 型( CVA16)。结果 1 221份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51%;其中EV71型263份,阳性率21.54%;CVA16型111份,阳性率9.09% ; 非EV71 /CVA16 型的其它肠道病毒377份,阳性率30.88%。本市重症手足口病例每月均有发生,流行时间分布呈单峰模式,集中在4 - 7月份,男性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χ2 = 6.834,P<0.01),1~3岁发病最多(76.7%)。重症病例报告数居前四位的是官渡区、西山区、五华区和盘龙区。粪便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肛拭和咽拭。结论 昆明市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非EV71/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是主要病毒体,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4 - 7月的防控工作及城区1~3岁男童手足口病患的监测工作,并提高 EV71 灭活疫苗的接种率,以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惠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惠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报告的255例重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重症患者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255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80份,检出率70.59%(180/255),其中EV71、CoxA16、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other intestinal virus)核酸分别为144、6、30份,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80.0%(144/180)、3.33%(6/180)、16.67%(30/180),非肠道病毒(NEV)75例占29.41%(75/255)。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EV71阳性者中以3岁以下幼童为多,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2008-2011年引起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的病原体以EV71为主,占80%,CoxA16的检出率为3.33%,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为16.67%。EV71是惠州市近四年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RT-PCR可用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快速诊断,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早治疗,是防止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