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对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及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对苏州市社区居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7.06%(标化患病率34.74%),知晓率为66.11%(标化知晓率48.35%),治疗率为58.40%(标化治疗率40.10%),控制率为20.56%(标化控制率12.91%),知晓者治疗率为88.34%(标化知晓者治疗率67.79%).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P< 0.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退休人员、老年人的四率最高.结论 苏州市成年人高血压知晓者治疗率较高,但知晓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预防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改善控制现状,是该地区今后进一步做好高血压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脑卒中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市20岁以上居民30578名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并结合2010年苏州市慢性病监测系统的脑卒中发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苏州市居民脑卒中的标化发病率为183.7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29/10万,患病率为1.49%;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未发现患病率的地区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和睡眠质量差;保护因素为经常体育锻炼。结论脑卒中的防治应当根据苏州市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居民感染性腹泻患病与发病水平的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户问卷调查社区居民共3603人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6月西湖区社区人群感染性腹泻月患病率为0.92%,发病率约为0.12/人年.不满5岁儿童的感染性腹泻患病率最高(7.41%),其次为≥65岁(1.96%);未到入学年龄人群的感染性腹泻患病率最高(7.41%);不同性别、收入人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36%的患病者有可疑病因,为受污染的食物.结论 建立行之有效的感染性腹泻监测系统,有助于发现感染性腹泻的易感群体,指导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苏州市居民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2000年和2010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和统一的调查内容,对苏州市35岁以上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对脑卒中标化患病率进行分析发现,无论男女性居民,还是各年龄组居民,患病率均为2010年高于2000年;2010年城市标化患病率比2000年略有降低,但农村标化患病率增加显著.2010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有男性、年龄、高血压、吸烟、饮酒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结论 苏州市农村脑卒中患病率增长较快,需要引起关注;脑卒中的防治应当根据苏州市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乡居民老年期痴呆发病率,探讨其发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方法 1997年采用按类分层、分阶段随机抽取区(县)街道(乡)居委会(自然村),按照整群抽样原则获得研究样本.分两阶段进行基线痴呆患病率调查,第1阶段完成问卷调查及筛查量表(MMSE)等测试,第2阶段由神经内科医师对MMSE得分低于界值和部分正常的老年人进行病史搜集、临床查体和神经心理测验等,最后根据DSM-Ⅲ-R和NINCDS-ADRDA诊断标准完成痴呆临床诊断.按照同样的方法在2000年和2004年对研究样本进行随访,总计追踪7.25年.结果 基线调查有效样本2788例,筛查出痴呆171例.截至随访期末,累积诊断新发痴呆180例,经年龄标化的年发病率(以下均为标化率)为0.84/100人年,其中男性为0.64/100人年,女性为1.01/100人年.老年性痴呆(AD)的年发病率为0.41/100人年,其中男性为0.23/100人年,女性为0.59/100人年;血管性痴呆(VaD)年发病率为0.35/100人年,其中男性为0.39/100人年,女性为0.32/100人年.痴呆的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随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下降.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文肓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男性、文盲、卒中和血压(收缩压)高是Va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社区居民老年期痴呆年发病率略高于国内其他研究.高龄、文盲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男性、文肓、卒中和血压(收缩压)高是Va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居民急性胃肠炎(AGI)负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在江苏10个监测点每月采取整群随机的抽样方式,开展回顾性的横断面调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2 003名居民,AGI月患病率3.5%,相当于0.50次/人年;秋季最高(4.5%),冬季最低(3.1%);<5岁儿童的患病率最高(10.8%),25~44岁最低(2.9%);38.3%的患者就诊,药物治疗病例中78.4%报告使用抗生素,32.9%使用止泻药。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季节、监测点和旅游是AGI的影响因素。结论江苏省AGI负担重,使用抗生素、止泻药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分析奉化市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2013年奉化市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与死亡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DISMODⅡ软件计算脑卒中的DALYs。结果 2013年奉化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数1 895例,报告发病率为392.0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1.14/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436.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0.55/10万)高于女性报告发病率346.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89.25/10万)(P0.05)。脑卒中死亡751例,死亡率为155.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53/10万),患病率为1 899.53/1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患病人数的85.53%。脑卒中总DALYs为7 566.03人年,DALYs强度为15.64人年/千人;早死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L)为5 807.14人年;由伤残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D)为1 758.87人年;6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DALYs占总DALYs的84.75%。结论奉化市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高,社区应重点做好60岁及以上的男性人群的脑卒中防控工作,降低脑卒中引起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宁波市江东区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的患病及诊疗情况,为急性胃肠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采用入户问卷方式对选定的社区居民过去4周急性胃肠炎发病情况开展调查,统计患病率、发病率,同时对不同水平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患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2 400份,发生急性胃肠炎56例,人口标化后4周患病率为2.54%;年发病率为0.33次/人年。不同月份之间急性胃肠炎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31,P0.05),其中8月患病人数最多。各季节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44,P0.05),秋季患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口≥3人家庭与1~2人家庭的急性胃肠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0,P0.05);急性胃肠炎患者中食源性的比例为64.29%,主要可疑食物为动物性食物,获取食物的地点主要在家中;急性胃肠炎的就诊率32.14%(18/56),药物使用率67.86%(38/56)。结论宁波市江东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状况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共同点:发病率较高、低龄人群为高危人群、秋季是高发时段、食源性比例较高;不同点:果蔬及水产品是急性胃肠炎的重要媒介,就诊率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社区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对沙坪坝区1 544名20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1 544人,其中男性723人,女性821人。慢性病患病率前三位依次是:高血压患病率为11.66%(标化率11.56%),糖尿病患病率为6.87%(标化率7.03%),脑卒中患病率为3.50%(标化率3.99%)。调查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喜咸食、喜甜食、常食油炸食物、未参加体育锻炼是慢性病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是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应当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广州市居民普通感冒发病及就诊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更好地了解社区普通感冒的发病规律,为评价感冒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健康影响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及统一调查表,分别于2006年的4、7、10月及2007年的1月对广州市居民过去3个月的感冒发病情况及相关就诊行为进行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以2006年广州市人口学统计资料为基础,用直接标化法估计2006年广州市居民感冒发病情况.结果拨出电话11 589个,电话调查应答率46.6%为(1 462/3 139).共调查广州市居民4 794人,合计1 198.5人年,发现普通感冒患者998例,年发病率83.27%.第1、2、3、4季度普通感冒罹患率分别为33.19%、15.81%、17.63%、20.38%.各年龄别普通感冒发病随季节略有不同,第2、3季度以低年龄组发病为主.就诊感冒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31.86%,其中到区、县级医院以上医疗单位占56.62%.采用直接标化法估计广州市居民2006年普通感冒9 089 238例,年发病率为85.20%,10岁以下儿童年发病率最高,达120.83%. 结论 CATI调查是了解社区居民感冒发病的一种简便可行的调查方式.广州市居民普通感冒发病率较高,冬、春季是感冒的好发季节,低年龄组尤其是10岁以下年龄组是感冒的好发人群.要引导社区居民多到社区医院诊治感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对苏州市居民死亡登记及脑卒中监测资料进行汇总,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1)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粗发病率427.31/10万,标化发病率264.92/10万,有逐年上升趋势(APC=3.9%,P<0.001)。男性脑卒中发病率(粗发病率402.28/10万,标化发病率285.57/10万)高于女性(粗发病率453.14/10万,标化发病率243.27/10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93.87/10万,标化死亡率51.2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9.0%,P<0.001)。男性脑卒中粗死亡率(92.63/10万)低于女性(95.08/10万),标化死亡率(53.46/10万)高于女性(49.03/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粗死亡率为35.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79/10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26.84/10万,标化死亡率14.14/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8-2017年苏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昆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社区居民11 396人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者的家庭一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和生活行为情况,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社区成年人患病率为21.91%,标化患病率为20.75%.男性患病率为22.12%,标化患病率为21.20%;女性患病率为21.73%,标化患病率为20.33%.社区居民收缩压为(118.87±16.38) mmHg,其中男性收缩压为(120.46±15.47) mmHg,女性收缩压为(117.50±17.02) mmHg;舒张压为(76.85±10.26) mmHg,其中男性舒张压为(78.00±9.83) mmHg,女性为(75.86±10.51) mmHg,男性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女性.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51.98%,服药率为44.57%,血压控制率为17.53%.结论 我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患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全面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强化分级管理以提高“三率”.  相似文献   

13.
潘京海  丁素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55-3857,3862
目的 了解东城区常住人口成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分析影响该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抽取东城区10个街道共计9 800户作为调查家庭,对每个家庭所有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18岁以上居民21 269人,其中高血压患者5 595人,患病率为26.3%(标化14.2%),男性患病率25.8%(标化14.5%),女性患病率26.7%(标化14.1%),男女患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随着BMI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本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与年龄、家族史、腰围、BMI、食盐摄入、锻炼和文化程度有关.结论 东城区高血压流行形势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有家族史、超重肥胖、高盐饮食等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状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抽取北京市6个区120个社区的居民,采用入户调查方法,调查过去4周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情况、就诊行为和可疑病因等信息。结果共完成调查9 885人,其中110人在调查期间发生急性胃肠炎。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人口性别、年龄调整后,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1.01%(95%CI=0.81%~1.21%),年发病率为0.15次/人年(95%CI=0.13~0.16)。不同年龄、区域和季节的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就诊率为31.82%,粪便送检率为20.00%。在自述的可疑病因中,食源性比例为52.73%,可疑食品来源于家庭的比例为44.83%,污染食品类别为果蔬类(34.48%)。结论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就诊率低,自述食源性较高,应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有效降低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计算人年 在职业肿瘤队列调查资料的统计中,要计算人年。在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SIR),标化死亡比(SMR)等各项指标时,需要算出人年数。 二、暴露(接触)人年的计算 (一)定义 各成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持续时间(年数)的总合称人年数。例如:10人暴露一年=10人年,一人暴露10年=10人年。 (二)原则(计算暴露人年的原则) 1.从年初进入到年底为止算1.0人年; 2.不足一年算0.5人年;  相似文献   

16.
污灌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观察污灌区居民健康状况,抽样调查了一个自然村内长住5年以上居民1845人(男909人,女936人),结果表明血液,呼液与尿液免疫球蛋均低于非污灌对照区居民。污灌区居民询问调查的患病率(4.553%)高于对照区居民(3.524%),P〈0.01。污灌区居民年标化发病率(2.363%),癌标化发病率(0.217%)高于对照区居民(分别为2.093%与0.121%)。污灌区居民年标化死亡率(0.672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城乡社区人群腹泻病发病水平、就诊情况及医疗费用等。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城区2个社区和萧山区3个乡镇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4次入户调查了解其2周内腹泻病发生情况、就诊情况以及因腹泻病产生的各类医疗费用等。结果杭州市共调查了41496人,腹泻病年发病率为0.32次/人年,其中农村年发病率0.41次/人年,高于城市的0.23次/人年。7月和10月是腹泻病高发季节,5岁以下年龄组及55岁以上年龄组两周发病率较高。杭州市腹泻病的就诊率为31.01%,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疗治疗总费用人均为76.08元,报销费用占医疗就诊总费用的15.05%。结论杭州市腹泻病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儿童及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患病后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当前农村社区成人居民糖尿病发病与空腹血糖水平异常情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设计,随访1908名参加基线调查的18~64周岁的农村社区居民。结果德清县农村社区居民糖尿病2年累积发病率为2.20%,使用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年龄和性别标化后的标化率为1.10%,在不同年龄组中发病率不同,且随着年龄明显上升;空腹血糖受损的2年累积发病率为4.67%(标化率为3.60%)。本次共随访3374.5人年,德清县农村社区18~64周岁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为9.8/千人年。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调整了基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BM I、吸烟、饮酒、规律体育锻炼和高血压之后,与基线空腹血糖<5.6mmol/L的队列成员相比,IFG明显增加了糖尿病发病风险;空腹血糖5.6~6.0mmol/L的人发生糖尿病风险增加了近7倍;基线空腹血糖每增加1 mmol/L,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近8倍。结论农村社区成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病处于较高水平,空腹血糖高,特别是IFG明显增加了糖尿病发病风险,而采用5.6mmol/L的诊断标准来判断是否空腹高血糖可能更有利于农村社区糖尿病防治,应加强对高空腹血糖人群的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苏州市某区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并探索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某区4个社区35~70周岁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运用SAS 8.0软件对资料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苏州市某区人群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8.60%。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年龄增长,高血压和高三酰甘油是2型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苏州市某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杭州市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水平及分布。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2月杭州市西湖区和淳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急性胃肠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监测12 006人,月患病率为1.44%,发病率为0.19/人年,7—8月份患病率最高;以不满5岁儿童四周患病率3.85%为高,各年龄组急性胃肠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68%的居民自认为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物受到污染。10.40%报告因病休息,因病误学误工天数平均为2 d。24 h内腹泻3~9次,中位数4次。5.20%报告因病住院,住院时间平均3 d。结论急性胃肠炎风险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的儿童,应针对确定的危险因素,以降低人群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