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命现象,贯穿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长、发育、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必然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种基本形式,增殖与凋亡的动态平衡在维持机体组织器官正常的形态与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有密切关系.肝癌的迅速生长是癌细胞增殖旺盛与凋亡减少的结果.本文就有关中药诱导肝癌细胞的部分研究资料作一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启动自身内部机制,经过多途径的信号传递,结束其自身生命的过程。它是有一系列酶参与、由基因控制的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死亡过程。目前已知有3条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其中线粒体凋亡通路是凋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凋亡1·1凋亡的概念自从1972年由Kerr等[1]首先提出的凋亡(apoptosis)概念以后,细胞凋亡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性条件下,细胞按照自身既定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死亡形式。它与细胞分裂、增生、分化等同属于细胞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对组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介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启动自身内部机制,经过多途径的信号传递,结束其自身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任咏薇 《广西医学》1997,19(5):798-801
细胞凋亡与肿瘤化疗广西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任咏薇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仅见于人体,同样,对于每个细胞来说,也经历分裂、增殖、分化、死亡的阶段。如果细胞未能按期死亡,则形成肿瘤。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过剩、受伤或衰老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形式,亦称为细胞的程序化死亡。通过凋亡使细胞周期得以平衡,机体和器官细胞数能够维持恒定并处于最佳生理状态,从而保证个体的生存。当前,对细胞周期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对细胞凋亡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据文献报道,凋亡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不可分,是临床诊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细胞凋亡和程序化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apoptosis,AP)又称程序性死亡,是一种在基因调控下有新蛋白质合成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它不同于细胞坏死或突发性细胞死亡。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调控着细胞增殖与更新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对生物体的发育和正常结构与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的有关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发现,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包括促凋亡基因fas、bax、c—myc、p53、c—fos和抑凋亡基因bcl-2等,  相似文献   

9.
郑波  吴巨峰 《海南医学》1998,(1):49-51,36
细胞凋亡的原词Apoptosis由两个拉丁字组成。Apo指离开,ptosis是落下,意为树叶的凋落。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一个细胞活多久,何时死亡,都按一定规律和程序进行,所以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也称“凋亡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与Grave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山 《医学综述》2003,9(2):71-72
1细胞凋亡及Graves'病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nerosis)的细胞死亡形式,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按自身规律严格有序地主动结束其生命的死亡过程,故又称作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相似文献   

11.
成平  陈红霞 《新疆医学》2002,32(2):67-69
对机体而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生命运动,而这种矛盾在细胞水平的表现就是细胞分裂和死亡。后者主要指凋亡,作为一种生理性细胞消亡方式,凋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  相似文献   

12.
细胞死亡有两种方式:坏死和凋亡。这两种方式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维持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基因控制下生理性、主动性的死亡方式,对维持整个生命有重要的作用。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在器官发育和细胞凋亡方面的重要发现。1细胞凋亡———生物体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1972年Kerr[1]等首先将细胞凋亡(Apoptosis)一词引入生…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内质网的应激(ERS)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早期以恢复内质网(ER)稳态,维持生存,但是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ERS可以引起细胞凋亡。ERS反应性凋亡途径是不同于经典凋亡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的一种新的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4.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成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0):912-913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受到一些特殊信号刺激后 ,通过启动其内部遗传机制 ,按照固有程序 ,形成级联式信息传导和基因表达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对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制 ,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与细胞凋亡的研究概述如下。1 细胞凋亡的特征及与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是机体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 ,贯穿于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其形态学特征表现为细胞首先变圆 ,随即与邻近细胞脱…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 (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是贯穿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 ,不仅存在于正常组织和器官 ,也存在于各种疾病组织之中 ,因此细胞凋亡作为一重要生理与病理现象愈来愈受到生物学界与医学界 ,包括神经科领域的广泛重视。本文扼要阐述细胞凋亡基础知识以及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1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形态学特征[1 ,2 ]1 1 基本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下按一定程序主动地走向死亡的过程。是机体清除生存组织中单个细胞的一种死亡形式 ,它调节着机…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它不仅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的控制中心.自从1976年Hunter首先阐述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以来,由于其在线粒体和细胞存活和死亡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广大学者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现将MPq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死亡顺序中居第二位,每年死亡20多万人,约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细胞的过度增殖和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的过程[2].诱导细胞凋亡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新热点.应用加热治疗肿瘤早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加热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以肝癌HepG2细胞为模型,观察不同加热时间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是指有核细胞在各种凋亡信号的刺激下启动细胞内的死亡程序,经过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最终达到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Livin,又叫黑素瘤凋亡抑制蛋白(ML-IAP)或肾凋亡抑制蛋白(KIAP),是2000年新被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的成员,具有较强的抗凋亡活性[1].Livin 在肿瘤中的高表达直接或间接抑制细胞凋亡,而凋亡在妇科疾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已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1].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由死亡信号诱发的受调节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细胞生理性死亡的普遍形式.凋亡过程中DNA发生片段化,细胞皱缩分解成凋亡小体,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不发生炎症.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这些基因在种属之间非常保守,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程度的检测,以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胞相互作用的新的方向和观点,以及对结核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方法 选用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及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分别感染人的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模拟细胞体外感染的过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的分布,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细胞晚期凋亡的变化,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死亡水平的变化.结果 H37Ra引起THP-1细胞的凋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BJTB引起的凋亡水平最低.BJTB引起的死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H37Ra最低.结论 毒力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刺激细胞后和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同,毒力越高引起的凋亡水平越低,毒力越低引起的凋亡水平越高;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是毒力越高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死亡水平越高,毒力越低引起的死亡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