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动物实验,选择Ⅳ型超敏反应局部渗出性改变,T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和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指标,研究了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wifordiiPolylyco-Sodium,TWP)对OT诱导的IV以应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WP灌胃9~15天的小鼠,发敏的局部渗出性改变明显降低,与未给药的模型组相比,P〈0.05,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亦与之相符,TWP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已报道的其多种免疫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旧结核菌素(OT)与福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后注射小鼠皮下,以诱导小鼠Ⅳ型超敏反应,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射组比较,以125I-UdR注射后检测局部血管通透性为指标,观察此两种抗原诱导Ⅳ型超敏反应的结果。结要表明,0.25u的OT两次注射后能明显导致Ⅳ型超敏反应,血清中仅检测到低水平抗体,而BSA组,第二次注射的局部未见明显血管通透性增加现象。病理切片观察亦显示相似结果。提示OT注射小鼠皮下建立第Ⅳ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具有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特异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旧结核菌素(OT)与福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后注射小鼠皮下,以诱导小鼠Ⅳ型超敏反应,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射组比较,以^125I-UdR注射后检测局部血管通透性为指标,观察此两种抗原诱导Ⅳ型超敏反应的结果。提示OT注射小鼠皮下建立第Ⅳ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具有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特异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对昆明种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素炎(EAT)的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小鼠甲状腺球蛋白(TG)抗原免疫小鼠,造成EAT模型,中药治疗后用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中药治疗对EAT病理形态学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中药治疗EAT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商品猪饲料对人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斑贴试验模型,观察豚鼠局部的超敏反应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受试部位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 高浓度饲料组和低浓度饲料组局部出现超敏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87.5%、8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浓度饲料组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 <0.001),低浓度组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病理检查见饲料组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商品猪饲料具有致敏作用,主要由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引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芥菜籽对皮肤、全身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芥菜籽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芥菜籽组给予含5% 芥菜籽饲料.喂养3 周后,取模型组和芥菜籽组小鼠各10 只,分别用组胺和Compound 48/80 建立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模型;取模型组、芥菜籽组及正常组小鼠各6 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 建立小鼠全身超敏反应模型,观察芥菜籽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的作用.结果 芥菜籽能抑制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但对血清中的IgE、IL-4、IFN-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芥菜籽能够抑制皮肤局部I 型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蜂斗菜抗过敏有效部位。方法:蜂斗菜95%乙醇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各部位均进行小鼠同种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从而确定蜂斗菜抗过敏有效部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蜂斗菜氯仿提取部位在小鼠同种及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模型、组胺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以及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上均显示显著的抗过敏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斗菜氯仿提取部位有良好的抗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风散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中皮肤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外涂造成小鼠皮肤Ⅳ型变态反应模型,采用电镜观察实验各组小鼠皮肤真表皮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Ⅳ型变态反应可致小鼠皮肤角质细胞电子密度略增强,棘细胞与基细胞均出现细胞萎缩,间隙增宽。胞质内细胞器呈空泡样改变。消风散组小鼠皮肤各层组织结构规则,各层组织改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消风散可改善Ⅳ型变态反应对小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具有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风散对小鼠Ⅳ型变态反应中皮肤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外涂造成小鼠皮肤Ⅳ型变态反应模型,采用电镜观察实验各组小鼠皮肤真表皮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Ⅳ型变态反应可致小鼠皮肤角质细胞电子密度略增强,棘细胞与基细胞均出现细胞萎缩,间隙增宽.胞质内细胞器呈空泡样改变.消风散组小鼠皮肤各层组织结构规则,各层组织改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消风散可改善Ⅳ型变态反应对小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具有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蛇床子止痒有效成分-R2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蛇床子有效成分R2的止痒、抗炎、抗变态反应等药效学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R2软膏(自制)局部外用后,对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的影响;对4-氨基吡啶所致小鼠皮肤瘙痒反应的影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所诱发的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并测定小鼠注射4-氨基吡啶后局部皮肤与血中组胺的含量,探讨其止痒作用机理.结果R2可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对豚鼠的致痒阈;显著抑制由4-氨基吡啶所引起的小鼠皮肤瘙痒反应,抑制皮肤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显著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显著抑制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显著抑制由2,4-二硝基氯苯所诱发的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结论R2有止痒、抗炎、抑制Ⅰ、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TWP PRE)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6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除外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增生性肾炎 54例,非增生性肾炎 15例),随机分为TWP PRE组 36例和TWP治疗组 33例,随访 2年,观察治疗前后浮肿、血压、血尿常规和 24h尿蛋白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TWP PRE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较TWP组迅速、总有效率高(P<0 01),药物副作用减少。结论 在病理除外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炎综合征患者中,TWP PRE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ithritis,RA)的效果并研究其免疫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关节评分法及X光片对关节进行评价,观察正常组、致病组、雷公藤治疗组肠道淋巴细胞IEL和LPL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服雷公藤能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评分;致病鼠肠道各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淋巴细胞IEL、LPL与正常组、治疗组相比数量明显增多(p﹤0.05),正常组与治疗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口服雷公藤能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肠道各部分淋巴细胞IEL、LPL可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及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wi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TWP对模型大鼠异位内膜中的TNF-α、IL-6含量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WP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体积(P〈0.05,P〈0.01),显著降低异位内膜中TNF-α、IL-6含量(P〈0.05,P〈0.01),明显抑制异位内膜中VEGF表达(P〈0.05,P〈0.01)。结论 TWP能够有效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水平和抑制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 (TW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EAMG)动物肌肉活动的直接效应。方法 将筛选出的 EAMG小鼠腓肠肌和旋前圆肌标本置于 TWP恒温浴液中 ,观察给药前后骨骼肌复合动作电位衰减百分率变化。结果  14 0 mg/ L TWP对 EAMG小鼠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衰减百分率有明显影响 (P<0 .0 5 ) ,用药 1.5 h后衰减百分率明显降低〔用药前 (14± 36 ) % ,用药后 (- 4 0± 2 4 ) %〕;2 4 0 m g/ L TWP对 EAMG小鼠旋前圆肌复合动作电位衰减百分率有明显影响 (P<0 .0 5 ) ,用药 1.5 h后衰减百分率明显降低〔用药前 (17±2 5 ) % ,用药后 (- 17± 10 ) %〕;340 mg/ L TWP对 EAMG小鼠腓肠肌和旋前圆肌复合动作电位衰减百分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TWP具有直接增强 EAMG动物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多甙伍用雌孕激素对卵巢功能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丽  卢文  赵珉  钱浩 《安徽医学》2007,28(1):8-10
目的通过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探讨雌孕激素对雷公藤多甙(TW)所致卵巢功能减退的保护及卵巢早衰(POF)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因停用雷公藤多甙片(TWP)后肾小球肾炎复发的继发性月经紊乱或POF患者16例,给予TWP伍用雌、孕激素序贯性替代治疗(HPT),观察治疗前及停药后的临床症状、性激素变化和月经恢复情况。结果16例均为TWP治疗有良好疗效,因继发性月经紊乱或闭经停用TWP后免疫性肾小球肾炎再发的患者。经过TWP伍用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肾小球疾病稳定且围绝经期征候群改善。HPT治疗停止3个月后卵巢分泌雌激素(E2)明显增高,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则明显下降(P<0.001),87.5%(14/16)病人有规律性的阴道流血。结论在对TWP有较好疗效的肾炎患者中,规律地伍用雌、孕激素干预治疗,可避免或减少TWP所致的POF,对卵巢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苷,观察在使用雷公藤多苷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肾脏损伤的情况,从"时-效"、"量-效"角度研究其对肾毒性的作用,并探讨雷公藤多苷的肾毒性毒理机制方法:SD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苷,连续给药5周,动态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重变化、肾功、肾病理,研究雷公藤多苷对大鼠肾的毒性作用;并检测肾凋亡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致小鼠生殖系统损害及雌孕激素替代对生殖系统保护的机制。方法 选取30只成年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雷公藤多甙组、雌孕激素干预组(干预组)、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组每日给予雷公藤多甙灌胃,干预组每日给予雷公藤多甙灌胃和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为期12周。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3组小鼠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各组卵巢组织进行HE染色并观察卵巢组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雷公藤多甙组小鼠血清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雌激素分泌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公藤多甙可致雌性小鼠生殖功能损害,采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对小鼠卵巢的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促进雷公藤多甙所致受损卵巢功能的恢复,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雌孕激素抑制了卵巢组织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肾复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观察肾复康(由雷公藤、黄芪、三七、益母草、山茱萸、茵陈等中药组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副作用,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肾复康对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肌酐和尿素氮等的影响,以及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别,并与30例雷公藤多甙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肾复康组完全缓解16例(14.3%)吸效28例(40%),无效16例(36.7%),总有效率为77.1%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对蟾蜍缝匠肌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TWP)对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在不均匀牵张法制动的蟾蜍缝匠肌标本上,利用微电泳氯化及乙酰胆碱(AChCl)技术,在终板区引起的乙酰胆碱电位(AChP)来板映终板膜nAChP的反应性。结果 (1)20g L TWP组,用药20min后AChP振幅明显升高,40mg/L和60mg/LTWP组,用药10min后AChP振幅明显升高。(2)20mg/L和40mg/L TWP组内,AChP振幅除80min组外,其它各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60min达最大值;(3)60mg/L TWP组,在用药后40min,60min和80min均记录到动作(AP);(4)药物各浓度组引起的AChP振幅变化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60mg/L TWP组引起的变化率最大。结论 TWP能提高终板膜nAChR的反应性,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和一定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对于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雷公藤多苷组和米非司酮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减少,血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降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含量增加,较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