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丝瓜藤醇提取物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丝瓜藤醇提物(Luf-ext)对过敏反应及急性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和小鼠耳异种PCA作为1型变态反应模型,小鼠Arthus反应和绵羊红细胞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SRBC-DTH)分别作为Ⅲ,Ⅳ变态反应模型,并应用磷酸组胺及二甲苯诱导急性炎症模型。结果 Luf-ext 100,300mg/kg连续ig给药3d,显著抑制大鼠PCA;300,500mg/kg连续ig给药3d,明显抑制小鼠耳异种PCA;同时Luf-ext 100mg/kg对小鼠Arthus反应也呈显著抑制作用;100,300,500mg/kg可明显抑制SRBC-DTH,并对抗组胺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及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结论 Luf-ext具有明显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傣药"雅解沙把"对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组胺所致豚鼠瘙痒法和DNFB所致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探讨"雅解沙把"的抗变态反应作用。结果:"雅解沙把"能显著抑制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提高豚鼠对磷酸组织胺的致痒阈,并能抑制DNFB诱导的DTH。结论:"雅解沙把"具有抗Ⅰ、Ⅳ型变态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肤痒宁软膏止痒和抗过敏的作用。方法观察肤痒宁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对组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DTH)的影响,探讨其抗过敏作用。结果肤痒宁软膏中剂量、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阈,并能抑制磷酸组胺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结论肤痒宁软膏具有止痒作用,对致炎性物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Ⅳ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五味黄连洗液对小鼠模型的抗过敏、止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和二硝基氟苯(DNFB)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 type hupersensitivity,DTH)模型,观察五味黄连洗液抗过敏作用;建立4-氨基吡啶(4-AP)和化合物48/80致小鼠瘙痒模型,观察药物的止痒作用。结果:五味黄连洗液能明显抑制卵白蛋白所致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耳廓肿胀,减少4-AP所致的小鼠舔体反应及化合物48/80所致的小鼠搔抓反应。结论:五味黄连洗液对小鼠模型具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蛇床子平喘作用机制。方法用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实验,小鼠二甲苯致炎实验和舔体实验等考察复方蛇床子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结果复方蛇床子显著抑制组胺所致小鼠皮肤通透性增高;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延长小鼠舔体反应潜伏期,减少舔体反应次数。结论复方蛇床子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它可能是通过抗炎、抗过敏来发挥其平喘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注射剂结核清(TBQ)对小鼠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为TBQ注射剂的抗结核免疫药理学和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方法 (1)ICR小鼠随机分组,进行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实验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观察TBQ的抗炎效果;(2)建立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模型,随机分组,研究TBQ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 (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TBQ注射剂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2)TBQ高剂量组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具有上调作用.结论 TBQ注射剂高剂量具有抗炎作用及上调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索荷芩止痒搽剂可能的止痒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荷芩止痒搽剂对由4-氨基吡啶、右旋糖酐-40、氯喹诱发小鼠瘙痒反应的抑制作用,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对组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荷芩止痒搽剂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有效抑制由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皮肤瘙痒反应;中、高剂量组能有效抑制由磷酸组胺引起的小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低、中剂量组对由4-氨基吡啶引起的小鼠瘙痒症状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由氯喹诱发全身瘙痒反应时体内IL-4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右旋糖酐-40和氯喹引起的小鼠搔抓反应及2,4-二硝基氯苯诱导产生的迟发性过敏反应作用不明显.结论荷芩止痒搽剂具有一定的止痒、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组胺释放、降低血清IL-4等炎性因子和抑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蜂子的抗炎和免疫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免疫实验采用对小鼠体内碳粒廓清功能影响等的方法。结果地蜂子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增强吞噬功能。结论地蜂子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湿毒清胶囊抗皮肤过敏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毒清胶囊进行抗过敏和抗炎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湿毒清胶囊对右旋糖酐和组胺引起的动物皮肤瘙痒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组胺所致的动物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中也观察到其有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并明显减弱二甲亚砜(DMSO)和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因此认为,湿毒清对抗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氧化苦参碱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管内给药可显著抑制亲同种细胞抗体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对反相皮肤过敏反应(RCA),Arthus反应及绵羊红细胞(SRB C)诱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DTH)亦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麦冬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用功效。麦冬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类等,而麦冬多糖是麦冬中的主要的有效药用成分之一,具有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免疫调节、抗脑缺氧、抗过敏和平喘等药理作用。麦冬多糖其化学组成成分及其在麦冬中的含量随麦冬的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如绵麦冬和浙麦冬中麦冬多糖是由不同的单糖组成。就麦冬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化学组成、药理活性和结构修饰及其体内代谢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便为麦冬多糖深入研究及开发成药食两用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建华 《黑龙江医学》2012,36(2):118-119
目的观察抗过敏疗法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急诊发病的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常规治疗组:给予保肝、醒酒、纳洛酮、大量补液等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主要有:非那根、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结果抗过敏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抗过敏疗法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效果显著,抢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珠子参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显微鉴别研究,为珠子参及其同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其地下及地上部分作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对地下部分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地上部分的茎、叶横切面、粉末及叶片的上下表面观等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详细描述了珠子参各部分的显微特征。结论:本研究不仅提高和完善了珠子参地下部分的显微研究,而且为珠子参地上部分的质量标准研究、开发利用、扩大药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抗敏搽剂中主药含量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敏搽剂,研究主药扑尔敏、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便于质量控制。方法:按处方制备抗敏搽剂,利用扑尔敏、维生素C在氯仿中溶解度的不同将两种主药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搽剂中两种主药的含量。结果:制备的抗敏搽剂中,扑尔敏的回收率在96%以上;维生素C的回收率在97.5%以上。结论:将两种主药分离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搽剂中两种主药含量的方法方便、易行,可用于控制抗敏搽剂中主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益母草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益母草注射液治疗(LJI)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SOD、MDA、LDH和CK水平,观察心律失常及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IR组比较,LJI组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MDA、LDH和CK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P〈0.01)及形态学改变(P〈0.05)均显著减轻。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亦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稳定生物膜有关。  相似文献   

16.
紫花地丁抗炎及体外抑菌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出紫花地丁抗炎及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及体外抑菌实验,观察紫花地丁水煎剂、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各分离部位对炎症的影响及体外抑菌作用.结果:紫花地丁水煎剂、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紫花地丁水煎剂、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是紫花地丁发挥抗炎、抑菌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防风和乌梅配伍前后对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的影响,为药对防风-乌梅抗过敏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采用胰蛋白酶刺激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方法建立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运用RT-PCR、Western blotting、ELISA等技术,观察防风-乌梅配伍前后对肥大细胞分泌组胺、PAR-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防风-乌梅配伍后在体外抑制肥大细胞分泌组胺、PAR-2表达的作用明显增强,与细胞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防风-乌梅配伍后抑制脱颗粒作用明显增强,下调肥大细胞PAR-2表达可能是药对防风-乌梅抗过敏的配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青  张丹 《吉林医学》2011,(18):3632-3633
目的: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中药抗敏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卡介苗多糖核酸和中药抗敏口服液联合治疗,为联合治疗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仅饭前口服中药抗敏口服液,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4个疗程后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经4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为84.38%,治愈96例,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41.67%,治愈31例,复发率为32.26%。比较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中药抗敏口服液治疗荨麻疹较中药单独治疗疗效更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野茉莉是一种民间药用植物, 可用治风火牙痛、喉痛及风湿痹痛等,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通过对历代本草、方书等收集整理, 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野茉莉的名称、植物基原、药性功效3方面进行考证, 梳理其历史沿革与发展。经考证野茉莉拉丁名为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 来源于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 花、叶、果实、虫瘿均可入药。清代典籍中以“洗澡花”“晚饭花”“粉花美人”“珠花”“紫茉莉”“夜娇娇”“野丁香”“粉豆花”“秋丁香”“北茉莉”或“臭茉莉”为别名的野茉莉均非本种。近现代野茉莉名称经历了由“齐墩果”→“野茉莉”→“侯风藤”→“野茉莉”的变化, 最终以野茉莉为正名, 且齐墩果、候风藤与野茉莉并非同种植物; 别名中“君迁子”“山白果”“白雪花”因有其对应的原植物, 且非本种, 不适合作野茉莉别名。此外, 对野茉莉药性归经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认为野茉莉不同药用部位对应的性味归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阐释。野茉莉的本草考证为其正本清源, 进一步安全、有效、合理开发野茉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确诊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抗感染等系统治疗。结果:48例UACS患儿中误诊26例,误诊率54.17%。42例患儿在2周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有效率87.50%。结论:UACS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伴随症状复杂,易被误诊误治。详细询问病史、合理检查、专科会诊有助于明确诊断。给予针对性治疗,绝大部分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