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MHRD)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9例(29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内界膜撕除。术后保持头低位3周,随访6~12个月,其中硅油填充时间3~6个月。观察患眼手术后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以及并发症。 结果  手术后29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复位率为100%。视网膜脱离复发1只眼,占3.47%。黄斑裂孔复位闭合11只眼(37.9%);术后视力提高者26例26只眼(89.7%),不变者3只眼(10.3%);术后2周,出现高眼压 4只眼,占13.8%,给予降低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硅油取出手术前出现高眼压 2只眼(6.89%),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及硅油填充可在伴有视网膜周边裂孔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脱离患者中获得较高的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2.
梁伟亮 《广东医学》1997,18(3):180-182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因其解剖和功能的特异性,治疗上一方面要求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另一方面,又要保护黄斑功能,尽可能恢复视力。现将近年收集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82例83眼,分成2组,即单纯黄斑裂孔组和黄斑裂孔合并其它视网膜裂孔组进行分析,对几种手术方式作比较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第1组为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D组(以下简称单纯组),第2组为黄斑裂孔合并有其它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组(以下简称混合组)。年龄:最小11岁,最大75岁,以41-ed岁最多见,占56.po%。性别:男38例,其中单纯组10例,混合组…  相似文献   

3.
李相军  王桂云  隋桂琴  左玲 《当代医学》2011,17(23):105-105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年龄〉60岁,24例(24眼)高度近视(近视度数〉10.0D,眼轴长〉28mm)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4例(24眼)患者;男性3例(3眼),女性21例(21眼),患者24例中23眼有黄斑裂孔。一次性手术解剖复位21眼,复位率为87.5%。复发视网膜脱离3眼,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6眼,视力在0.01及以上4眼。结论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常常伴有黄斑裂孔,多发生于老年女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伴有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且术后视力恢复差。  相似文献   

4.
重硅油填充治疗高龄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萍  胡蓉  王鲜  韩樱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5):514-515,517
目的:观察重硅油治疗高龄患者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0例40只眼,年龄65-80岁;行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观察术后的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封闭、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2-12个月,术后38只眼(95%)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其中36只眼(90%)是一次性填充重硅油痊愈;痊愈38只眼中35只眼视力提高;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高眼压、晶状体混浊、硅油乳化及硅油进入前房等。结论:对于高龄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研究,对近6年40例(40只眼)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屈光不正均≥-6.00 D,不伴有周边视网膜裂孔.结果 40例(40只眼)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3~76岁,平均59.3岁.平均随诊时间12.3个月.视网膜最终复位36只眼(90.0%).术后视力提高30只眼(75.0%),保持稳定5只眼(12.5%),下降5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提高(P=0.000).预示术后视力差的因素:伴有后巩膜葡萄肿(P=0.023),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P=0.001).术中剥除内界膜17只眼,保留内界膜23只眼,剥除内界膜组视网膜复位率(94.1%),保留内界膜组视网膜复位率(78.3%),两组术后视力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结论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以使视网膜脱离绝大多数复位,手术后大多数眼能改善或保持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伤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8例外伤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8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或术后联合气体填压。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外伤性黄斑裂孔封闭及视力结果。结果:7只眼(87.5%)达到解剖复位,所有眼(100%)的黄斑裂孔均得到有效封闭。5只眼(62.5%)术后视力提高,3只眼(37.5%)无明显变化。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填压术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保证有效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未见周围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离范围对于黄斑裂孔的封闭和视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3F8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2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复位术 ,术中应用C3F8。结果 术后随访 2~ 6月 ,2 0只眼视网膜复位 ,2例 3个月内复发 ,17只眼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C3F8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 ,有利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 ,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对36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C2F66、C3F8)或联合巩膜外环扎、巩膜外垫压、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经平均3.2个月的随访,33只眼治愈,治愈率为91.67%,视力提高27只眼,减退4只眼,无变化5只眼;视网膜解剖复位33只眼;术后短暂高眼压6只眼,玻璃体腔少量积血1只眼,晶状体混浊加重2只眼。结论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关键在于术前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设计正确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C3F8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3F8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2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复位术,术中应用C3F8。结果 术后随访2 ̄6月,20只眼视网膜复位,2例3个月内复发,17只眼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C3F8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有利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兵 《中国医学工程》2014,(2):13-13,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观察1月、3月术前、术后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①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OCT检查21眼黄斑裂孔已封闭,黄斑裂孔及视网膜总解剖复位率91.30%。②23例MHRD患者解剖复位的21眼中,视力改善19只眼,2眼视力无变化。结论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解剖复位率高,并发症少,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观察1月、3月术前、术后黄斑区OCT检查结果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①23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OCT检查21眼黄斑裂孔已封闭,黄斑裂孔及视网膜总解剖复位率91.30%。②23例MHRD患者解剖复位的21眼中,视力改善19只眼,2眼视力无变化。结论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解剖复位率高,并发症少,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伴随晶状体混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术后观察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随访4~12个月,平均5.3个月.结果 9眼中最终视网膜复位8眼,其中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眼.视网膜复位的患者均获得视力提高及主观感觉的显著改善.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区显宁  梁勇 《广西医学》2003,25(11):2097-2099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GF8或硅油。结果:16只眼中15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GF8或硅油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态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对67例(90眼)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必要时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常见表现有表现8种类型:(1)漆裂纹性黄斑病变:12例18眼,占20%;(2)黄斑前膜性黄斑病变:6例9眼,占10%;(3)Fuchs斑性黄斑病变:5例8眼,占8.9%;(4)黄斑出血性黄斑病变:22例28眼,占31.1%;(5)黄斑萎缩性黄斑病变:9例14眼,占15.6%;(6)黄斑劈裂性黄斑病变:6例6眼,占6.7%;(7)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4例4眼,占4.4%;(8)视网膜脱离性黄斑病变:3例3眼,占2.7%。结论:OCT能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形态;FFA能更准确地确定病变的性质,推测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1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前房穿刺玻璃体腔注气术、冷凝放液玻璃体腔注气术、冷凝放液外加压玻璃体腔注气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充填进行治疗。结果:21例21眼视力比较:视力提高19例,无变化2例。最终2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完全复位,1例未完全复位。结论:根椐患者的具体眼底改变,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既可使视网膜解剖复位,又能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施行玻璃体切除及空气、C3F8或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6例患者,术后1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5例未愈,术后最佳视力0.05~O.2,近期治愈率达68%。结论:玻璃体手术中充分剥离黄斑前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膨胀气体及促进黄斑裂孔愈合的辅助药物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路宏  李敏  赵昕 《广西医学》2005,27(2):167-16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全氟丙烷 (C3 F8)气体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6 0例 6 0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C3 F8气体注入治疗 ,其中 30例使用 12~ 16 %的C3 F8,30例使用 70 %C3 F8。结果 总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 95 % ,两组视网膜复位率、脱盲率、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眼压非膨胀浓度组低于膨胀浓度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非膨胀浓度C3 F8气体应用于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好、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65例(6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填充(C3F8或C2F6)。术后随访8-21个月(平均13.2月),结果:初次手术56只眼视网膜复位(占86.2%),9只失败眼,3只眼经补气成功,4只眼再次玻璃体手术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成功,2只眼放弃治疗,除2例未复位者,余视力均提高,其中0.05及以上者占69.2%,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47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24眼行自体内界膜剥除并填塞手术(填塞组);23眼单纯内界膜剥除术(未填塞组)。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眼底照相、FFA、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填塞组与未填塞组术前视力分别为(1.63±0.48)LogMAR和(1.65±0.48)LogMAR,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的视力分别为(1.00±0.12)LogMAR和(1.04±0.07)LogMA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填塞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1.6%(22/24),未填塞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65.2%(15/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组网膜均复位,无视网膜脱落复发,未填塞组视网膜脱落复发率为8.6%(2/23)。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从解剖上封闭黄斑裂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7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黄斑前膜形成36只眼,发生率为48%。其中30只眼术后视力低于0.4,占黄斑前膜形成者总数的83%,提示黄斑前膜是严重影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斑前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术前PVR程度、破孔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冷凝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