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造影及平板运动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步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造影,其中69例同时行平板运动心电图,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依次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85.7%)>冠脉造影(79.6%)>运动平板心电图(70.7%);特异性依次为冠脉造影(87.1%)>核素心肌灌注显像(66.7%)>运动心电图(60.7%)。结论核素心肌显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检出率相符,二者对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平板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如冠脉造影和核素心肌显像。  相似文献   

2.
核素显像及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冠心病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先行潘生丁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门控心血池显像检查,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依次为:心肌灌注(93.3%)>心血池(87.9%)>运动平板(75.8%),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最低。特异性依次为:运动平板(79.2%)> 心肌灌注(54.2%)>心血池(33.3%),平板运动试验特异性最高。结论:同时检查核素显像及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三种无创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  吕桂芬  谢剑  李娟  何柳平 《广西医学》2001,23(4):776-777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评价3种无创方法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行CAG、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者,其中45例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SPECT)、38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将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PECT、活动平板、Holter诊断HD的敏感性分别为90.3%、68.4%、59.2%,特异性分别为42.8%、73.7%、54.1%,结论:提示无创方法中SPECT检查的敏感性最高(P<0.01),活动平板特异性最高(P<0.05)。3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提高CHD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刘浩  张爱伦 《新疆医学》2004,34(2):14-16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病人,均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进行运动平板试验(TET)、核素心肌显像(SPECT)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TET与SPECT对两组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等指标。结果:TE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70.6%,阳性预测值为79.17%,阴性预测值为66.7%,准确度为73.81%,SPEC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2.35%,阳性预测值为83.96%,阴性预测值为73.68%,准确度为80.95%,TET和SPECT对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5%、66.7%和76.92%、84.64%,两种方法对检测CA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试验与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对于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各为80%、75%、50%和86.7%、75%、50%,两种检查也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果表明:两种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应用较为安全、简便,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上对有胸痛症状鉴别的无创性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刘浩  张爱伦 《新疆医学》2003,33(6):40-42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病人,均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进行运动平板试验(TET)、核素心肌显像(SPECT)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TET与SPECT对两组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等指标。结果:TE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70.6%,阳性预测值为79.17%,阴性预测值为66.7%,准确度为73.81%,SPEC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2.35%,阳性预测值为83.96%,阴性预测值为73.68%,准确度为80.95%,TET和SPECT对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5%、66.7%和76.92%、84.64%,两种方法对检测CA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试验与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对于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各为80%、75%、50%和86.7%、75%、50%,两种检查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种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应用较为安全、简便,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上对有胸痛症状鉴别的天创性检查的首先。  相似文献   

6.
冠脉造影对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CAG)评价 5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5例患者CAG前 1周内 ,均行心电图 ( ECG)、动态心电图 ( Holter)、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 TET)、超声心动图 ( UCG)、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 ECT)检查 ,将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CT、TET、UCG、Holter、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 90 .0 %、80 .0 %、70 .0 %、62 .5 %、5 5 .0 % ,特异性分别为 60 .0 %、88.0 %、72 .0 %、60 .0 %、64.0 % ,准确率分别为 78.5 %、83.1 %、70 .1 %、61 .5 %、5 8.5 %。结论 :无创检查方法中 ECT检查的敏感性最高 ,TET特异性较高 ,多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造影对心绞痛患者检查结果中不匹配情况 ,明确其在心绞痛诊断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有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患者行冠脉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12 0例患者中 ,冠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一致者 92例 ,不匹配者 2 8例 ,以冠脉造影异常作为诊断标准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灵敏度为 95 % (75 / 79) ,特异性 47% (18/ 38) ,假阳性率为 5 3 % ,假阴性率 5 %。冠脉造影正常、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共 19例 ;冠脉造影异常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或虽异常但与冠脉造影结果不平行者共 9例。结论 对心绞痛的病因诊断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脉造影的价值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活动平板(TET)、动态心电图(DCG)、核素心肌断层显像(ECT)等无创伤性方法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方法 对50便冠心病和50例正常人进行TET、DCG和ECT检查,同期行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TET及DCG对冠心病有相似诊断价值并明显高于ECT,ECT第三 较高,特异性较低。联合任何两项检查均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联合三项检查敏感性达89.47%,特异性100%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静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静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结果静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诊断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性85.5%,特异性23.2%。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36.6%,特异性35%。结论静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临床上医生进行静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结果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危险度分层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危险度分层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均进行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素选用99mTc-甲氧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采用静息-腺苷药物负荷试验]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13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者10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者3例与各自的冠脉造影对比,评判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胸闷、胸痛等不同症状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初步估测,并进行危险评估.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提示严重心肌缺血6例,在相应冠脉造影中均发现冠脉病变多为2支以上,且狭窄程度多在70%以上,均进一步行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提示轻度心肌缺血4例,随后冠脉造影发现多为1支病变,狭窄程度多为50%~70%,均进行药物治疗;另3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者冠脉造影无明显异常发现.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进行危险度分层及选择治疗、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脉造影对心绞痛患者检查结果中不匹配情况,明确其在心绞痛诊断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20例临床有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患者行冠脉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120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一致者92例,不匹配者28例,以冠脉造影异常作为诊断标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灵敏度为95%(75/79),特异性47%(18/38),假阳性率为53%,假阴性率5%。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2.
24例拟诊冠心病,但经常规检查仍不能肯定诊断者进行了~(99m)TC—MIBI(~99锝—异腈类)心肌显像,结果20例阳性,结合临床诊断成立,4例阴性排除诊断。对照组20例正常人,16例阴性,特异性80%,4例阳性,假阳性率20%。24例中心电图(ECG)异常率37.5%,心肌显像阳性率83.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但ECG异常中无1例心肌缺血,说明对非典型冠心病选择心肌显像能灵敏的诊断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3.
腺苷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核素显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 方法 对13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静脉泵入腺苷,剂量为140 g/(kg·min),用药时间6 min.泵入过程中,行心电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血压和心率.于泵入腺苷3 min末,静脉注射核素显像剂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显像(99mTc-MIBI)925 MBq,1.5 h后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在132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7例,阴性45例,心肌核素显像阳性85例,阴性47例,两种检查结果 一致的病例数为108例.心肌核素显像假阳性的病例为11例,假阴性为13例.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1%(74/87)、特异性为75.6%(34/45)、准确性为81.8%(108/132). 结论 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0例门诊拟诊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包括询问病史心绞痛发作情况,Holter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超),核素心肌显像等检测方法。结果明确诊断冠心病的102例患者中,有典型心绞痛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关键是对标准的正确掌握。而对以下3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文献作了对照后评价为:心肌显像的敏感性最高89.1%,而彩超和Holter较低。且影响诊断准确率(Holter52.2%,彩超43.5%),而核素心肌显像的特异性较低(55.6%)。结论通过总结,初步分析了原因,认为Holter、彩超和核素心肌显像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活动平板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9%、特异性71%、准确性78.8%。这与文献报告的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相似,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相应心肌在活动平板试验中ST-T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出现越早,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越长,出现ST段异常的导联数目越多,常反映出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即活动平板试验强阳性,可反映出多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本组两支及三支病变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分别为93.3%和100%。  相似文献   

16.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判断预后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8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期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部分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子.结果若以冠脉造影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0%、特异性30.0%、准确性56.4%、假阳性率43.6%和假阴性率22.7%;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别、运动前的静息心电图、运动量等;冠脉狭窄≥50%患者的年龄、男性所占比例、存在典型胸痛以及≥2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冠脉者;在冠脉狭窄≥50%的患者中,1支、2支和3支冠脉病变者平板运动试验所达METs值、异常ST段出现时间或持续时间、ST下移最大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多数(70.2%)冠脉造影为轻中度冠脉病变者也存在≥2个主要危险因子,近半数(44.7%)存在典型胸痛;血管内超声显示26例冠脉造影为轻中度冠脉病变者有39处病变,33处病变属于偏心性斑块和软斑块,7处病变面积狭窄率超过50%;若轻中度冠脉病变结合阳性运动试验结果或典型胸病症状或≥2个主要冠心病危险因子为标准来诊断冠心病,则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同前,但准确性增加到70%左右.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特征、典型胸痛或主要危险因子分析能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多项指标能判断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和估计预后,了解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原因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盐酸去甲乌药碱(HG)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和负荷心电图(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患者同时完成HG负荷核素MPI及冠脉造影(CAG)检查,在心肌灌注负荷试验过程中观察ECG变化,并与同期负荷MPI和冠脉造影结果作对比。结果以CAG结果为金标准,HG负荷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5.8%、92.6%、92.3%、56.8%、70%,HG负荷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4.4%、29.6%、62.7%、42.1%、57.1%。MPI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ECG(P<0.01),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两者统计学差异不大(P>0.05)。结论 HG可作为负荷MPI和负荷ECG药物来诊断冠心病,且HG负荷MPI的特异性要优于HG负荷ECG。  相似文献   

18.
何柳平 《右江医学》2002,30(2):92-93
目的 :探讨心脏核素检查对冠心病诊断及心功能测定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 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行冠脉造影及核素心肌显像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心脏核素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敏感性为 84.6( 2 2 / 2 6) ,特异性为 5 0 % ( 4/ 8) ,符合率为 76.5 %( 2 6/ 34 ) ,阳性预测值为 84.6( 2 2 / 2 6) ,阴性预测值为 5 0 % ;前降支和三支病变的检出率较高 ;比较心脏核素与冠脉造影测定左室功能 (EF值 ) ,两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脏核素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心功能的测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62例患者在CAG检查2周内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EBCT冠脉钙化扫描。采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等指标对EBCT及SPECT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单独使用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61%。在选取不同冠脉钙化积分(CCS)临界值时,所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45%~93%,特异性为30%~94%,准确性为60%~84%。取10分为临界值时,两种方法采用平行联合试验所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89%;采用系列联合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和90%。结论: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脏EBCT冠脉钙化积分测定对  相似文献   

20.
在不具备冠脉造影条件的单位,早期冠心病,不典型冠心病多为臆断,极易误诊;而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其猝死,心肌梗塞发生率与有症状者相似。为选择检查方法上的最佳组合,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盲目性,我们对80例受检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DCG),潘生丁试验(DP-T),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M-T),普通心电图(ECG)同期检查。现报道如下:一、受检者选择:按1979年全国冠心病诊断标准修定方案,本组全为住院病人。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