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在哮喘豚鼠气道壁中的表达和细胞来源及牛磺酸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法复制哮喘豚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三组 :哮喘组 (A组 ) ,牛磺酸组 (B组 ) ,盐水对照组 (C组 ) ,比较三组豚鼠气道壁中TGF - β1的含量 ,粘膜下TGF - β1阳性细胞数 (mm2 )和上皮细胞TGF - β1阳性百分比。结果 :三组豚鼠气道壁中均有广泛的TGF - β1阳性表达。与C组相比 ,A组豚鼠气道壁TGF - β1含量增高显著 (P <0 .0 1) ;气道上皮细胞TGF - β1阳性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粘膜下TGF - β1阳性细胞数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B组豚鼠气道壁TGF - β1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TGF - β1存在于正常豚鼠及哮喘豚鼠的气道壁中 ,但哮喘时含量明显增多 ,可能主要来源于粘膜下的嗜酸细胞 ;牛磺酸能下调气道壁中TGF - β1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在不同严重度以及治疗前后哮喘患者的浓度变化。方法 :对治疗前的哮喘发作组 (分轻度和中重度组 )和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TGF -β1浓度 ,对治疗后的哮喘发作组再用ELISA测定TGF - β1浓度。结果 :治疗前哮喘发作组血清TGF - β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低 ,中重度组较轻度组低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治疗后中重度组中TGF -β1浓度升高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0 1)。轻度组中TGF - β1浓度升高不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 5 )。结论 :在全身系统中 ,TGF - β1可能起到抑制哮喘的作用 ,为治疗哮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气道重建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气道壁IGF 1的表达 ,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气道壁IGF 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及测量小气道内周长和厚度 ,并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IGF 1的表达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数、气道壁厚度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显著低于哮喘组 (P <0 .0 5 ) ;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高 (P <0 .0 5 ) ;IGF 1的表达水平与气道壁厚度正相关。结论 哮喘时气道壁增厚 ,气道重建 ,IGF 1的表达增加 ,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轻气道壁厚度增加 ,减少IGF 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2组 :正常组、哮喘模型组 ,每组 8只 ,采用鸡卵清白蛋白腹腔致敏和反复雾化吸入复制大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PDGF -b)、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2组间肺泡巨噬细胞PDGF -b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而模型组TGF - β1蛋白表达阳性率 (P <0 .0 5 )和表达强度计分 (P <0 .0 5 )高于正常组。原位杂交法显示 ,模型组TGF - β1mRNA的表达阳性率 (P <0 .0 5 )亦高于正常组。结论 :哮喘肺泡巨噬细胞表达高水平TGF - β1可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气道平滑肌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10 8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 3组 :哮喘发作组、扎鲁司特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 3 6只。肺组织病理切片后HE染色测定平滑肌的厚度。结果 肺组织中哮喘发作组小气道的平滑肌厚度较扎鲁司特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大明显 ,激发 8周后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扎鲁司特可抑制哮喘豚鼠小气道平滑肌增生而延缓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气道内嗜酸粒细胞浸润和牛磺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法复制哮喘豚鼠模型 ,分 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牛磺酸和地塞米松治疗 ,比较治疗后支气管肺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结果 :3组豚鼠肺实质内嗜酸粒细胞数 (个 /HP)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与地塞米松组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支气管粘膜下嗜酸粒细胞数 (个 /mm2 )哮喘组与牛磺酸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数哮喘组与牛磺酸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牛磺酸能有效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 ,可能对气道重塑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镁在支气管哮喘豚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哮喘模型延续组(B<,1>组)、高镁组(B<,2>组)、低镁组(B<,3>组).用卵清蛋白复制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血清镁离子浓度和气道壁各层厚度.结果 ①B组血清镁离子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5),气道壁各层厚度明显大于A组(P<0.05,<0.01).②B<,1>组血清镁离子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气道壁各层厚度明显大于B组(P<0.05,<0.01).③B<,2>组气道壁各层厚度小于B<,1>组(P<0.05);④B,组气道壁各层厚度大于B<,1>组(P<0.05).结论 镁在豚鼠哮喘气道重塑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豚鼠哮喘模型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 1(HO- 1)在豚鼠哮喘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将 2 4只豚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6只 :1正常对照组 (A组 ) ;2哮喘即刻激发组 (B组 ) ;3哮喘发作 1周组 (C组 ) ;4哮喘发作 2周组 (D组 )。测定全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COHb)的百分比含量并观察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情况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 HO- 1在豚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发现 HO- 1主要表达在气道上皮细胞 ,各组 HO- 1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 0 .0 32±0 .0 0 4、 0 .112± 0 .0 11、 0 .12 3± 0 .0 11和 0 .135± 0 .0 12。哮喘各组 (B、C、D组 ) HO- 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 A组 (P<0 .0 1)。HO- 1的表达水平与全血 COHb的百分比含量及气道壁 EOS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 r=0 .88,P<0 .0 0 1和 r=0 .86 ,P<0 .0 0 1)。结果表明哮喘豚鼠气道上皮细胞 HO- 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提示 HO- 1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TGF-β1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 (SHR)大鼠肾脏功能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1的关系。方法 :研究组为SHR大鼠10只 ;同龄的WKY大鼠 7只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清中TGF - β1的浓度 ;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观察TGF -DmRNA在二组肾脏的表达 ;同时分别检测肾脏功能 (包括NAG酶 ,血肌酐 ,肌酐清除率 )。结果 :两组血清TGF - β1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HR大鼠肾组织TGF - β1mR NA、尿NAG酶、血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肌酐清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肌酐清除率与肾脏局部的TGF - β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0 1) ;肾脏功能的改变与血清TGF - β1浓度高低无关。结论 :血压高低与血清TGF - β1浓度无关 ;肾脏局部TGF - β1mRNA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引起高血压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徐晓燕  陈汉平 《广东医学》2004,25(12):1391-1393
目的 探讨胎盘中TGF - β1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VCAM - 1)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被研究人群由 2 0例正常产妇和 4 0例不同程度的妊高征患者组成 ,胎盘组织由剖宫产术后取得 ,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观察TGF - β1在胎盘中的分布与定位 ,通过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血清VCAM - 1含量。结果 TGF - β1在各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中、重度妊高征组胎盘组织中TGF - β1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及正常组 (P<0 0 5 ) ;妊高征组血清VCAM - 1水平 (1310±ng/ml)比正常组 (6 0 9± 72ng/ml)升高显著 (P <0 0 1) ;胎盘组织中TGF - β1表达水平与血清VCAM - 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组织中TGF - β1明显升高 ,血清中VCAM - 1明显升高 ,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提示TGF - β1与VCAM - 1可能并共同参与妊高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和分析测量了139具尸体的小肠长度。成年男性54例,均长414.30±9.60厘米;成年女性47例,均长345.87±8.19厘米;男女两性小肠均长382.48±6.40厘米,且两性小肠长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性胎儿13例,均长218.46±8.76厘米;女性胎儿25例,均长211.60±7.31厘米;胎儿两性小肠均长213.95±5.68厘米,两性间无差异。求相关系数表明,r=0.039,小肠长度与身高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4.
在162例成年尸体上观察的结果如下:腹腔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Th_(12)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上1/3上部。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L_1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中1/3下部。肠系膜下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3下1/3者最多,平L_3中1/3者次之,平均在L_3下1/3上部。腹腔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0.1~0.5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0.41厘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5.0~7.0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6.36厘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距离,分别以在12.0~14.0厘米、10.0~13.0厘米和3.0~5.0厘米之间者最多,它们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03厘米、11.28厘米和4.21厘米。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家兔胰腺器官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存在小叶间和被膜下。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与其他器官所见相同。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现有的实验室务件下以7-ACA为原料合成头孢吡肟中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方法: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具有一致性,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一些关键步骤(时间、温度、剂量)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结果:中间体收率为32.7%。结论:该方法使中间体的合成更易于控制,避免了一些繁杂的操作,并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