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目的:了解仫佬族人类学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仫佬族中学生309人(男120人,女189人)的4项人类学特征(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进行调查。结果:(1)仫佬族直型拇指出现率略高于过伸型,拇趾长出现率高于二趾长率,两项指标均无性别间显著性差异。(2)仫佬族环食指长率远高于食指长率,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仫佬族长型指甲最多,方型次之,扁型最少。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4)4项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仫佬族4项人类学特征与别的民族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探讨广西特有少数民族仫佬族、毛南族与京族皮纹学特征及其相互间差异,结果显示:仫佬族与毛南族皮纹学特征相近,而与京族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仫佬族与毛南族居住地缘较近,且均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1971年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以后,广西鼻咽癌的研究着重在汉族高发区。广西有 11个少数民族,为了摸清其鼻咽癌发病情况,1983年5月至1984年8月,我们先选择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进行鼻咽癌血清学普查。该县地处桂北山区,总人口294,530人。这里居住着多个民族,主要有壮族126,262人,仫佬族69,236人,汉族84,092人,还有瑶、苗等少数民族。全国仫佬族只有88,700人,罗城县的仫佬族占该族总人口的90%。仫佬族  相似文献   

4.
毛庭枝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01-1204
目的:研究广西仫佬族指纹特征,补充该民族肤纹学正常值数据库。方法:共印取200份仫佬族指纹印资料,男女各100例。分析其指端纹型频率、纹型组合格局及指纹嵴计数,并从文献资料中选择我国其他8个居住地区相距较远民族的指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其他8个民族的指纹一样,仫佬族手指纹型也以斗型、尺箕为主要纹型,桡箕和弓型纹出现频率极低;但仫佬族的斗型、尺箕、桡箕及弓型纹的出现频率与其它8个民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仫佬族纹型组合出现频率较高的是W/W、L/L和W/L,W/A的出现频率最低,这是因W与A纹型结构不相容所致;W/W、L/L、A/A的观察频率显著高于期望频率(P〈0.01),显示出同类纹型组合的亲和性。仫佬族男女总指纹嵴计数(TFR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6个民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仫佬族的指纹具有一定本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仫佬族指纹白线的特征。方法对仫佬族309名学生手指指纹白线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①各指指纹的白线出现率为:男7.58%、女8.84%,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②指纹白线在各手指的出现率按拇指>中指>食指>小指>无名指的顺序排列。③左手指纹白线出现率为4.69%,高于右手3.62%,左、右手间差异有显著性。④仫佬族指纹白线的阳性手指分布以1~4指为常见,指纹白线条数分布以1~5条为多见。结论仫佬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在国内人群中处于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酒精消耗量不断增加 ,酒精性肝病在我国迅猛增加。所谓酒精性肝病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 ,最初为肝细胞脂肪变性 ,进而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 ,最终导致肝硬化[1] 。笔者对仫佬族 2 8例酒精性肝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 2 8例非仫佬族比较。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仫佬族组 2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6~ 68岁 ,平均 3 5岁 ,饮酒时间连续 5年以上 ,饮酒量平均每天 10 0g以上。非仫佬族组 2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8~ 72岁 ,平均 3 5岁 ,饮酒时间连续 5年以上 ,饮酒量平均每天 10 0 …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州仫佬族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342名仫佬族(男性156,女性186)的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等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贵州仫佬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的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24.6%、31.0%、38.0%、65.8%、12.9%.其中,男性分别为31.4%、25.0%、60.9%、62.2%、10.9%,女性分别为18.8%、36%、18.8%、68.8%、14.5%.结论:贵州仫佬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等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分布存在性别差异,且特征间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贵州仫佬族身高与指距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类学公认的测量方法对471名(男253人,女218人)世居贵州麻江县的仫佬族身高和指距进行活体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仫佬族男性身高和指距分别为(160.32±6.03)cm和(168.76±7.06)cm,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为0.8053(P〈0.01),线性回归方程为:身高=0.9659*指距+10.1,指距=0.8319*身高+22.852。女性身高和指距的均值分别为(148.86±5.83)cm和(154.77±6.75)cm,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为0.8238(P〈0.01),线性回归方程为:身高=1.028*指距-1.388,指距=0.8014*身高+27.73;指距大于身高(P〈0.01)。结论:贵州仫佬族身高与指距之间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酒依赖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 200名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对其酒依赖的患病率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完成调查共1 026人,调查完成率85.50%。广西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酒依赖时点患病率为22.95‰,终生患病率为24.65‰。男性的酒依赖时点患病率及终生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时点=16.189,P=0.000;χ2终生=12.261,P=0.000)。酒依赖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在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婚姻状况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酒依赖患病率较高,男性、35~44岁者和离婚或丧偶者是广西农村仫佬族酒依赖的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广西罗城县少数民族和汉族人群血清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V病毒感染的民族差异性。方法收集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健康成人血清共3 060例(仫佬族1 497例,毛南族963例,汉族600例)及其基本信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VCA-IgA、Zta-IgA、EBNA1-IgA 3种抗体的水平,结果以校正相对吸光度值(ArA)表示,分别统计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析民族之间的差异。结果 VCA-IgA、Zta-IgA阳性率仫佬族和毛南族(9.22%、8.28%和8.83%、7.48%)高于汉族(5.67%、3.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人EB病毒感染率较高,在同一年龄段内仫佬族、毛南族人群罹患鼻咽癌的风险比汉族高。  相似文献   

11.
仫佬族儿童少年体型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仫佬族儿童的体型发育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罗城县四所小学在校生636例(男317例,女319例)7~12岁的仫佬族儿童进行体型评定。结果7~12岁男性和7~10岁女性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因子值逐步下降,外因子值明显上升,内因子值无明显变化;各年龄组体型均值均为中因子值>外因子值>内因子值,其中7~9岁男女各组均为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0~12岁男女各组为中胚层—外胚层均衡体型;各年龄组男女间体型除9岁~组和11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男生体型分布较集中,女生体型分布较分散。结论与苗族比较,仫佬族儿童少年身材瘦高,皮下脂肪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仫佬人群中HIV辅助受体CCR5△32和CCR5-894C缺失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为评估该民族人群对HIV的遗传易感性和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7例仫佬族为研究对象,应用PCR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CCR5△32和CCR5-894C缺失突变体。结果:未发现CCR5△32和CCR5-894C缺失突变体。结论:由于未发现CCR5△32和CCR5-894C缺失突变体,推测仫佬族人群对HIV-1病毒感染可能具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3.
一方处方白芷适量。用法磨水适量于晚睡前搽鼻孔。方源罗城县仫佬族。二方处方红蓝全草60克。用法水煎,一天分三次服。方源上林县壮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仫佬族妇女产后尿生殖裂孔形态与肛提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0例在本院分娩的仫佬族妇女,根据分娩方式将剖宫产分娩的226例产妇纳为对照组,自然分娩的274例产妇纳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不同状态下的尿生殖裂孔参数、肛提肌功能评价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不同状态下的尿生殖裂孔前后径、左右径与面积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左侧与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肛提肌功能评价整体表现好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仫佬族妇女的分娩方式中,剖宫产分娩对产妇尿生殖裂孔与肛提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低,而自然分娩更有利于促进产后肛提肌的恢复,能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西罗城县汉族、壮族和仫佬族儿童的HLA 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状况的关系。方法  (1)对 36例汉族、5 4例壮族和 76例仫佬族儿童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抗Hp IgG抗体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p空泡毒素 (CagA)、毒素相关蛋白 (VacA)及尿素酶抗体 ;(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方法对三个民族儿童的HLA DQA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 ,并采用疾病关联分析法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分布与Hp感染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结果  (1)罗城汉族儿童Hp阳性率为 77 8% ,壮族儿童为 6 4 8%、仫佬族儿童为 5 7 9% ,各民族之间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 ) 3个人群中HLA DQA1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接近 ,其中HLA DQA1 0 10 4等位基因检出频率最高。用疾病关联分析法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分布与Hp感染相关性分析 ,发现三个民族中Hp阳性儿童和Hp阴性儿童在HLA DQA1 0 10 4等位基因上存在差异 ,HLA DQA1 0 10 4等位基因可能是Hp感染的易感基因。 结论 罗城汉族、壮族、仫佬族儿童Hp感染率较高 ,但各民族间无显著差异 ;HLA DQA1 0 10 4等位基因可能是Hp感染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一方处方叶根茎200克。用法捣烂取汁服。方源罗城县仫佬族.二方处方盐肤木树皮适量。用法洗净捣烂浸凉开水出味后当茶饮方源大新县壮族。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对仫佬族410户农民家庭进行蛔虫和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调查,结果表明两虫感染均具有显著的家庭聚集性。为此对其形成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方主治病后虚弱、贫血。处方大血藤老茎米酒各适量。用法按大血藤150克,米酒500毫升的的比例,浸十五天后可用,每次饮10~20毫升,一天三次。来源三江县侗族,罗城县仫佬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仫佬族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有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方法对2 14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中正常足月儿1 815例,高危儿325例.结果 正常足月儿组初筛通过率、复筛通过率分别为94.93%、94.57%均高于高危儿组的67.07%、6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儿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46%,高于正常足月儿组的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必须重视仫佬族地区新生儿尤其是高危儿听力筛查及管理,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加强随访,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及早干预,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仫佬族地区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需行复筛的依从性现状,提出提高复筛依从性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初筛未通过的167例患儿家属进行电话访视追踪观察,督促其及时回院复筛。结果仫佬族地区大部分家长对新生儿听力复筛的依从性较好,及时回院复筛118例,到院外复筛9例,电话反复催促后复筛3例,共计复筛130例,复筛率为77.84%,37例初筛未通过者不依从回院复筛,漏复筛率为22.16%。结论电话访视跟踪及免费复筛,做好健康教育及筛查后告知,可提高复筛依从性,建议利用三级妇幼保健网推行县乡村共管,村级妇幼人员跟踪入户督促,提高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复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