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HIV-1感染者不同时期分离的R5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分离并培养HIV-1,用表达CD4和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GHOST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病毒辅助受体的利用和感染性,从而判断所分离毒株的CCR5嗜型(R5型毒株);使用2 ng P24病毒量感染正常人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检测第1、3、5、7、10、15天的HIV-1 P24抗原,反映病毒复制能力;采用HIV-1核酸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病毒载量.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HIV-1B'亚型感染者22例,其中CD4+细胞>0.2×109/L和CD4+细胞≤0.2×109/L各11例;所分离的病毒仅利用CCR5辅助受体,均为R5型毒株,感染性的结果显示,来自CD4+细胞≤0.2×109/L的11株R5毒株的感染性为(7.392 7±4.584 2)%,而CD4+细胞>0.2×109/L的为(2.613 6±1.61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2,P<0.05);两组病毒复制滴度在第7天开始明显上升,培养第7、10、15天,两组病毒复制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1、2.509和2.260;P<0.05),CD4+细胞≤0.2×109/L的R5毒株的复制能力较CD4+细胞>0.2×109/L的明显增强;CD4+细胞≤0.2 × 109/L R5型毒株的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为(5.606 8±0.815 1)拷贝/mL,CD4+细胞>0.2 × 109/L的为(4.729 8±0.431 6)拷贝/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1,P<0.05).结论 疾病进展过程中,即使病毒的辅助受体利用未从CCR5转变为CXCR4,但病毒的感染性和复制能力已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地区健康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窗口期"病人的发生率,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标本进行HIV、HBV和HCV核酸检测(NAT)。方法从无偿献血人群血浆中同时提取HIV、HBV和HCV核酸,采用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同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HCV和HBV抗原或抗体。结果 5 751份献血员血标本中,检出HBV"窗口期"标本3份,检出率为0.087%;检出HCV"窗口期"标本1例,检出率为0.017%,未检测出HIV"窗口期"标本。结论核酸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HBV和HCV的"窗口期"标本。新疆伊犁哈萨克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HBV、HCV的"窗口期"潜在感染危险,应考虑在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进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外周血Ⅰ型干扰素产生细胞(IPC)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全血染色、全白细胞设门对92例HIV-1感染者和59例健康对照进行IPC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外周血IPC变化与CD4+T细胞计数和HIV血浆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IPC绝对计数的均数分别为342.000个/μl和3.431个/μ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965.000个/μl和5.995个/μl,P均〈0.001);HIV感染者IPC细胞数量与CD4+T细胞计数成正比(r=0.430,P〈0.001),与HIV血浆病毒载量成反比(r=-0.483,P〈0.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感染者IPC水平明显低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P〈0.005)。HIV慢性感染者的IPC水平显著高于艾滋病患者(P〈0.001),新发感染者的IPC水平(5.080个/μ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38),但新发感染与慢性进展者的IPC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可显著降低机体的IPC水平,IPC水平变化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医源性HIV感染者CD8+细胞非细胞毒性HIV抑制反应(CNAR),并比较CNAR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HIV感染者的CD8+细胞,按2:1,1:1,0.5:1和0.25:1的比例,与体外急性感染的CD4+细胞混合培养,测定培养物上清中逆转录酶活性,与阴性对照比较计算病毒抑制率.结果 CNAR活性达到80%病毒抑制率时,CD4<300个/μl组的平均CD8与CD4比例为2.4:1,CD4>300个/μl组的平均CD8与CD4比例为1.3: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的CNAR活性与其CIM细胞计数相关,CD4>300的个体较CD4<300的个体有着更显著的抑制HIV复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云南瑞丽静脉药瘾人群HIV1感染者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运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PCR)对来自云南静脉药瘾人群的 16株HIV1env基因V3区进行扩增 ,并对扩增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 ,与本地区共享序列相比 ,16株HIV1膜蛋白V3区氨基酸序列的株间变异为 0 %~ 2 3% ,平均为 7%。HIV1云南株膜蛋白V3区氨基酸共享序列与HIV1SF2株及美欧株共享序列同源性在 90 %以上 ,而与海地、日本及非洲等地的代表毒株同源性较低。结果表明 ,在进化上这16株HIV1毒株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地区的流行毒株在这一时期以美欧株、HIV1SF2株及其衍生株为主。  相似文献   
6.
1995年云南瑞丽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5年从云南省瑞丽市30名静脉注射毒品者(IDUs)及部分配偶中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共培养法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以HIV-P24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检测终点,分离到10株HIV。其毒株的生物学特征为:复制能力弱,生长缓慢,滴度不高;不引起细胞融合。多数毒株只能在PBMC中生长,不能感染T细胞,只有1株(Cr269)可感染T细胞。已分离毒株的核苷酸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我国HIV 1主要流行毒株亚型的envV3~V4区变异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nested PCR对 1 57份获自我国 1 2个省份的HIV 1毒株env区序列进行扩增 ,并使用ABI 377型测序仪测序 ,然后应用BLAST、GCG和MEGA等生物学软件或程序对env基因V3~V4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B′亚型毒株V3顶端四肽存在着 4种类型 :GPGR ( 54% )、GPGQ ( 2 8% )、GPGK( 1 6 % )和GPGA( 2 % ) ,B′/C重组毒株全部为GPGQ( 1 0 0 % ) ,CRF0 1 AE重组毒株呈现GPGQ( 95% )和GPGR( 5% )两种类型 ;B′/C和CRF0 1 AE重组毒株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N 糖基化位点比B′亚型毒株N 糖基化位点保守。而B′亚型毒株V3环的净电荷分别显著高于B′/C和CRF0 1 AE毒株 (P <0 .0 1 ) ;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的结果显示 :B′亚型毒株有 9.2 6 %可能使用CCR5,7.4 1 %可能使用CXCR4 ,其余 83.33%不能对辅助受体的使用作出预测。所有B′/C重组毒株被预测可能使用CCR5。CRF0 1 AE重组毒株有 90 .4 8%被预测可能使用CCR5,没有被预测为使用CXCR4的序列 ,9.52 %不能作出预测。结论 B′亚型毒株大部分可能为NSI型 ,少部分可能为SI型 ,而B′/C和CRF0 1 AE重组毒株绝大部分为NSI型。我国主要流行株的V3~V4区尤其是V3环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浆HIV感染者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106例HIV感染者进行HLA Ⅰ类基因分型,分析HLA 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和单元型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利用ELISPOT技术检测Gag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并分析其与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携带HLA Ⅰ类等位基因纯合子的感染者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P=0.0098);HLA-A*30、-B*13、-Cw*06、-Cw*14等位基因及A*30/B*13/Cw*06单元型与低病毒载量相关(P=0.0004,0.0103,0.0058,0.0371和0.0006);携带HLA-A*30/B*13/Cw*06单元型的感染者p2p7p1p6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病毒载量负相关;携带HLA-Cw*14的感染者p17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病毒载量负相关.结论 我国中部地区既往采浆HIV感染人群HLA-A*30、-B*13、-Cw*06、-Cw*14等位基因及A*30/B*13/Cw*06单元型携带者具有较低的病毒载量,其保护性与Gag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病人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对后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安徽、河南等7个地区选取97例病毒载量大于检测限,同时<1 000拷贝/mL的血浆样本,采用实验室自制(in house)方法扩增pol区的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区,片段长度1.3kb,测得序列并经编辑后,提交至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耐药位点与耐药程度。结果在耐药毒株出现的初期,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是主要耐药药物,特别是对其中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的耐药是导致病人耐药的主要因素。在病毒载量>150拷贝/mL<1 000拷贝/mL的病人中,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耐药位点增加,耐药谱扩大(耐受药物种类与>1 000拷贝/mL的治疗失败病人相似)。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关注病毒反弹早期还处于低病毒载量的病人,其耐药检测结果可以有效预测后期的治疗失败和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0.
DNA循环测序中的影响因素和图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2040份样品的DNA测序,回顾性分析和研究DNA循环测序过程中一些影响因素及其序列图谱,方法 对测序中模板、引物、测序反应条件及其产物的纯化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模板因素是测序成败的主要原因。占测序失败的70%。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测序图谱,模板纯度不够,序列曲线表现为可读序列短,开始时波峰过高不易判读,然后峰值迅速降低,并有噪峰出现,信号减弱,在原始资料中核苷酸曲线的波峰扁平或者没有信号。模板浓度过高,序列曲线呈现头重脚轻,可读序列短;而浓度过低,则信号衰减,引物问题引起测序失败占15.4%,主要原因为引物失效,与模板匹配不完全,Tm值过低等因素。利用75%异丙醇沉淀纯化测序反应产物,效果好且简单,经济。结论 测序的质量与模板的纯度、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规模的测序中,推荐使用异丙醇沉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