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方法。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本院施行介入治疗后发生股动脉瘤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6-79岁(67.3±12.3岁)。均在超声引导下治疗。结果其中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压迫法,1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凝血酶500U使其瘤腔闭合。所有病例24小时后复查无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治疗介入术后形成假性股动脉瘤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实惠而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假性股动脉瘤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创伤性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瘤腔内注射凝血酶,以及手术缝合破口,补片修补,血管移植等方法治疗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18例。结果:超声引导下压迫、瘤腔注射凝血酶5例及手术治疗13例均获成功,无远端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动静脉血流恢复正常。结论: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尽早处理,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入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超声引导下注入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58例,其中33例用改良法为研究组,25例用常规法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瘤腔较大径线、瘤颈内径。观测改良法凝血酶用量、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与常规法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瘤腔较大径线、瘤颈长度及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凝血酶用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均未产生不良事件。结论改良法超声引导下分次注射小剂量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以用较少的凝血酶用量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宋琼  周舸 《护理学杂志》2006,21(5):71-72
对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注射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假性动脉瘤内血液凝固,血流信号消失。提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易行。而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注射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假性动脉瘤内血液凝固,血流信号消失.提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易行.而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改良法在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28例介入诊疗术后出现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简称超声组),7例采用DSA介导下用球囊封闭动脉瘤颈后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简称DSA组),并于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随访复查。结果 2组手术总成功率均为100%,2组无一例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可用于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改良治疗方式后效果更显著,此两种方法可作为治疗不同瘤颈口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2G穿刺针,对8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腔的封堵情况,术后监测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并定期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生物胶用量2~4ml,瘤腔封堵时间10~40s。术后无肢体动脉栓塞和过敏反应,随访1周假性动脉瘤无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腘窝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笔者自2008-06—2015-08对6例膝关节术后出现腘窝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局部压迫或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 6例经治疗后假性动脉瘤均消失,其中4例经压迫治疗后治愈,2例经凝血酶注射治疗后治愈。结论膝关节置换术中避免血管损伤是防止形成腘窝假性动脉瘤的主要途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及凝血酶注射可有效治疗腘窝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球囊阻断和凝血酶注射联合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8例四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血管造影基础上,在球囊阻断载瘤动脉并封闭假性动脉瘤漏口的同时,采用头皮针经皮直接穿刺动脉瘤,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结果 8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及术后造影,漏口闭塞,瘤腔内未见血流;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未见载瘤动脉远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术后3~6个月随访假性动脉瘤均完全闭塞,无复发。结论血管内球囊阻断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作为假性动脉瘤外科修补术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了26例难治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属外伤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0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26例中有8例合并股动-静脉瘘。26例患者术前全部经彩超检查得以确诊,并在彩超引导下进行常规压迫或瘤腔内注射血凝酶治疗,但均未获成功,26例患者最终改行股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4例同期行血肿清除术,2例行假性动脉瘤腔内穿刺引流术。结果全部患者一期置入覆膜支架均获成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均治愈,6例患者股深动脉封闭,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26例患者均无瘤体复发及支架移位、断裂、栓塞和内瘘发生。结论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其短期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探讨超声引导下假腔内注射凝血酶对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3例尿毒症患者,穿刺透析后出现假性血管瘤,压迫观察24~48h无效后再采用假腔内注射凝血酶。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31~48岁。主要表现为穿刺肢体高度肿胀、疼痛、搏动性包块及震颤,听诊有血管杂音,彩色超声示病变部位有往返血流信号。用注射器在超声引导下刺入假瘤腔1cm,回抽见动脉血,在5~10s内注入内含500U凝血酶盐水1ml,拔针压迫穿刺点5min。超声显示肱动脉与假性动脉瘤之间的血流消失为成功,回病房后平卧、制动,患肢抬高6h。结果上述3例…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穿刺过程中误伤肱动脉引起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 PSA)的救治。既往PSA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外科切开修补、局部加压治疗、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覆膜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等方法, 但均有一定缺陷。该患者因内瘘功能不良入院, 彩超确诊肱动脉PSA形成, 使用超声引导下球囊辅助注射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成功治疗PSA。术后3个月回访患者, 内瘘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ע�䶾Ʒ���¼��Թ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5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病人的接受手术治疗,瘤体切除并清创后均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端吻合术,术后10天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人造血管血流通畅。结论 戒除毒彻底清创和血管重建是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大量应用及介入治疗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IFAP)已成为经股动脉入路行有创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行有创检查时为0.2%~0.5%,介入治疗时为2%~8%。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对5例由于介入性诊断或治疗所致的IFAP患者行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并使瘤腔成功闭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不同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10月34例周围动脉PSA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 34例周围动脉PSA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5例)、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5例)和手术方法治疗(27例)。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5例,成功3例,2例改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5例,成功4例,1例改手术治疗。手术治疗27例,其中直接修补术12例,自体静脉补片修补术3例,动脉端端吻合1例,血管缝扎7例,人造血管重建术1例,自体静脉重建术3例;1例直接修补术后20d复发再次行直接修补术成功,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所有病例无死亡,无远心端缺血加重。治疗成功后,假性动脉瘤包块消失。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PSA的主要方法,按照适应症选择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2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瘤体切除并清创后,其中8例行股动脉结扎术,均为急性出血病人,4例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端吻合术。结果术后10d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人造血管血流通畅,以及评估患肢有无缺血、坏死。结论:彻底清创、股动脉结扎及必要时的血管重建是对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共治疗1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急诊经股部切口直接行瘤体动脉结扎术,7例择期手术,先经下腹部切口(腹膜外)暴露骼动脉控制出血再经股部切口行瘤体动脉结扎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肢体坏死。结论 动脉结扎术治疗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术中观察远端动脉血回流情况、动脉测压、术中造影能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主干结扎治疗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合理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6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18例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分析,均行下肢动脉主干血管结扎及瘤体清创术,其中2例术后行动脉造影。术中见破裂口长约0.5~3.5cm,5例位于股浅动脉,13例位于股总动脉或股动脉分叉。结果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下肢动脉缺血,2例经动脉造影证实瘤体周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结论血管结扎并瘤体切除是治疗吸毒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合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股动脉结扎治疗注射吸毒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对45例注射吸毒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股动脉或髂外动脉结扎+瘤体切除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术后预防血栓形成及抗感染治疗,并随访患肢功能。结果44例患者保肢成功,近期患肢行走功能良好。1例术后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出现肢体坏死而截肢。结论34例(75.6%)获3~12个随访,疗效满意。股动脉结扎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手术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并介绍治疗经验.方法 1995年4月至2008年4月对197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病人进行治疗,其中171例首选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稳定者),26例(假性动脉瘤破裂或瘤腔直径≥40 mm者)直接手术治疗.结果 压迫治疗的171例中137例压迫成功,有效率80%,34例失败者改行手术治疗.直接手术治疗的26例及上述改行手术的34例中,47例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壁破口修补术,6例行自体大隐静脉补片成形术,7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围手术期所有手术病例无出血、神经痛、淋巴瘘、动静脉瘘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随访1个月至5年,均未见假性动脉瘤复发或肢体缺血症状.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 局部压迫疗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经济,可作为大部分稳定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不适合压迫治疗者及压迫治疗失败的病人可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