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展照双 《北京中医》2008,(3):188-189
“体阴而用阳”是肝脏的基本特性。所谓“体”是指肝的本体.所谓“用”是指肝脏的功能活动。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肝体阴柔,其用阳刚,刚柔相济,阴阳和调,则肝的功能正常。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  相似文献   

2.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液、气火上逆;肝的功能特点主动属阳,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久郁化火、火热上炎;肝体用失调,木火刑金,日久导致面部皮肤持续性潮红、干燥、瘙痒等。临证治疗时,谨守“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内涵,重视滋养阴血以补养肝体,调达气机以恢复肝用,采用肝体、用并调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时结合女性患者实际情况,可考虑使用四物汤、四逆散、逍遥散、苁蓉牛膝汤等方加减化裁,以供临床治疗女性玫瑰痤疮用药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略论肝“体阴用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体阴用阳”,见于《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因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这段论述清楚地概括了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笔者,就肝“体阴用阳”的精神实质,做一分析探讨,以期提高对这一理论更深刻地认识。一、肝“体阴用阳”的内涵按五行,肝为五脏之首;论六经肝为六经之末。肝属木,其母为水,其子为火,水为阴,火为阳,木界于水火阴阳之中,故肝为阴尽阳生之脏。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故肝“体阴用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肝“体阴用阳”理论内涵进行剖析,分别阐释了肝的“体阴”与“用阳”生理病理机制,描述了其相应证候机制与症状特点,分析了调肝经典方药的组方规律,通过临床验案证实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指导意义。认为肝的升发之性,是升发人体之气以适应天地之气升发的必要保障,是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平衡的关键。肝气升发失常主要体现为升发太过与升发不及两大类型,具体分析了肝气升发失常病机特点与临床表现;提出肝藏血实为肝之收敛与涵养特性新观点,阐释了肝藏血主疏泄之间的收敛贮藏与升发条达的关系,认为肝藏血涵养收敛肝气使其不过亢,肝藏血可养魂安神,肝藏血为经血生成之源等观点。本文最终提出“平肝降逆必兼养阴柔肝,疏肝解郁亦应养肝养血,清肝泻火不忘凉血养阴”的临床调肝组方观点,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以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较差的治愈率,引起了医学界普遍的关注,中医学不断探讨乙肝的中医治疗用药,势在必行。《素问·灵兰秘典论》日:“肝者,将军之官”,其性刚,体阴用阳,表现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体阴用阳概括了其藏血与主疏泄的辨证关系,肝藏血则能主疏泄,肝失藏血之功,肝阴血受损,必致肝失疏泄,  相似文献   

6.
"五脏体阴而用阳"是从"肝体阴用阳"观点延伸而出的,同样由此延伸而出的观点还有"肺体阳而用阴"。通过分析"肺体阳而用阴"观点下肺和肝的体用概念不相一致,否定了"肺体阳而用阴"观点,并间接证明了"五脏体阴用阳"观点的正确性。逐层论述阴与阳,体与用,体用与阴阳,五脏与体用阴阳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阐释了五脏体用的本质是一致的,五脏之体均属阴,为物质结构;五脏之用均属阳,为功能作用。联系古今众医家学说,分述各脏腑之体阴用阳,从而充分理解"五脏体阴用阳",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李粉萍  范先枝 《陕西中医》2007,28(9):1208-1209
本人从师于张瑞霞老师,经过2年多的学习,总结了张老师对慢性肝炎的治疗用药特点,供同道参考。 1 疏肝与养肝结合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体柔,对人体气机的运行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其为病则显露出刚强之性,故古人曰“木曰曲直”。肝属厥阴,但中寄相火,易于化火动风,所以前人用“体阴用阳”来概括其生理功能。肝脏的疏泄功能是与肝体密切相关的,肝血充沛,肝体不燥,则疏泄有度;若肝血不足,肝气有余,  相似文献   

8.
肝以阴血为体,阳气为用,肝之阴阳协调对调控女性月经周期阴阳节律及“心-肾-子宫”生殖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肝之阴阳失衡可干扰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与“心-肾-子宫轴”交互作用,从而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经后期阴血失充,经前期阳气不足,经间期阴阳转化不利为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补肝体、助肝用、解肝郁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重要方法,调复肝“体阴用阳”之性在推动调周法与调轴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辩证统一进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脾体阴用阳”是对脾生理病理特性的概括,名医叶天士于脏腑体用理论除执肝之体用论外,对“脾体阴用阳”理论亦有应用。叶氏着眼脾脏执“脾体阴用阳”论指导临床诊疗。现以《临证指南医案》研究对象,简述叶氏“脾体阴用阳”理论的内涵,列举常用方剂,选择代表医案,解释说明,以发掘叶氏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自立“治肝必柔肝,柔肝先养肝”思想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若内因七情暗耗,致机体阴血津液亏虚,则肝血亦虚,肝体失养,肝气失制,发为多种疾病。王自立老师认为,治疗肝病不可一味疏泻、清解、攻伐,否则,肝之阴津受伐而病势反增。治疗肝病,应以养肝为第一要务,使肝血得养,肝体得柔,则肝气自疏,此亦即“养肝即是柔肝,柔肝便为疏肝”之义。笔者现就王老论治肝病思想的形成及临床运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