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magnetic stimlation,MS)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钙、镁离子的影响.方法实验利用Allen的WD(weight drop,WD)技术,以10g×2.5cm致伤力造成wistar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后即刻,1h,2h,4h,24h分别予0.5HZ,70%输职强度的磁刺激,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2h,6h,24h取治疗组,对照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作以下检测用干湿法测水含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钙、镁离子含量.结果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钙离子水平升高,镁离子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重;而应用MS可改善上述变化.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磁刺激可减损脊髓损伤后的离子失衡,从而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自血光量子疗法(ALQ)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家兔造成冰完全性脊髓损伤,对比血浆和脊髓组织的TXA2和PGI2含量,结果 脊髓损伤后损伤组血浆和脊髓组织TXA2含量逐渐上升,PGI2含量逐渐下降;血浆TXA2和PGI2一变化晚于脊髓组织的相应变化;而血浆TXA2/PGI2比值变化与脊髓组织的相应变化一致。治疗组经过ALQ治疗,血浆和脊髓组织TXB2含量明显下降,PGI2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脊髓内移植对损伤组织的作用的影响。方法:将脊髓半横断损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8 h 后一半动物取伤段脊髓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另一半动物采用联合行为记分(CBS)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 、Ca2+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脊髓内移植可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且使SCI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脊髓内移植对SC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运动诱发电位评价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健康雄性猫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治疗组和假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Alen’s重量降落冲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用NeuropackⅡMEB5100型诱发电位记录仪测各组动物的运动诱发电位。直接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记录电极位于腰椎棘突间。分别测试手术前、后、损伤后立即、损伤后30、60、90、120min的运动诱发电位。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脊髓组织中反映自由基水平的指标之一丙二醛含量。治疗组动物于致伤后立即静脉输入超氧化物歧化酶,假治疗组则给于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损伤组动物MEP呈进行性恶化,损伤处脊髓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动物MEP较损伤组和假治疗组有改善,尤以伤后30min和60min为明显,而后逐渐恶化,其致伤脊髓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也较上二组明显降低而接近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动物病理结果亦较损伤组和假治疗组有改善。结论SOD具有保护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MEP可以做为评价脊髓损伤后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周云  江曙 《九江医学》2000,15(1):5-6,25
目的:探索大剂量甲泼尼龙(MP)对实验性脊髓损伤(SCI)的影响,为SCI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家兔分成3组,用改良Allen氏法造成不完全性SCI,进行血液流变学、脊髓丙二醛病理对比观察。结果:大剂量MP治疗组较损伤组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脊髓丙二醛含量下降,病理损害减轻。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MP治疗、SCI,可直接预防或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害,对实验性SCI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PAF受体拮抗剂治疗颈髓损伤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对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治疗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颈髓损伤患者分为地塞米松组和BN52021组(n=18),观察两组颈髓损伤患者PAF、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发生率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态。结果:BN52021组血液中PAF、TXB2含量、T/K值、伤后MSOF发生率较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PAF受体拮抗剂对颈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是早期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在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神经元离子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前后脊髓组织内离子含量的变化 ,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损伤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致SD大鼠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脊髓组织中Na 、K 、Ca2 、Mg2 的含量。 结果 :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Na 、Ca2 含量均显著增加 ,K 、Mg2 含量均降低 (P <0 .0 1)。用CNTF治疗后Na 、Ca2 含量明显下降 ,同时 ,K 、Mg2 含量明显回升(P <0 .0 1) ,但与正常组相比 ,仍有明显差异。 结论 :CNTF可能是通过调节损伤细胞内外离子水平、稳定细胞内外离子平衡而起到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脊髓内移植对损伤组织的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脊髓半横断损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8h后一半动物取伤段脊髓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另一半动物采用联合行为记分(CBS)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 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2+、Ca^2+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啡肽A在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ien打击法复制大鼠SCI模型,应用强啡肽A放免检测技术和氢清除法分别测定伤段脊髓组织24h内主A含量和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及其受体拮抗剂nor-BNI对SCBF的影响。结果;SCBF在伤后10min即有明显下降,2h较1h略有回升,4-8h又进一步下降,两次下降相差显著;SCI后脊髓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血光量子疗法对脊髓损伤后内皮素 1(ET 1)的影响。方法 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 ,用改良Allen法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和脊髓组织ET 1含量 ;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脊髓组织ET 1 mRNA相对含量。结果 损伤组血液ET 1含量伤后 6h升高 ,4 8h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第 6天降至正常水平 ;伤后第 6天脊髓组织ET 1含量以及ET 1mRNA相对含量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伤后 4 8、72h及第 6天血液ET 1含量与相应时间点损伤组比较明显下降 ,且伤后第 6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伤后第 6天脊髓组织ET 1含量以及ET 1mRNA相对含量下降 ,也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与相应时间应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差异有显著性 ,后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自血光量子疗法能通过抑制ET 1基因表达降低血液和脊髓组织ET 1含量 ,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后血液及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翔  江曙 《安徽医学》1998,19(5):6-8
选用家兔14只,分成正常组与脊髓损伤组按Allen’s法以200gcf致伤胸_(11)-胸_(13),脊髓完全性截瘫,于伤后2小时取血液及脊髓标本测MDA及SOD,并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脊髓损伤后血液及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升高,且两者呈平行变化。由此可见,其自由基变化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加紫外线照射充血回输法(UBIO)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为中药合UBIO疗法组和单用UBIO组治疗2个月以后观察临床疗效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中药合UBIO组临床疗效优五UBIO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药加UBIO疗法中药明显优于单纯UBIO疗法。结论 中药结合UBIO疗法是一种更为有效地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脊髓康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是否有剂量依赖性,并与强的松进行对照.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造模后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予脊髓康25、12.5、6.25 g生药/kg体重;强的松组予强的松0.06g/kg体重.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测定血液及损伤脊髓中IL-10、INF-α、NO、NOS、SOD、MDA含量;全血粘度;损伤脊髓病理学检查.结果:血液中TNF-α含量升高,脊髓康各剂量组相时模型组降低.血液中IL-10水平下降,强的松组和脊髓康各剂量组相对模型组有显著差异.强的松组相对模型组全血比粘度无差异.脊髓康高、中剂量组低于模型组.血液SOD活力下降,MDA、NO和NOS含量升高.脊髓康高、中剂量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MDA及NO含量低于模型组.脊髓康各剂量组NOS含量低于模型组.强的松组相对模型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脊髓损伤部位SOD活力下降,MDA、NO和NOS含量升高.脊髓康高剂量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脊髓康高、中剂量组MDA、NOS含量低于模型组.脊髓康各剂量组NO含量低于模型组.强的松组相对模型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无明显变化.病理结果:脊髓康高剂量组脊髓病变程度较轻.中剂量组较高剂量组稍差.低剂量组白质区水肿.强的松组与高、中剂量组相似.结论:脊髓康能抑制NOS表迭、降低NO含量;能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能降低TNF-α水平;能提高IL-10水平;能防止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改变.促进脊髓组织恢复,促进神经组织再生,高剂量较中剂量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51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伤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MBP含量,结合预后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伤后24h内即出现脑脊液MBP显著增高,较重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B或C级)伤后24h内也出现脑脊液MBP增高,但各时间点增高幅度完全性损伤组小;较轻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D级)和脊髓震荡不出现脑脊液MBP增高;各组血清检测结果与脑脊液结果一致变化。结论 受伤后24h内血清或脑脊液MBP检测对于判断脊髓损伤程度以及估计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IL-6治疗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SCI)(B组),假损伤组(C组)。每组20只动物,应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急性SCL模型,A组SCL后30min,腹腔内注射10μgIL-6,B组单纯脊髓损伤,无治疗,C组,暴露硬脊膜,无SCL,术后分别12h和12周,每组10只动物,取脊髓伤段标本测小离子含量和Bcl-2、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1)SCL后组织水肿,Na 、Ca2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IL-6治疗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2)A、B、C中,均发现Bcl-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表达顺序分别为A>B>C和B>C>A。结论SCI后早期应用IL-6可抑制大鼠脊髓细胞凋亡,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从而对脊髓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珂恩  李超  何永峰  布林 《海南医学》2005,16(7):134-135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脊髓半横断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移植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正常组(C组),24小时每组12只动物取伤段标本测水离子含量。其余动物第6周、第12周每组8只动物爬坡试验,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 脊髓损伤(SCI)后组织水肿,Na^ 、Ca^ 离子浓度升高,K^ 、Mg^2 离子浓度降低。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使损伤神经功能有显著恢复。结论 神经干细胞脊髓内移植对SC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药物(BAI)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方法。但可并发脊髓损伤引起高位截瘫,因此,在BAI治疗中应予充分认识,否则将直接影响BAI的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我院1996年7月成立介入病房以来,对136例肺癌患者进行394次BAI治疗,并发脊髓损伤4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36例患者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灌注药物治疗,共394次,4例并发脊髓损伤,并分别于灌注后24、6、1和1h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8.
测定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血浆和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及电解质含量,了解其变化规律,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1h,4h,8h,24h血浆和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并测定 相应脊髓组织钠、钾、钙离子含量和含水量。结果:损伤1h,4h,8h血浆内皮素含量比对照组高(P<0.005),24h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同一时间不同程度损 伤组比较,重度损伤组均较中度损伤组高(P<0.05)。脊髓组织中钠、钾、钙离子含量及含水量与组织内皮素含量 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升高,且与损伤程度有关,组织内皮素含量升高可导致组织水肿,钙、钠离子内流及钾离子外流而加重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PAF受体阻断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及PAF受体拮抗剂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造成猫体内脊髓损伤前、后PAF受体部分阻断,分别采用微量滴定法、^125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脊髓损伤后6h脊髓组织PLA2活性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含量。结果:伤后脊髓组织PLA2活性、TXB2、6-keto-P  相似文献   

20.
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DXM)局部应用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大鼠早期继发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 81只 ,按改良Allen’s法制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SCI)模型。随机分成 4组 :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标准用药组和损伤脊髓局部给药组。进行各组动物不同时点行为学评分 ,对损伤脊髓组织的水含量、自由基进行测定 ,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局部应用DXM对SCI后动物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 ,抑制脊髓组织过氧化反应 ,改善脊髓继发性水肿 ,改善继发性病理变化 ,与标准用药组同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DXM局部应用于SCI大鼠能显著抑制脊髓组织水含量的增加 ,对其他脊髓继发性变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可以作为SCI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