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23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为例,对其术后胆漏的发生机制、发病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不同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所有患者治愈时间各不相同,2周治愈14例(60.86%),3周治愈5例(21.73%),4周治愈3例(13%),5周治愈1例(4.3%)。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治疗术后胆漏可以避免胆漏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型引流管拔除后致胆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T型管拔除后致胆漏12例临床资料。结果10例经保守治疗和体外置管或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治愈,非手术率83%(10/12),2例经手术治疗治愈,手术率17%(2/12)。全组治愈率100%(12/12),死亡率0%(0/12)。结论T型管拔除后致胆漏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所致,需综合考虑,全面预防;T管拔除后胆漏首选保守治疗和体外置管或联合内镜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仍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谭刚  侯利民王铁 《医学争鸣》2005,26(20):1836-1836
1 临床资料我院1996-06/2004-12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1825例,发生胆漏24例,其中胆囊结石13例,急性胆囊炎6例,胆囊息肉5例. 胆总管横断损伤5例,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3例,经剖腹探查证实,置腹腔引流管者2例胆汁引流量500 mL/d以上,经ERCP检查证实为胆总管横断损伤,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T管引流术治愈3例,行胆管对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治愈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2例,有急性腹膜炎症状1例,B超检查发现腹腔大量积液,腹腔引流管引出500 mL/d胆汁1例,经ERCP证实,二次手术结扎胆囊管残端治愈;胆总管及右肝管侧壁损伤4例,ERCP检查确诊3例,腹腔引流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均再手术行胆总管修补加T管引流后治愈. 胆囊管残端漏1例、副肝管损伤6例、迷走胆管损伤6例,均经ERCP检查证实,行经鼻胰胆管引流术(TNCPD)或非手术治疗获愈. 出现膈下脓肿2例,1例经多次B超引导穿剌抽液治愈,1例行第3次手术充分引流获愈. 1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术后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经再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拔T管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行胆总管探查术置T管引流65例,发生拔T管后胆瘘6例,分别行原窦道置入细硬质导尿管持续引流、内镜置鼻胆管引流和开腹手术重新置T管。结果:经原窦道引流非手术治疗后治愈3例,经内镜置鼻胆管引流后治愈2例,急诊开腹手术治愈1例,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术中放置T管时要注意T管的修剪,拔管时间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6.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李金龙  张乙川  陈生贵 《吉林医学》2010,31(22):3628-3630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15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不同口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处理手段应个体化、多元化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T管拔除后胆漏的诊治与预防(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肝胆外科最常用的方法 ,T管拔除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时有发生。此种并发症在临床上虽不常见 ,但易被忽略而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近 8年来经治T管拔除后胆漏 1 3例 ,现对其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作一讨论。1 临床资料自 1 995年 1月~ 2 0 0 2年 1 1月 ,我们共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病人 1 3例 (男 5例 ,女 8例 ) ,年龄 2 8~ 70 (平均 54)岁。术前均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石症 ,1例系行EST失败并发出血 ,2例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系急性发作而入院行急诊手术 ,其余均为择期手术。本组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  王钢  王涛  朱立峰 《吉林医学》2010,31(21):3524-3525
目的:探讨远期拔除T管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5例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T管拔除时发生胆漏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开腹再次胆道探查、T管引流治疗治愈3例,经窦道置入引流管治愈1例,经窦道置入引流管联合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结论:胆漏发生与患者体质、术中置管及拔管技巧等各种因素有关,预防胆漏应从术中做起,拔管时间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拔管操作应规范、轻柔,胆漏发生后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拔除T管致胆漏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诊治的20例胆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经常规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2—6周治愈;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4周后治愈;2例患者行2次手术引流后4周治愈,3例带管出院,1例死亡。结论拔T管前的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术中术后正确的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损伤性胆漏的关键;术后认真、严密的观察,早发现、早诊断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术后胆漏,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2月LC术后10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胆漏病例,其中即发性胆漏8例和迟发性胆漏2例,即发性胆漏中副右肝管损伤1例、迷走胆管损伤2例,2例为胆总管损伤,2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迟发性胆漏中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侧壁漏1例.即发性胆漏中2例剖腹探查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治愈,1例腹腔镜检查腹腔引流后治愈,3例单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2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治愈;迟发性胆漏中1例单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治愈.结论:LC术后胆漏原因较多,但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采用微创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拔管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何时拔管以及拔管后并发胆漏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施行的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17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17例中,T管留置14~90天,平均24.5天,14~20天132例,拔管后胆漏8例;21~28天151例,拔管后胆漏3例;28天以上34例,无1例发生胆漏。拔管后胆漏经保守治疗7例,再次手术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总管探察T管引流术后4周拔管较为适宜。拔管后并发胆漏大多可行保守治疗,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则应再次手术重置T管引流。目前纤维内镜可应用于拔管后胆漏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6月~2003年5月收治的3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病例,通过对胆汁性腹膜炎的分析,讨论胆漏发生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结果:35例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人中,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4例(68·6%),手术治疗11例(31·4%),无1例死亡。结论: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主要与腹腔内窦道粘连形成不良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量的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时因肝门处广泛粘连,炎性水肿,有时很难找到原T管漏口,无法重置T管,而单纯腹腔引流效果欠佳,本组2例病人在腹腔引流后行经内镜作鼻胆管引流术(ENBD),其效果满意,值得推广。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拔T管时4个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13.
T管拔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11例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管拔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5年8月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的713例患者拔出T管后出现胆漏导致胆汁性腹膜炎11例(1.54%)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T管拔除后出现胆漏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出现胆汁性腹膜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手术处理;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医源性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医源性胆漏患者24例。结果 24例均经ERCP明确胆漏诊断,其中23例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术后。所有患者腹腔引流管胆汁引流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腹痛腹胀症状缓解,黄疽消退,局部腹膜炎体征消失,血常规、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经鼻胆管造影证实胆漏愈合。1例虽然胆漏治愈,但因为腹腔引流不通畅,引起腹腔感染,最后发生肠瘘,行开腹手术治愈。结论 ERCP、ENBD为医源性胆漏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手段,联合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漏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9年6例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拔除T型引流管出现胆漏的情况,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结果: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2例患者行再次开腹置管引流术。结论:拔T管后胆漏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胆漏及腹膜炎的情况、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对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ERCP和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的24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效果.结果 24例胆漏患者中,肝内胆管漏6例,胆总管漏8例,胆囊管残端漏1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腹腔置管引流术再行ERCP,其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0例,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8例,行ERBD+ENBD术6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总管取石4例,2例治疗失败,包括1例ERBD,1例ENBD,转外科手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胆漏有效率为95.8%(23/24),胆漏愈合时间为6~57 d,胆囊管残端漏有效治愈率最高,为100%,愈合时间最短,为5~11 d;胆总管漏愈合率为87.5%(7/8),肝内胆管漏愈合率83.3%(5/6);ERBD+ENBD术患者胆漏全部治愈.结论 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尤其对于胆囊管残端漏效果更好,根据胆管漏口位置及漏口大小行ENBD或ERBD,必要时可行ENBD+ERBD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胆道探查术后T管旁胆漏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行胆道探查术后T管旁胆漏的16例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T管旁置管组(n=9),行T管旁置管负压引流术;腹腔置管组(n=7),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术。结果在治疗情况中,T管旁置管组的治愈人数为7人,缓解人数1人,非治愈人数1人,腹腔置管组的治愈人数为6人,缓解人数1人,非治愈人数0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管旁置管组的治愈率为77.78%,总缓解率为88.89%,腹腔置管组的治愈率为85.71%,总缓解率为10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管旁置管组有7例可以通畅引流,2例无法通畅引流,腹腔置管组6例通畅引流,1例引流不通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时间、胆汁引流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管旁置管负压引流相比于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方法简便、花费少,且在治疗效果上二者无明显差异。对于T管旁胆漏者选择保守方法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双套管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中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术后6 d意外拔除T管,9例术后30 d常规T管造影胆管下端无梗阻后拔除T管,12例患者均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胆漏的时间为拔除T管后30 min至8 h。6例行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愈,2例行双套管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胆管穿刺引流联合肝周穿刺引流治愈,2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双套管治疗无好转,剖腹探查,并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因拔T管所致胆漏、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因窦道穿孔胆漏较小重新置管引流;3例因窦道断裂或窦道形成不完全,用胆道镜寻见胆管壁上的漏口进入胆管,在导丝引导下重新置管引流;1例单纯行腹腔引流术;1例行腹腔引流加内镜鼻胆管引流;1例再次行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13例试夹管后拔管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拔T管后致胆漏、腹膜炎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胆漏、腹膜炎的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曹友红  缪林  文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62-1463
目的:分析鼻胆管引流负压吸引联合经皮置管引流治疗LC术后胆漏的疗效。方法:对该组资料中11例LC术后并发胆漏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及鼻胆管负压吸引治疗。结果:11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负压吸引联合经皮置管引流治疗后均成功治愈;发现胆漏后经积极治疗后住院时间为10~15d,平均12.1d,随访3个月,未见再发胆漏情况。结论:鼻胆管引流负压吸引联合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手术后胆漏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