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用免疫荧光的方法研究针刺风池穴对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大鼠脑膜中动脉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4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风池组、风池预防组4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做针刺处理;针刺风池组,造模成功后立即针刺风池穴,行针2min,留针20min;风池预防组:在造模前,先行针刺风池穴,行针2mib,留针20min,然后进行造模电刺激。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模型对照组脑膜中动脉可见大量绿色荧光着色的CRLR免疫阳性颗粒,亮度高,着色深,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正常对照组脑膜中动脉可见少量分布有绿色荧光着色的CRLR免疫阳性颗粒;而针刺风池组和风池预防组荧光强度和着色分布肉眼难以区分差别,二者的着色深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荧光强度明显偏弱。结论:神经源性炎症模型大鼠脑膜中动脉CRLR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大鼠相比,针刺风池穴可明显抑制CRLR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对RAMP1和5-HT1B受体的作用,探讨风池穴对偏头痛CGRP和5-HT信号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膜中动脉RAMP1和5-HT1B受体的影响。结果:电刺激大鼠硬脑膜可引起脑膜中动脉RAMP1增多、5-TH1B受体减少,无论是在造模前针刺风池穴还是在造模后针刺风池穴,RAMP1表达显著减少,而对5-TH1B受体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偏头痛发作期,存在着CGRP作用的激活和5-TH作用的抑制,针刺风池穴显然能影响偏头痛发作过程中的血管反应,而其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CGRP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邓晶晶  袁青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83-786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肠平滑肌收缩粗肌丝调节机制的影响,并分析此影响与针刺调整胃肠动力的关系。方法将30~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行结肠吻合术)和针刺组,每组10只。针刺组予每日针刺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连续3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核扫描胃液相排空实验,取结肠组织检测钙凋蛋白mRNA表达、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小肠推进率、胃半排时间和排空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P〈0.01,P〈0.05)。各组钙调蛋白mRNA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肠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和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空白组最高,模型组明显下降,而针刺组较模型组有所上升(P〈0.05)。结论针刺促进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可能与提高平滑肌收缩粗肌丝调节机制中的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和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有关,与钙调蛋白mRNA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4.
深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72例偏头痛患者以门诊号为序,随机分为深刺组、常规针刺组、西药对照组3例。结果:深刺风池穴可以显著缩短头痛时间并延迟头痛复发时间。深刺组、常规针刺组、对照组3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深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针刺深度可以达到45-55mm,注意进针方向和手法。  相似文献   

5.
颅痛散对偏头痛相关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痛散对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每月发作频度、头痛指数及脑多普勒(TCD)指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服用天麻密环片,治疗组服用颅痛散,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上述前三个系数及TCD所示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VM在治疗1、2、3个月后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别(P<0.01 or P<0.05),且前两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 or P<0.05),但VA、BA之VM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且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PCA之VM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痛散对血流加快血管痉挛的偏头痛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血流速度与痉挛状态,从而影响偏头痛发作时间、频度、指数及TCD某些指标,但对血流速度慢并血管扩张的偏头痛患者无明显改善上述参数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6.
针刺风池穴对高血压病降压疗效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对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方法针刺组取风池平补平泻,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结果针刺组30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风池穴对高血压病降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对D-半乳糖复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β—AP、Tau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对动物模型,选取百会、大椎、肾俞、太溪、足三里等穴,运用电针仪刺激20min,强度以大鼠肢体轻度抖动为度。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体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脑组织中β—AP含量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Tau蛋白含量明显增多(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质量减轻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针刺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大鼠体质量减轻症状疗效并不显著,大鼠脑组织中β-AP含量明显下降(P〈0.01);针刺组Tau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刺能够阻断B一淀粉样多肽合成和沉积,并能抑制微管理相关蛋白Tau蛋白表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将头侧穴位分为前中后3组,每组取1个穴位,给予针刺放血,2次/周,连续3周。对照组常规针刺风池、太阳、神庭、本神、率谷、太冲、外关等穴位,3次/周,连续3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a)表达及白细胞滤过指数(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取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粒细胞于体外37℃孵育,采用抗体荧光标记,测定CD11a表达率;并测定粒细胞通过核孔滤膜的时间,并计算滤过指数。结果:CD11a表达率(%)健康人组(34.64±25.34)与空白对照组(55.35±30.5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蒜素组(49.16±31.68)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粒细胞滤过指数健康人组、空白对照组、大蒜素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为0.87±0.46、6.42±6.40、3.47±3.67及5.03±3.72,大蒜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蒜素可有效地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粒细胞CD11a表达率及改善其变形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模型坐骨神经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通针刺组、电针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实验DPN大鼠模型,造模后14天检测各组血糖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Nrg1和ErbB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血糖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高(P<0.01),坐骨神经Nrg1和ErbB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其中电针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Nrg1和ErbB2 mRNA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生存,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汤诺  何燕  沈琳  林钟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800-1802
目的:通过研究舒心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致炎因子的影响和量效关系,阐明舒心饮干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降之组、舒心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血脂、光镜下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胸主动脉内膜致炎因子MCP-1、P-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舒心饮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HDL/TC的比值;显著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泡沫细胞阳性内膜面积及其占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舒心饮能显著降低P-selectin、MCP-1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的表达;中剂量舒心饮也许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佳剂量。结论:舒心饮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的启动和致炎因子的激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同肿瘤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