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伟哲  杨志欣 《中医药学刊》2001,19(5):462-462,511
通过脑梗塞病例的介绍,探讨了《伤寒论》第278条“太阴病阳复欲解之下列”关于“暴烦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和“太阴病转愈”是否是“太阴病自愈”的问题,从而提出烦躁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并不重要,关键是伴有症状决定其转归。同时认为此证病机不是阳郁,而是脾胃阳虚轻证并胃中停有积滞的虚实夹杂之证,从而提出该证不是太阴病的自愈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黄连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体外药物释放。Diamonsil C_(18)色谱柱,黄芩苷以甲醇-水-磷酸(47∶53∶0.2)等度洗脱,280 nm波长处检测;盐酸小檗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50∶50)等度洗脱,345 nm波长处检测。结果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中黄芩、黄连中的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在薄层色谱中有良好的分离度。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40 763X-54 322(R~2=0.999 1)和Y=624 71X-163 59(R~2=0.999 7),分别在4~20 mg/L和5~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测定6批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19.95±0.72)mg/片和(13.02±1.05)mg/片。体外10 h释药达90%以上,确定体外释药时间点为2、6、10 h。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可靠、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体外释放取样点的确定符合《药典》要求,可用于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苦参中大量制备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Tri),通过制成磷脂复合物自微乳改善Tri的吸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制备Tri,综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Tri磷脂复合物(TPC)、TPC自微乳(TPC-SMEDDS)处方。Caco-2模型考察Tri、TPC及TPC-SMEDDS的跨膜转运。结果磷脂复合物的反应物(即药物Tri)质量浓度为4 mg/m L,Tri与卵磷脂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5,反应时间为3 h,复合率可达(93.20±2.01)%。优化的自微乳油相为丙二醇单辛酸酯(Capyrol 90),质量分数占43.65%;乳化剂选择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phor EL40),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HP),二者质量比(Km)为7.58。Caco-2细胞实验表明,Tri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2.45×10-7 cm/s;TPC及TPC-SMEDDS的Papp分别为5.13×10-6 cm/s和1.847×10-5 cm/s。结论磷脂复合物及自微乳技术联用可以明显改善Tri的渗透系数,提高Tri跨膜转运效率,提示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发作期以水杨酸和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配合内服中药和苦参槐花合剂保留灌肠.缓解期以口服健脾灵为主.辅以水杨酸制剂维持治疗半年以上.观察其临床疗效和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内科保守治疗55例.完全缓解35例(63.6%).有效18例(32.7%).无效及死亡各1例(1.8%):中转手术治疗5例(8.3%).完全缓解4例.有效1例。远期随访13例.远期完全缓解率67.4%.癌变率2.3‰.死亡率4.7%.手术率6.9%。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手术率。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并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3例,男104例,女19例,年龄41~69岁,平均(53.88±9.45)岁。病程(确诊时间)15天-8年。均经数码图象确认具有异常舌下络脉。I期17例,Ⅱ期59例,Ⅲ期47例。均经过本人同意加入本研究。所有临床资料输入以Excel 2000统计软件建立的病例资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偏头痛患者40例,分为深刺风池穴组(20例)和常规针刺风池穴组(20例),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及血液流变仪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深刺组有效率100%,常规针刺组有效率8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管机能及脑血流变化可能有更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临床少见 ,多由坐骨神经炎引起 ,患者主诉多有受寒病史 ;继发性则主要见于梨状肌综合征 ,腰椎间盘脱出症 ,退行性腰椎病变等。主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由臀部、髋部向下括散到小腿外侧和足背。近两年来 ,我们临床上采用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 2 7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7例患者中 ,男性 16例 ,女性 11例 ,年龄最小 39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者 2月 ,最长者15年。其中坐骨神经炎 3例 ,梨状肌综合征 7例 ,…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还缺乏对因治疗和根治措施。激素和秋水仙碱对症治疗有效,但因其不良反应在临床运用有较大局限。2004—2007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大鼠异常舌下络脉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结果: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下静脉出现明显形态学和颜色改变;光镜见异常组织学变化。而SO组大鼠肉眼及光镜舌下络脉均未见明显变化。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阳性表达,微血管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可出现舌下络脉的异常改变;此过程中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脑梗塞病例的介绍,探讨了《伤寒论》第278条"太阴病阳复欲解之下利"关于"暴烦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和"太阴病转愈"是否是"太阴病自愈"的问题,从而提出烦躁与下利的发生先后并不重要,关键是伴有症状决定其转归.同时认为此证病机不是阳郁,而是脾胃阳虚轻证并胃中停有积滞的虚实夹杂之证,从而提出该证不是太阴病的自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