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宋哲娥 《光明中医》2005,20(2):23-24
真武汤证的病机要点是肾阳虚 ,水气不行 ,学习理解原文精神 ,掌握病机特点 ,有效进行临床辨证 ,治疗内科杂病和某些疑难疾病  相似文献   

2.
张磊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熟读经典,熟谙医理,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病,且辨证精准,用药独特,在治疗很多疑难疾病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思路。现列举张磊老师临证治疗痛风、咳喘、乏力、头沉、郁胀的5则医案,分析张老临床辨证思路以及遣方用药的原则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琴 《中医研究》2004,17(1):50-51
朱进忠是山西省著名的中医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五百名老中医带徒导师之一.朱老从医数十载,从理论到实践均有深厚的功底,对疑难疾病的辨证治疗尤为见长,提出了疑难疾病从肝论治、杂病辨证脉为第一等观点.临证中,对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难病证,朱老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常使病情速获转机,甚至彻底治愈.此举3例以窥全貌.  相似文献   

4.
王慧  王红梅 《新中医》2014,46(11):38-41
介绍边天羽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认为活血化瘀法对某些顽固性和疑难的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并根据中医八纲辨证,将血瘀证分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总结了各个证候的不同表现、常见皮肤科疾病以及临床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温乃元主任中医师针灸临证理论。方法:通过跟诊,搜集病案,进行总结。结果:温师擅长筋伤疾病及临床疑难杂病的诊疗,擅用通法治疗实性痛证,重视遵循整体观念、辨证选穴、针药并重治疗疾病。结论:温师针灸经验确有实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周娟  胡兰贵 《世界中医药》2014,9(2):207-208
<正>胡兰贵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疑难疾病临床研究及治疗,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疑难杂病,临证突出"抓主症,用经方""以脉为根"的辨证思维特点,擅长运用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证。现将胡教授运用清暑益气膏治疗慢性单纯性鼻-鼻窦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滕飞燕  林柳如 《陕西中医》2010,31(4):485-486
我院名老中医林柳如早年曾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师从焦树德、晁恩祥二老学习,颇得真味,由此坚定信心,致力于疑难杂证的诊治,回柳后临床不缀,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享誉龙城,并受聘为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林老临床主张抓主证,详辨兼夹证,灵活运用中医理论伤寒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进行辨证施治,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内外妇儿皆有。  相似文献   

8.
吴深涛 《天津中医药》2006,23(3):259-259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吕仁和教授临证精于辨证,善于治疗疑难杂证,尤擅长于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的辨治,并在长期和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其中壮督益肾,疏理带脉的治疗方法,对一些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吕师认为临床有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殃及奇  相似文献   

9.
衷中参西相得益彰——陆芷青教授学术经验介绍浙江中医学院(310000)程志清余昱【关键词】宏观辨证微观辨证中西医结合吾师陆芷青教授,浙江省温州人氏,出身名医世家。陆师业医60载,娴熟歧黄、仲景之学,精于中医内科,善以经方治疗时病及内科疑难杂证,而且善...  相似文献   

10.
蔡元龙  梁凤云 《河南中医》2012,32(7):816-817
六经辨证不仅是发热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证型的概括,也可作为某些杂病的辨证纲领.笔者临证根据六经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小儿夏季热、少阴病戴阳证等疑难杂证,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取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克俭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症,在临证中擅于从肝胆经论治内科疑难杂病。在临床高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味用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独具特色,效果颇著。介绍高教授应用参松温胆汤治心悸、通络温胆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薤白温胆汤治疗胸痹、逍遥温胆汤治疗头痛方面的临症经验。  相似文献   

12.
姜良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和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声誉杏林,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地临床经验。姜良铎善治内科杂病,倡调畅三焦气机,重脏腑协调平衡,尤擅用通降之品化裁于方中,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该理论灵活选方用药并注重随证加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何任成长经历及成就。方法:搜集资料从立志、学术、医术、教学、做人等方面进行叙述并分析。结果:何老选择中医无悔、深入研究《金匮要略》、精治疑难杂症、传承中医学术、强调社会责任。结论:何任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医德、师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忠仁教授防治疾病,注重合参中西医学,辨证辨病及辨因相结合;灵活运用单奇与验穴,主张多种疗法互补;十分重视脾肾之本,强调气至病所;学术上提倡博览古今,汲取医家精华,勤于临证揣摩,博采众家之长;临床防治疑难杂症,尤其是眼科及神经内科疑难杂病技法独特,屡见奇效。  相似文献   

15.
国外针灸治病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程肖蕊  程凯 《中国针灸》2008,28(6):463-467
对国外近年来针灸效应机制和针灸治疗疼痛、恶心和呕吐、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的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比国内同类研究现状,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第三批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悬壶济世七十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丰富。他认为很多疑难病病虽不同,方各有异,但疾病病机要点在"浊"字,方的要点在"涤"字。临证中善用涤浊法治疗浊邪阻滞的肺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疑难病,始终紧扣其浊邪阻滞之病机,尊古方苇茎汤以涤除浊邪,而不拘泥于古方,随证加减变化,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7.
郑伟达教授师从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行医40余年,是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临床取法仲景,善用经方,不拘时方,用药精当,对肿瘤、肝硬化、风湿病、前列腺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造诣颇深,经验独到、启人心智、匠心独运尤其擅长于肿瘤的中医防治。提出"以人为本,科学抗癌"和"癌症瘀毒理论"的先进理念,创立了"治癌新十论"和"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研制了国家准字号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其研发的慈丹胶囊、参灵胶囊等多项成果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医学类专著45部,在肿瘤病的防治及疑难病的治疗上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廖志峰主任医师在脾胃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他重视从本脏论治脾胃病,强调据证立法,精究方药配伍,临床疗效突出,临证时以"从脾胃本脏论治脾胃病"为基本守则;立法用药注重升脾阳,祛湿滞,养胃阴,调气机,化瘀血。  相似文献   

19.
于志强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在临床上推崇"郁滞论"及丹溪"六郁"学说,主张"内伤杂病以开郁为先务、从肝论治",重视"气血津液辨证",用药精准,善用古方,化裁新方,创制了一系列有效经验方,同时仁爱施医,兴学重教,重视中医心病学科的建设。跟师于志强教授临诊学习,对其学术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遂撰文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体及中西医学的系统本质,论述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方法:从系统科学角度论述人体及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学的共同本质,并由此论证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结果:状态医学是系统科学与中、西医学的有机结合和发展模式,是心脑同治的科学理论基础。结论: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