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近端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后,提取股骨近端骨髓单个核细胞,随机分为4组培养,空白血清对照组(A组)、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低(B组)、中(C组)、高(D组)浓度组,分别加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下的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培养体系,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内ALP含量及TGF-β基因表达.结果 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能增强rhBMP-2的活性,促进股骨近端骨髓体外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P<0.01),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TGF-β1 mRNA(P<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通过增强rhBMP-2活性及TGF-β1 mRNA的表达在骨坏死的修复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行气活血法对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将传至第3代的BMSCs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软骨细胞诱导培养基加体积分数为10%的空白对照血清和诱导培养基加体积分数10%的骨炎定含药血清培养诱导成软骨细胞,观察软骨细胞的生长状况及细胞表型特征.[结果]治疗组在细胞贴壁、生长形态及成软骨特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细胞表型的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结论]以补肾行气活血法为组方依据的骨炎定含药血清既可促进BMSCs的增殖,又可促进诱导的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理及土鳖虫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大剂量激素诱导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同时给予土鳖虫含药血清干预.检测干预6天后细胞内成脂标志物PPARymRNA和aP2mRNA的表达. 结果 土鳖虫含药血清可对抗激素诱导下的BMSCs PPARymRNA和aP2mRNA表达的增加. 结论 土鳖虫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理不仅是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同时还与其抑制激素诱导下的BMSCs成脂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庶)虫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成脂和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传3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激素组、(庶)虫组,3组干预6d后对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用光镜和电镜观察3组BMSCs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庶)虫含药血清干预BMSCs后,(庶)虫组甘油三酯含量较激素组明显降低,细胞ALP含量较激素组明显增加,激素可以促使BMSCs脂肪分化,抑制细胞代谢和分裂增殖能力.结论 (庶)虫含药血清可以抑制BMSCs成脂分化,促使BM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理及活血化瘀法防治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大剂量激素诱导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在诱导成脂的同时给予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干预.检测干预6 d后细胞内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mRNA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结果 活血化瘀中药可对抗激素诱导下的BMSCs内碱性磷酸酶含量减少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降低. 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理不仅是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同时还与其抑制激素诱导下的BMSCs成骨分化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过程Wnt/β-catenin通路中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MSC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分化,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成骨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K3β、wnt5a和SOST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因子GSK3β、wnt5a和SOST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BMSCs成骨分化培养后可见明显矿化结节形成,补肾强督方干预组未见明显矿化结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组BMSCs中SOST、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Wnt5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组BMSCs中SOST、GSK3β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Wnt5a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具有抑制强直性脊柱炎骨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SCs成骨过程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补肾活血汤结合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验证补肾活血汤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评价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密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体外增殖后,复合于改建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载体上,植入到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并以中药补肾活血汤灌胃为复合组,并设立单纯中药组、单纯干细胞复合体组、空白组为对照组。4、8、12周后分别对修复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查。进行Wakitani评分,观察其体内修复关节缺损效果。结果术后12周,复合组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充填,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组织形态学上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能修复家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药补肾活血汤能促进软骨的修复,且提高了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杜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取10日龄SD大鼠胫骨、股骨的骨髓,过滤离心后将所得BMSCs进行体外单层培养、扩增,采用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5%CO2条件培养。在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使用2.5 g/L胰酶消化传代。将传代细胞分别置于空白血清培养液(对照组)、杜仲水提取物含药血清及杜仲醇提取物含药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在3种条件下的形态、贴壁生长、增殖、集落等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比较3种培养条件下达到100%融合的时间。【结果】杜仲水提取物组、杜仲醇提取物组对大鼠BMSCs增殖的影响显著高于空白血清对照组(P<0.05),且杜仲醇提取物组作用优于杜仲水提取物组(P<0.05)。【结论】杜仲对大鼠BMSCs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34、CD11b;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不同剂量组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BMSCs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结果显示所得细胞为高纯度BMSCs。Transwell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可显著增强大鼠BMSCs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上调大鼠BMSCs的CXCR4蛋白表达,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可促进BMSCs的体外迁移,并影响CXCR4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XCR4的表达、激活SDF-1/CXCR4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颗粒细胞类PCOS(多囊卵巢综合症)模型的作用机制. 方法 对大鼠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含药组、孕马血清组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收集各组培养液检测E2. 结果 含药组中的类PCOS大鼠颗粒细胞生长良好,E2分泌量最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通过促进颗粒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泌E2的功能,来治疗PCO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代表中药淫羊藿、补骨脂、女贞子、何首乌有效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5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转化液对照组、补肾中药配伍组(补肾中药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非补肾中药对照组(黄芪甲苷组、川芎嗪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对实验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 d后,取材获得含药血清,使用各组大鼠含药血清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6 d、12 d、18 d;用茜素红染色对钙化结节进行成骨细胞鉴定;应用MTT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基因表达。结果补肾中药有效成分不同配伍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2 h,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ALP在12 d达到高峰值。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补肾中药有效成分能上调RUNX2、OSX的基因表达。结论补肾中药有效成分配伍能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机制与补肾中药有效成分配伍能上调RUNX2、OSX的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吴淮  刘文刚  许学猛  刘欣  赵传喜 《吉林医学》2011,32(19):3851-3853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活血祛痰组方健骨方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脂代谢的影响和预防SONFH的效果。方法:将30只家兔按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A组)6只、模型组(B组)8只、中药低剂量组(C组)8只、中药高剂量组(D组)8只。C组予健骨方混悬液灌胃(含生药3.6 g/kg/d),D组予健骨方混悬液灌胃(含生药7.19 g/kg/d),连续用药3周后,对B组、C组、D组肌内注射甲基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kg.d),再用药3周,检测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RIG),剖取右后侧股骨头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B组血清HDL水平低于A组和D组(P<0.05),同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TCH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RI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高于C组、D组(P<0.05)。B组股骨头坏死面积和坏死率明显高于A组、C组、D组(P<0.01)。结论:激素可导致兔血脂代谢紊乱,股骨头坏死。健骨方能改善激素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对家兔SONFH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Bcl-2 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结合髓芯减压法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使用共计40只家兔复制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其中成功的模型家兔共28 只。随机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6 只,不作任何处理;髓芯减压组6 只,单纯减压;BMSCs 治疗组8 只,在减压同时植入BMSCs;Bcl-2 治疗组8 只,在减压同时植入Bcl-2 基因转染的BMSCs。植入后分别在第8、12 周各取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及骨细胞凋亡检测,观察骨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复制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培养出BMSCs后进行传代;Bcl -2 基因转染成功;治疗12 周后,Bcl-2 治疗组动物的一般情况改善,组织切片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Bcl-2 治疗组的空骨陷窝和骨细胞凋亡数量与其他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髓芯减压将Bcl-2 基因修饰的BMSCs 移植到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体内,具有较好的成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袁氏生脉成骨胶囊(主要由丹参、川芎、鸡血藤、黄芪组成)对激素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拮抗作用,探讨袁氏生脉成骨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地塞米松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以含中药血清作为拮抗剂。检测培养细胞的甘油三酯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分离细胞培养4d后可以观察到大量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模型组加入地塞米松造模;成骨胶囊药物组地塞米松用法同模型组,同时加入含药血清。6d后,光镜下观察成骨胶囊药物组见少量脂肪细胞,模型组脂肪细胞明显增多。成骨胶囊药物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袁氏生脉成骨胶囊能够有效拮抗激素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提示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机理不仅是改善了股骨头的微循环,而且抑制了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增加了成骨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值能力及定向诱导能力。方法建立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行病理检查,验证模型。取模型组和对照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生物学特性评估。结果联合运用牛血清和激素能够较好地建立激素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值速率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后ALP染色阳性,但茜素红染色显示钙结节数量少于对照组,向成脂细胞定向诱后油红O染色示脂肪细胞少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具备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但相对于对照组其增殖能力减弱,成骨、成脂潜能减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同种骨软骨支架治疗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实验兔的耳中央动脉采取动脉血5 mL,再通过离心方法获取PRP,用16号骨髓穿刺针从实验兔自体股骨髓腔抽取骨髓5 mL,把抽取的骨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成骨诱导.对已获取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兔进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取同种股骨髁部骨软骨制作软骨支架,最后以制备的软骨支架为载体,将经过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软骨支架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用16号骨髓穿刺针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术,术中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坏死的股骨头下.实验动物共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仅进行髓芯减压;C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经过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D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后在第2、4、8周各组分别处死6、6、8只,每只实验兔的股骨头行大体标本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D组治疗效果最显著,通过空骨陷窝计数发现D组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PRP的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软骨支架材料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RP和软骨支架材料联合应用可促进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PCO小鼠未成热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影响.方法 (1)制备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2)制作PCO小鼠模型;(3)将PCO小鼠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卵母细胞分别在不同采血时间获取的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和第一极体(the first polar body,PB1)排出的时效关系.结果 (1)2 h和2.5 h药物血清组卵母细胞GVBD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清组和对照组,培养后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h和2.5 h药物血清组卵母细胞PB1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清组和对照组,培养后1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2.5 h补肾活血方舍药血清对PCO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干预BMSCs,7 d后应用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PNPP)偶氮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21 d后行茜素红染色(ARS)观察钙盐沉积情况判定成骨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的基因表达以评估成骨能力。【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血清组BMSCs的ALP活性、茜素红染色面积及Runx2、OCN、OPN基因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或P 0.01)。【结论】补肾活血汤可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Runx-2、 OCN、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冯志尉  李伟 《西部医学》2017,29(7):1032-1036
【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分化方向的调控起重要作用,可诱导其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激素能明显上调鼠、兔、人的BMSCs内PPARγ基因表达,造成股骨头内大量脂肪堆积,髓腔内压力增高,血供减少,导致缺血,最终诱发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本文就PPARγ参与SANFH发病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