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辨证加减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远期后遗症(SPID)(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32例SPID采用区组法,按SAS软件生成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炎清罐肠,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每晚1次,连续10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辨证治疗,1剂/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行经期停服。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瘀阻证和盆腔体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和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湿热瘀阻证和盆腔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4+水平和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4和IL-10均高于对照组(P0.01),IL-6,IL-8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481,P0.05)。结论:在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础上,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内服辨证治疗湿热瘀阻型SPID患者,可减轻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调节免疫-炎症因子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妙丸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前列倍喜胶囊内服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疗效,探讨其对Thl/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在就诊的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15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倍喜胶囊内服治疗,6粒/次,3次/d,饭前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丸合失笑散加减,1剂/d,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和湿热瘀滞证症状评分。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湿热瘀滞证辨证疗效。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NIH-CPSI总分以及湿热瘀滞证症状评分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P0.05)。观察组患者湿热瘀滞证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Th1/Th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h2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6,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妙丸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前列倍喜胶囊内服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指标,且可调节Thl/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3.
赵桂琴 《新中医》2020,52(20):84-87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外用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KOA) 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寒湿瘀滞型KOA 发作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内服塞来昔布胶囊,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观察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外用骨通贴膏,2 组疗程均为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与治疗7 d、14 d、28 d 的静息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和活动时疼痛VAS 评分,治疗前、治疗4 周后评价疼痛相关症状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量表评分、寒湿瘀滞证评分和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 评分。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的静息时VAS 评分与活动时VAS 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8 d 的静息时VAS 评分与活动时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2 组疼痛相关症状评分、WOMAC 量表评分及寒湿瘀滞证积分均下降(P<0.01),AIMS2-SF 评分均升高(P<0.01)。观察组疼痛相关症状评分、WOMAC 量表评分及寒湿瘀滞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AIMS2-SF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通贴膏外用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内服治疗KOA 发作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1 g/次,4次/d;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100~200 mg,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内服及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两组保留灌肠每周5 d,休息2 d,均连续治疗8周。进行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采用IBDQ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1β,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BDQ量表之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4和IL-10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GF-β高于对照组,MMP-1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型UC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和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3例AGA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1片/次,1次/d,饭后服用;双氯芬酸钠凝胶,适量外涂患处,适当按摩,3次/d。观察组美洛昔康片使用同对照组,并给予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外敷。两组疗程均为治疗7 d。患者每日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痹阻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05,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1,3,5,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等主证评分、次证评分和湿热痹阻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ESR,CRP,UA,IL-1β,IL-6,IL-8,TNF-α,COX-2,PGE_2和TXB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6-keto-PGF_(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美洛昔康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AGA湿热痹阻证患者可快速缓解和消除疼痛,减轻临床主要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8周,并于第1周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及大黄乌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开始后0、4、8、12、24周时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变化,并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治疗开始后4周,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试验组TBil、IL-4、IL-6低于对照组(P0.05,P0.01)。8周时,试验组AST、TBil、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试验组TBil、PTA、IL-5、IL-6、IFN-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周时,试验组ALT、NH3+、CD4+、CD8+、NK、IL-2、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和提高PTA,对部分炎症细胞因子降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盆汤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PID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25例、中药内服加灌肠组26例和中成药组23例。中药内服组予慢盆汤内服,中药内服加灌肠组予慢盆汤内服加灌肠,中成药组予妇乐片口服,均连用3疗程,经期停止服用。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药内服加灌肠组96.15%,中药内服组72.00%,中成药组56.52%,中药内服加灌肠组分别与中药内服组和中成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加灌肠组的证候积分均低于中药内服组和中成药组(P0.05);中药内服组的证候积分低于中成药组(P0.05)。结论:慢盆汤内服加灌肠治疗,可提高CPID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海琼  诸小丽  孙云  季双双  左扬 《新中医》2021,53(10):139-142
目的:观察中药饼石蜡泥外敷结合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饼石蜡泥外敷。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临床疗效、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减少更明显(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饼石蜡泥外敷结合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能促进中医证候改善,且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毒愈肠方内服和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将96例UC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4 g·d~(-1),4次/d;曲安西龙片口服,10 mg·d~(-1),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化毒愈肠方内服和灌肠治疗,内服方,1剂/d,2次/d;灌肠方,100 m L/次,3 h/次,1次/2 d;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病理积分、结肠镜积分和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2和IL-23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1.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病理积分、结肠镜积分和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22和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毒愈肠方内服和灌肠治疗UC湿热内蕴证可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状和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积分,改善病理和结肠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22和IL-23水平相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塌渍、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塌渍+灌肠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局部体征改善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塌渍、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杨泓毅  林龙飞  刘宇灵  李慧  黄璐琦 《中草药》2023,54(24):8290-8300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软骨下骨硬化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目前致病原因尚不明确。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被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为代表的广泛药理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外基质稳态、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抗骨关节炎的功效。综述黄酮类化合物抗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阐明黄酮类化合物抗骨关节炎机制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张永忠  李小莉  牟光敏 《中草药》2001,32(9):811-813
目的:研究中药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体外,体内多种动物模型对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了抗炎,抗过敏方面的研究。结果: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组胺(HA)、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卵白蛋白(OA)所致的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对HAc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并减少前列腺素E2(PGE2)在炎症组织中产生。结论:辛夷二氯甲烷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防治SPID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30例SPID患者为观察组,23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SPID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在2组间分布差异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P<0.05),平和质是SPID的保护体质(P<0.05);对应分析提示阳虚质较其他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寒湿瘀阻证,气郁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气滞血瘀证,湿热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湿热瘀结证,阴虚质更容易出现血瘀肾虚证。结论SPID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分子CR1定量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补体I型受体(CR1)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抗CR1单抗免疫酶联法(ILISA)和酵母菌凝集试验法分别对4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人红细胞CR1(ECR1)活性和CIC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我们发现乙型肝炎患者ECR1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乙型肝炎患者CI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CR1调控炎症和CIC的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会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盆腔炎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本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顽固易复发等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方法种类繁多,外治法是其中的一个大类。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文献回归,发现外治法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本文就目前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朱氏盆炎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率5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1.7%,对照组有效率4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征评分、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拔葜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拔葜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炎症组织和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结果:拔葜灌胃给药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正常大鼠和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150g/kg拔葜可降低肿胀足爪组织中PGE2及血清中NO、MDA含量,90、150g/kg拔葜可降低肿胀足爪组织中NO含量。结论:拔葜可能通过影响炎症介质释放而起到抑制角叉菜胶性大鼠足肿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半夏刺激性(动物实验)量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皓  季睿  邱鲁婴  叶定江 《中成药》2000,22(6):419-421
目的:研究半夏刺激性的量化指标。方法:采用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结果:实验研究表明,半夏粉末混悬液腹腔注射中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 增加;腹腔渗出液增加;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2含量增加;组胺含量下降,这种作用与0.1醋酸腹腔注结果相似,可被扑尔敏阻断结论:半夏的刺激性类似于炎症反应,可采用炎症指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内毒素(LPS)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小鼠模型,研究青蒿素对SIRS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7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LPS模型组,青蒿素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1)组、布洛芬组(39 mg·kg-1),预防给药7 d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1)。根据SIRS临床诊断标准,检测小鼠的呼吸频率、肛温、白细胞分类、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肺指数、脾指数、糖脂代谢、脑组织炎症因子,以及肺组织炎症相关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腹腔注射LPS可使小鼠的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 05),体温显著下降(P0. 01),脾指数显著升高(P0. 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 05),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 01),血小板显著减少(P0. 01),血小板比积显著降低(P0. 01),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 01),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 01),脑组织海马和皮层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显著增多(P0. 01),脑组织海马、皮层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显著增多(P0. 01),肺组织磷酸化蛋白STAT1表达显著升高(P0. 01),磷酸化蛋白c-Jun表达显著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素给药后,可显著升高LPS所致小鼠的体温和呼吸频率的降低,减轻LPS诱导的各脏器病理改变,可显著升高LPS所致的小鼠低血糖,可显著降低海马和皮层中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肺组织中磷酸化蛋白STAT1和c-Jun的表达(P0. 05,P0. 01)。结论:青蒿素可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对腹腔注射LPS致SIRS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红藤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决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使用抗生素辅助红藤汤灌肠治疗组30例,抗生素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大小,腹痛情况以及白带,体温.包块消失,体温正常,白带正常为治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则为无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抗生素辅以红藤汤灌肠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块,具有疗程短,疗效高,经济又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