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促卵颗粒对IVF周期颗粒细胞骨形成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5,BMP-15)的影响,探讨提高妊娠率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IVF治疗周期加用补肾促卵颗粒)42例,对照组(IVF治疗周期加用安慰剂颗粒)40例。观察临床肾虚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用药天数,取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颗粒细胞BMP-1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肾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低于对照组,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细胞BMP-15蛋白表达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促卵颗粒改善了卵母细胞成熟度,提高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可能与通过提高颗粒细胞BMP-15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腔内理疗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肾虚型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行IVF-ET的PO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拮抗剂方案进行IVF-ET治疗。观察组在IVF-ET超排卵周期的前1个月经周期以及超排卵过程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腔内理疗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虚症状改善情况及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_2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及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的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肾虚证候积分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肾虚证候积分降低(P0.05),Gn用量减少(P0.05),HCG日E_2水平增高(P0.01),获卵数、受精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n天数、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腔内理疗可增加IVF-ET中POR患者的获卵数,减少Gn用量,提高受精率,改善肾虚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IVF中因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照组采用微刺激方案。比较两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促性腺激素(Gn)总使用量及用药天数、周期取消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CG日E_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明显增加(P0.05);C型内膜及Gn总使用量、Gn用药天数、周期取消率均减少(P0.05);两组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脾肾两虚兼肝郁证候明显改善(P0.05)。结论:定坤丹能改善IVF-ET中POR患者HCG日E_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减少Gn用量及用药天数,降低周期取消率;提高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联合避孕药预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虚型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行IVF-ET的PO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3组患者均采用短方案进行IVF-ET治疗。联合治疗组自IVF-ET超排卵周期的上1个月经周期行补肾中药联合COC预治疗,COC治疗组于同一时期COC治疗,对照组口服等剂量安慰剂。观察3组治疗前后肾虚证候改善情况及予短方案后3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激素(E2)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Gn用量及使用天数减少,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增高(P<0.05, P<0.01);肾虚证候积分降低(P<0.01),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肾虚症状改善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COC治疗组获卵数增高(P<0.01);与COC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Gn用量及使用天数减少,HCG日E2水平增高,获卵数及受精率较高,肾虚证候积分降低(P<0.01)。结论补肾中药联合口服避孕药预治疗可增加IVF-ET中肾虚型POR患者的获卵数,增加HCG日E2水平,减少Gn用量及天数,提高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改善肾虚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COH过程中,观察并探讨促性腺激素(Gn)联合使用生长激素(CH)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我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2组:Gn联合应用GH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只使用Gn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获卵数及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率、卵裂率、获胚胎数目、优质胚胎数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获卵数及成熟卵母细胞数、获胚数、优胚数上均比对照组提高,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受精率、妊娠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在IVF-ET的COH中Gn联合应用GH可以提高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改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周期疗法对高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PO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中药序贯周期疗法+拮抗剂方案)和对照组(拮抗剂方案),每组各58例。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基础促卵泡生成素(bFSH)、bFSH/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比值、抗缪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中医证候积分及肝、肾功能;比较两组IVF-ET周期中获卵数、促性腺激素(Gn)用药时间及用量、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及子宫内膜厚度(EmT)、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bFSH、bFSH/bLH、中医证候积分降低,AFC增多(P0.01),AMH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获卵数、受精数明显增多,HCG日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HCG日EmT、优质胚胎数增多、Gn用量减少(P0.05),Gn用药时间、周期取消率降低,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序贯周期疗法联合拮抗剂方案可改善高龄POR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提高POR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至天癸合启宫丸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局部AKT-GLUT4胰岛素代谢通路干预作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肾虚痰湿不孕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二至天癸方合启宫丸方(中药)组和安慰剂组,各组33例。两组患者皆采用GnRHa+达英-35双降方案,中药组患者于服用达英-35同时给予二至天癸方合启宫丸方,直至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安慰剂组患者给予安慰剂颗粒。观察PCOS患者治疗前后肾虚痰湿证候积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变化;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天数;获卵数、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以及取卵日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代谢通路中AKT、p-AKT、GLUT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中药组治疗后证候积分、HOMA-IR显著降低(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增加(P0.05,P0.01),p-AKT、GLUT4蛋白表达升高(P0.05);两组Gn用量、Gn天数及AKT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天癸合启宫丸方可能通过上调卵巢颗粒细胞p-AKT和GLUT4蛋白表达,改善PCOS患者卵巢胰岛素抵抗,提升卵母细胞发育潜能,进而改善PCOS患者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联合微刺激对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不孕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在POR患者行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中运用补肾调周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6例PO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微刺激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补肾调周中药,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肾阴虚证候改善情况、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MⅡ卵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6/38)高于对照组[76.3%(29/38)](P0.05)。治疗后治疗组获卵数、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Gn天数、Gn用量、HCG日E_2、MⅡ卵受精率、周期取消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能增加POR患者超促排卵周期的获卵数、MⅡ卵数,提高优质胚胎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中药对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因输卵管因素进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61例,根据自愿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长方案超促排卵后取卵,移植。中药组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的同时加服补肾活血、化痰祛湿功效的二至导痰方中药,1天1剂,连服到胚胎移植后14天。比较两组患者Gn使用量、使用天数、注射HCG日卵巢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对照组Gn总量高于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HCG日卵巢血流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I无差异。中药组受精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56.7%,对照组妊娠率45.2%,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Gn使用时间,获卵数和卵裂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可以减少PCOS患者IVF-ET助孕中Gn用量,改善卵巢血流,提高受精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调经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超排卵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控制性超排卵组(实验组)和单纯控制性超排卵组(对照组)。观察两组HCG日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药情况、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等,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血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补肾调经方在不增加Gn量的情况下,可增加获卵数并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肾调经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卵母细胞质量及与卵泡液生殖激素及颗粒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5,BMP-1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按照治疗顺序分为中药联合控制性超排卵组(治疗组,20例)和单纯控制性超排卵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促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b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使用天数及使用量、皮下注射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_2)、孕酮(progesterone,P)、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水平、获卵数、受精率、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液生殖激素FSH、LH、E_2、P、睾酮(testosterone,T)浓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成熟卵泡颗粒细胞BMP-15 mRNA和蛋白定量的表达。结果 60例患者妊娠32例,总妊娠率为53.3%。其中对照组40例,妊娠19例,妊娠率47.5%;治疗组20例,妊娠13例,妊娠率6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n用量低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G注射日血清E_2、LH、P浓度,获卵数和受精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卵泡液FSH浓度均降低,LH浓度增高,妊娠患者卵泡液LH浓度亦明显高于未妊娠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泡液E_2、T、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颗粒细胞上BMP-15 mRNA和蛋白定量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增高,妊娠患者亦高于未妊娠患者(P〈0.05)。结论在IVF-ET过程中,补肾调经方可以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增加卵泡对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颗粒对肾阴虚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VF)结局及卵巢颗粒细胞PI3K、pAkt和FoxO3a的影响。方法:66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高龄(≥35岁)肾阴虚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除接受相同的促排卵方案治疗外,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分别在IVF前接受六味地黄颗粒或安慰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评估肾阴虚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观察获卵数、2PN受精率、成胚率和临床妊娠率。在取卵日收集卵泡液,提取颗粒细胞,观察颗粒细胞凋亡率,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的PI3K、pAkt和FoxO3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肾阴虚证候评分从(14.82±1.16)分下降至(7.87±1.32)分,而安慰剂组变化不明显,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与安慰剂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成胚率和临床妊娠率(57.35%和46.63%)均优于安慰剂组(48.48%和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获卵数没有差异。与安慰剂组相比,2PN受精率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PI3K和pAkt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oxO3a表达下降。结论:对于接受IVF-ET的高龄肾阴虚证不孕患者,补肾中药可以缓解临床肾阴虚症状,提高成胚率及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颗粒细胞中PI3K、pAkt和FoxO3a的表达来改善卵母细胞发育微环境、抑制颗粒细胞凋亡及提高卵母细胞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丹莪妇康煎膏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周期卵细胞质量和胚胎质量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70例腹腔镜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行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为丹莪妇康煎膏加控制性超促排卵组,对照组(35例)为安慰剂加控制性超促排卵组,另取35例因男方因素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取卵日成熟卵泡液颗粒细胞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含量;RT-PCR法检测颗粒细胞中GDF-9 mRNA的表达;并比较各组的获卵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等。结果 颗粒细胞中GDF-9 mRNA的表达,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颗粒细胞中GDF-9的表达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卵裂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有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IVF-ET患者卵细胞和胚胎质量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颗粒细胞GDF-9 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分别联合补肾调经方、逍遥散方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40例不孕症患者辨证分为补肾组、疏肝组各20例,另设单纯控制性超排卵2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接受IVF-ET治疗,补肾组同时服用补肾调经方,疏肝组同时服用逍遥散方。治疗后检测各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LK5)mRNA的表达,观察患者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对照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9.3%、45.0%,补肾组分别为50.3%、65.0%,疏肝组分别为50.6%、60.0%,补肾组、疏肝组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临床妊娠率以及获卵数、受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疏肝组ALK5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经方、逍遥散方均可以上调不孕症患者颗粒细胞膜受体ALK5 mRNA的表达,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从而调节卵巢功能而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养卵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准备进行IVF-ET的肾虚血瘀型DOR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自拟养卵方治疗,对照组予芬吗通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均进入IVF-ET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FSH/LH值,血清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数(AFC);在IVF-ET周期中,比较2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使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总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FSH、LH、FSH/LH、E2、AMH、AF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Gn用量及使用天数均少于对照组,获卵数、总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多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卵方能够显著改善肾虚血瘀型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有效提高IVF-ET中的卵巢反应性,从而改善IVF-ET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6.
正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促排卵中的治疗难点。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发育的卵泡数量少、血雌二醇(estradiol,E2)峰值低、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多,最终表现为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甚至不能获得卵子,卵子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疏肝滋肾方对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性激素水平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98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49例患者为西医组,给予IVF-ET治疗,49例患者为疏肝滋肾方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疏肝滋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生长分化因子-9(GDF-9)、抗苗勒氏管激素(AMH)、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卵巢状态[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卵巢窦卵泡数(AFC)];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成熟卵率(MII卵率)、获取卵泡个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疏肝滋肾方组患者LH、FSH含量显著低于西医组、AMH含量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滋肾方组患者TLR2含量显著低于西医组、GDF-9水平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滋肾方组PSV、...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IVF-ET基础上予中医序贯疗法干预,对照组30例予IVF-ET治疗。比较2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情况;比较2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_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包括获卵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周期移植率)、妊娠结局(包括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情况;比较2组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及不良结局[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受精率80.61%(316/392),优质胚胎率54.58%(155/284),对照组受精率71.85%(314/437),优质胚胎率46.05%(134/291),治疗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5.26%(1/19),妊娠糖尿病发病率5.26%(1/19),对照组妊娠高血压发病率23.53%(4/17),妊娠糖尿病发病率17.65%(3/17),治疗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HCG日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和不良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干预PCOS伴不孕患者行IVF-ET,能够有效提高胚胎质量,减少妊娠并发症,是PCOS患者行IVF-ET的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补肾养血活血法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妊娠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 《中医杂志》2008,49(12):1084-1086
目的 观察补肾养血活血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对超促排卵反应、子宫内膜改善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人绝经后促件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nRHa/r-FSH/HMG/HCG)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服用补肾养血活血中药,观察两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及子宫内膜厚度、计算取卵数、测定优质卵率、观察受精率、计算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 结果 治疗组可以减少促性腺激素的用量(P<0.01),提高子宫内膜的厚度(P<0.05);而且在提高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最终提高妊娠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养血活血法可以促排卵、健内膜、辅助胚胎着床,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可以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齐氏养卵方治疗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准备行IVF-ET的DOR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入组后,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氏养卵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氢表雄酮(DHEA)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进入IVF-ET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bFSH/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数(AFC);在IVF-ET周期中,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使用天数、获卵数、成熟卵数、胚胎总数、优质胚胎数、成熟卵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FSH、bFSH/L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MH、AFC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IVF-ET周期中,观察组患者的Gn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胚胎总数和优质胚胎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成熟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氏养卵方能够显著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有效提高IVF-ET中的卵巢反应性,从而改善辅助生殖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