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痉挛性斜颈的应用解剖和外科治疗(附6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痉挛性斜颈(ST)的应用解剖、临床分型、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引起ST相关的痉挛肌肉分成两组,即主要责任肌和次要责任肌,并明确其支配神经。对ST采用四种分型方法:①按痉挛肌肉累及范围分型;②按斜颈姿态分型:③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④按病情程度分型。根据ST姿态分型采用相应的术式组合。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C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副神经切断术。三种术式组合一期完成称“三联术”。术式一和三组合称“二联术”。对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对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组合,对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组合。混合型ST分期采用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头部CT和MR检查未发现与ST有关的颅内病灶。颈部CT显示痉挛肌肉呈肥大性改变。切除的痉挛肌肉和神经病理切片均有异常表现。术后6-12个月评定疗效,全组648例中,斜颈症状消失450例(69.5%),显效113例(17.4%),进步68例(10.5%),无效17例(2.6%)。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ST,准确掌握其应用解剖,手术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无残疾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关系。方法 对ST按痉挛肌肉范围分型:单纯性ST和症状性ST。按姿态分型:旋转型、侧屈型、后仰型、前屈型和混合型ST。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强直型和阵挛型ST。按病情程度分型:轻型和重型。手术治疗:针对ST姿态分型采用不同术式组合。对旋转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C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对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加胸锁乳突肌切除术。三种术式合用称“三联术”。术式一和三合用称“二联术”)。侧屈型ST采用屈向侧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或术式一和术式二合用。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混合型ST采用分期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 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全组595例,斜颈症状消失404例(68%),显效107例(18%),进步67例(11.1%),无效17例(2.9%)。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ST,手术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无残疾并发症。头部CT和MR检查未发现与痉挛性斜颈有关的颅内病灶。颈部CT显示痉挛肌肉呈肥大性改变。肌电图主要痉挛肌肉显示完全干扰波,次要痉挛肌肉显示不完全干扰波。切除的痉挛肌肉和神经病理切片均有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15手术治疗的580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资料。借助肌电图、CT或MRI等检查判断参与痉挛的肌群,将痉挛肌肉分为原动肌、协同肌、随动肌,对原动肌做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肌做去神经术,随从肌可不予处理,从而形成三种术式: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 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副神经切断术。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组合,前屈型 ST采用双侧术式三组合,混合型ST分期采用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 565例术后随访6个月~15年;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痊愈429例,显效68例,进步52例,无效16例;优良率为88%。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肌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侵袭手术治疗侧屈型痉挛性斜颈8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侧屈型痉挛性斜颈(LFST)微侵袭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LFST相关的痉挛肌肉分成主要责任肌和次要责任肌,并明确每一肌肉的支配神经。对LFST临床分型,按不同分型制定个体手术方案。采用下列术式组合治疗。术式1:屈向侧颈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2:屈向侧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3:屈向侧副神经切断术(或附加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切除术)。三种术式组合称"三联术",术式1和术式3组合称"二联术"。结果术后6~12个月评定疗效,全组81例痊愈69例(85.2%),显效8例(9.9%),进步4例(4.9%),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35例采用二联术治疗的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5例,进步3例,优良率91.4%(32/35);46例采用三联术治疗患者中,痊愈42例,显效3例,进步1例,优良率97.8%(45/46)。结论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相关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LFST,手术安全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腕、指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儿腕、指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7例脑瘫患儿77侧腕、指部痉挛状态病例。全部病例采用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25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腕、指部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8.31%(68/77)。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90.91%(70/77),随访期间为74.03%(57/77)。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9.47%(51/57)。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37侧,肌无力26侧,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痉挛状态复发10侧(12.99%)。结论选择性正中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儿腕、指部痉挛状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1244例痉挛状态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2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副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前、后根。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4.3个月。96.26%患者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0.68%。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63%,随访期间为86.72%。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8.67%。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478侧(23.17%),肌无力378侧(18.32%),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165例(10.83%)。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闭孔神经切断术治疗脑瘫性大腿内收肌群痉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选择性闭孔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患者大腿内收肌群痉挛状态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采用选择性闭孔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的38例脑瘫性大腿内收肌群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人平均随访7个月。100%的病人术后立即感大腿内收肌群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100%,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8.9%(30/38).生活质量提高率92.1%(35/38)。术后无下肢感觉障碍发生;出现大腿内收肌无力49侧,随访期间均见好转。痉挛状态无复发。结论 选择性闭孔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性大腿内收肌群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痉挛性斜颈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一个多世纪前Keen创建的外科切断局部神经治疗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以来,已形成了多种术式,如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副神经切断术、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三联术、立体定向脑运动核毁损术、鞘内泵入巴氯芬疗法、副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Foerster-Dandy手术,各种术式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近年的相关文献,介绍ST的各种外科术式及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上肢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瘫性上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平均随访38、7个月。结果94.1%的病人术后即刻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8.2%: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52.9%.随访期间为76.5%: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2.4%。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20侧(58.8%),肌力下降13侧(38.2%),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复发2例(11.8%)。结论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性上肢肌群广泛痉挛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等.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肘痉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81侧)肘部痉挛状态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病人术后均感肘部痉挛状态缓解,术后6周运动功能改善75侧(92.6%).平均随访26个月,肘部痉挛状态缓解77侧(95.1%),运动功能改善73侧(90.1%),生活质量提高61例(93.8%).结论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s on either peripheral 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spasmodic torticollis are: myotomy, neurotomy, cervical rhizotomy, cortical topectomy, prefrontal lobotomy and a variety of stereotaxic nucleotomies and tractotomies (globus pallidus, thalamus, subthalamus, midbrain). These procedures are briefly reviewed. Some newly proposed operations are than discussed (Svien's labyrinthine suppression and Mazar's interruption of cortico-capsular head-turning pathways). The former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n an altered influence of the reticular substance of the midbrain on the "central" vestibular circuits may be relevant in the genesis of primary spasmodic torticollis. The results are reported of 20 personal cases treated with var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with a maximum follow-up of 14.4 years (mean = 6.7 years). It is concluded that at present the most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reatment is bilateral anterior rhizotomy of C1-C3 combined with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neurotomy (or spinal rhizotomy) of the 11th cranial nerve. The results were rated clinically as useful in 66.6% of the 15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is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和肌切断治疗痉挛性斜颈400例结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400例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和肌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借助肌电图(EMG),CT或MRI等检查揭示参加痉挛的肌群。作者将痉挛肌分为三类,原动肌作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肌作去神经术,随从肌可不予处理。文中介绍三种临床型别的手术入路。结果 手术共400例,其中272例经2~31年长期随访,总优良率为86.4%,无死亡,无重大并发症,颈向各方向运动有力,疗效最长的患者至今已31年。结论 本手术方法适用于姑息治疗无效的痉挛性斜颈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7例痉挛性斜颈病人,全部采用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手术方法为枕后正中入路硬膜下双侧副神经根、C1脊神经根切断、C2-4脊神经前、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结果全部病人术后立即感到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5.7%(6/7),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5.7%,术后6例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随访期间均有所好转,无吞咽困难和头颈部支撑困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例斜颈复发,使用盐酸度洛西汀+苯海索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手术安全的基础;选择合适的病例、合理使用电生理监测技术、个体化制定神经根选择性切断的程度是手术疗效的保证。本研究只是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初步探索,该术式大宗病例和长期随访资料尚需进一步积累完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痉挛性斜颈(ST)螺旋CT(MSCT)检查方法 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ST 33例,临床分型:旋转型18例(55%)、侧屈型10例(30%)及头双侧后仰型5例(15%),另设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部CT扫描;对两组左右同名肌的肌腹厚度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检出肥大肌肉的分布;然后把ST组各肥大肌肉的增厚幅度结果 与相对应颈肌肌电图(EMG)不随意振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全部33例CT表现肌肥大分布与临床分型有较密切关系.旋转型肥大肌肉分布在头旋向侧的后1/4区内和对侧前1/4区内;侧屈型的肥大肌肉分布在头屈向侧的后1/4区和前1/4区内;后仰型患者的肥大肌肉分布在双侧后1/4区内.(2)CT轴面图像上可准确测量肌腹的厚度.旋转型和侧屈型病组中左、右两侧各同名肌肌腹厚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2~6.540,P<0.05);后仰型病组中,下斜肌、头夹肌及头半棘肌与正常对照组相应同名肌肌腹厚度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7~15.713,P<0.01);采用相关分析显示CT测量肥大肌肉的增厚幅度与EMG不随意振幅增加幅度之间呈正相关(r=0.713~0.963,P<0.01).(3)MSCT和EMG检查结果 可作为ST个体手术方案设计的基础,提高手术疗效的保证.结论 MSCT能确切地显示ST痉挛后肥大肌肉形态改变,它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可指导进一步EMG检查及协同确定痉挛责任肌肉,是ST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疗效。方法对137例ST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针对病例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126例)、副神经周围支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选择性切除术(9例)、经颅副神经根切断术(2例)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4.9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4%(128/137)。行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的126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双臂外展受限,随访期间有所好转,仅2例(1.6%)发生头颈部支撑困难;36例(28.6%)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8例,明显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7例(5.6%);颅内感染10例(7.9%),出院前均治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9例(6.6%)。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针对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保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ST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肢体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方法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痉挛型脑瘫病例,根据患者肢体痉挛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和正中神经,其中选择性胫神经切断术36侧,选择性正中神经切断术28侧,选择性坐骨神经切断术28侧,共计92侧。结果全部患者经3-15个月的随访,术后即刻肢体痉挛状态缓解率为97.8%(90/92),随访期间为94.6%(87/92),随访期间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6.5%(52/68),术后肢体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5侧(5.4%)。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对降低痉挛性脑瘫患者肌张力、纠正痉挛性畸形近期疗效满意,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能够被医患双方同时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