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BAG-1、CDK4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结直肠癌组织、4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及25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BAG-1、CDK4进行检测。结果:BAG-1、CDK4在结直肠癌中过度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64/80)和65.0%(52/80),并且BAG-1、CDK4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反比。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BAG-1、CDK4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83.3%(25/30).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阳性率分别为70.0%(35/50)和54.0%(27/5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侵及浆膜层者CDK4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者,阳性率分别为71.4%(40/56)和35-3%(12/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AG—1、CDK4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K4的过度表达还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涉及BAG-1、CDK4调节环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瘦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从而评价瘦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瘦素在66例结直肠癌、23例腺瘤性息肉及10倒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三组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瘦素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0%、30.4%、0%,瘦素在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息肉组及正常组(P<0.01),而在息肉组及正常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布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瘦素表达从正常结肠粘膜、结直肠息肉至结直肠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瘦素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ullin 4B(Cul4B)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表达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例结直肠癌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ul4B的表达,同时检测8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ul4B高表达率为74.7%,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39.8%,P<0.05),且Cul4B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β‐catenin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66.3%,与Cul4B表达呈正相关(r=0.464,P<0.01)。结论 Cul4B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β‐catenin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玉芳  魏兵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5,26(12):1391-1392
目的 探讨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45例结直肠腺瘤和17例结直肠正常粘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77.4%,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表达率。CD44v6阳性表达与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7.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D44v6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小会  卢启明 《医学争鸣》2009,(17):1610-1613
目的:探讨β—catenin与hPTY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结直肠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eatenin,hPTTG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均呈正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为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异常表达率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腹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5,6.041,4.347,7.364,5.513,P〈0.05).hPTYG1在正常结直肠组织均呈阴性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腹膜播散和腹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3,6.446,24.017,5.788,9.614,13.067,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hPTTG1、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腹水、肿瘤大小是独立的预后指标(RR=2.916,3.546,2.703,2.217,1.952,P〈0.05).结论:B-eatenin,hPTYG1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hPTTG1表达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12A5基因(SLC12A5)、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组织40例(癌组)、30例结直肠腺瘤(腺瘤组)和4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结直肠组织的SLC12A5、Ki-67的表达,分析 SLC12A5、Ki-67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癌组、腺瘤组和正常组中SLC12A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50% (35/40)、46.67% (14/30)和 32. 50% (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腺瘤组和正常组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0% (33/40)、50. 00% (15/30)和 20. 00% (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LC12A5 和 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 =0.518,P =0. 000);SLC12A5、Ki-67阳性表达均与结直肠癌浆膜浸润、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SLC12A5、Ki-67表达升高,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分化程度、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头颈部鳞癌和20例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CXCL12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68.8%,CXCR4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66.7%。CXCL12及其CXCR4在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CXCR4的表达与T分期及N分期呈正相关(P〈0.05),CXCR12的表达与T分期及N分期无关;CXCL12和CXCR4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结论头颈部鳞癌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提示CXCR4-CXCL12轴在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CRCR4的表达与头颈部鳞癌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CXCR4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成为头颈部鳞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XCL12/CXCR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和7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XL12/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分级及复发的关系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正常膀胱组织CXCL12及CXCR4阳性表达各1例,7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L12及CXCR4阳性表达各有52例及56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XCL12及CXCR4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P<0.01),而未发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CXCL12与CXCR4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0).结论 CXCL12/CXCR4的表达上调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及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及与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结直肠癌标本及16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的MVD。结果结直肠癌细胞的TP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P<0.01);TP阳性组的MVD高于TP阴性组(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TP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rs=0.301,P=0.015);TP表达阳性率随肿块体积的增加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1和P=0.00);TP表达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为30.56%,而未表达者为68.97%(P=0.0106)。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TP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TP表达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同源修复基因家族成员BRCA1、BRCA2在结直肠息肉和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7例正常结直肠粘膜、30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33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 BRCA1、BRCA2的表达水平。结果:BRCA1、BRCA2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增生性息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中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Ducks分期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95,P<0.05)。结论:BRCA1、BRCA2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结直肠病变组织中的BRCA1蛋白、BRCA2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