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旋回波结合电影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常规自旋回波 (SE)结合电影MRI对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2 1例 ,其中Fallot四联症 1 4例 ,房间隔缺损 2例 ,右室双出口 2例 ,单心室 1例 ,主动脉缩窄 2例。所有患者接受MRI检查 ,先做不同层面的SET1 WI,再选择最佳层面做电影MRI。分析MRI检查结果 ,并与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SET1 WI可显示心脏大血管的主要结构畸形 ,电影MRI可进一步明确心血管结构畸形及血液流动改变 ,MRI检查结果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常规SE结合电影MRI能准确显示心脏大血管畸形 ,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OT(MSOT)、xA平片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对247例样本进行冠心病鉴别诊断。结果247例样本中影像学综合诊断出冠心病178例,非冠心病者6g例。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比较,敏感性为100o%,特异性为841%。结论影像学诊断冠心病简便、快速、安全,MSCT和MRi敏感性高,×线可提供诊断辅助线索,综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心脏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患儿10例,应用超导磁共振仪,选用心电图门控自旋回波技术(SE),电影磁共振(cine-MRI)及磁共振造影(MRA)进行诊断,所有病例均经X光胸片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3例同时进行心血管造影(Angio)检查,一例经手术治疗,结果:MRI准确显示本组患者的心脏和/或内脏位置异常,诊断结果包括右旋心4例,镜像右位心3例,中位心2例及孤立性左位心1例。结论:MRI能准确诊断先天性心脏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价值.方法采用一般回顾性分析.全组共11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年龄4~16岁.对所有患儿常规行SE序列成像,其中3例兼做电影MRI.结果11例均显示了主动脉缩窄及缩窄的程度、形态,并显示了缩窄处与左锁骨下动脉的关系.9例(81.8%)MRI显示为局限性膜状或嵴状狭窄,2例(18.2%)呈长管状狭窄.3例cine MRI均能显示狭窄段.合并畸形有:4例同时伴有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5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结论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能相当准确地对主动脉缩窄进行诊断,并能同时显示合并的胸部大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有了更多选择,诊断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心动图(Echo)、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其中MRI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能同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和功能进行评价。文章着重对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庞玉生  杨岳松 《医学文选》2000,19(4):433-435
目的: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磁共振成像(MRI)与心血管造影(Angio)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评价MRI在小儿复杂型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复杂型先心病患儿42例,应用超导磁共振仪,选用心电图门控自旋回波法技术(SE),电影磁共振(cine-MRI),磁共振造影(MRA),获得T1加权像(T1WI),并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30例做了Angio检查,25例经手术治疗。结果MR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在子宫畸形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有完整HSG和MRI检查资料的22例子宫畸形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22例子宫畸形病例,其中HSG和MRI检查诊断一致者18例,诊断符合率为81.8%.4例HSG误诊的病例中,有1例HSG诊断为单角子宫,MRI 检查发现有与宫腔不连通的子...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 General anaesthesia (GA) for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is challenging for the anaesthesiologis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确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MRI冠脉成像及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检查,总结成像技术,与DSA冠脉造影及心肌核素扫描对照分析,计算符合率,评价应用价值。结果300个被检冠脉节段中,MRI显示冠脉狭窄(>70%)26处,与DSA冠脉造影相比准确率68.4%(26/38),12例MR心肌灌注检查中检出心肌缺血区域12个,与心肌核素扫描相比,MR心肌灌注心肌缺血区域显示率75%(12/16)。结论高场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价值,应用前景良好,但目前其准确性尚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孤立性先天性失嗅临床以及MR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孤立性先天性失嗅病例的临床资料.均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体检、T&T嗅觉检查、嗅觉事件相关电位测试、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均行嗅觉通路MRI和性激素检测.结果 男9例,女11例.诊断年龄平均39(27~58)岁.所有患者自幼未闻到过任何气味.耳鼻喉科常规检查以及鼻内镜检查未见异常.主观嗅觉测试均为完全失嗅.嗅觉事件相关电位测试显示最大嗅刺激引不出嗅觉事件相关电位.CT检查显示鼻腔鼻窦嗅裂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20例均为嗅球、嗅束缺失,嗅沟缺失或变浅.性激素检查均正常.结论 孤立性先天性失嗅诊断依据病史、体检、嗅觉测试、鼻窦cT以及嗅路MRI检查.早期诊断困难.嗅路MRI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ree cases of giant congenital aneurysm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described. The diagnosis was made by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eart catheterization and cineaortography in case 2 and case 3, and only by 2DE in case 1. Successful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giant aneurysms resulted in excellent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2.
汪明月  李逸攀  史延斌  鲁植艳  刘玉 《西部医学》2023,35(10):1541-1544
目的 探讨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对不同分型的鉴别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22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87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及MRI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显示,287例患者中先天性子宫畸形239例,其中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良9例、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腔38例、双子宫53例、双角子宫21例、纵膈子宫111例、弓形子宫5例、管状子宫2例;MRI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46)高于超声(Kappa=0.574);MRI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AUC大于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MRI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结论 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具有诊断价值,且其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及磁共振(MRI)对肛周脓肿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怀疑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的患者进行MSCT或MRI检查,并通过手术进行验证。结果 20例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病例均在手术前通过MSCT或MRI较好的病灶显示和准确诊断,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吻合,在病灶及肛瘘的支路显示方面,MRI的显示效果更好。结论 MSCT和MRI都可以对肛周脓肿或伴有肛瘘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在对病灶的显示尤其是复杂肛瘘的支路显示方面,MRI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夹层动脉瘤570例临床确诊及误、漏 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夹层动脉瘤(AD)早期确诊和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03-01-2006—05太原市中心医院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病例和误诊病例570例。所有病人均经X线或彩色多普勒超声(CFDI)检查或磁共振(MRI)、CT或数字减影(DSA渡)确诊,确诊标准为发现假腔或游离膜片。早期确诊AD的病人277例,男225例、女52例。误诊病人293例,男235例、女58例。结果早期确诊AD和误诊病人在性别、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心脏异常杂音、Stanford分型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检查率、CT检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率、MRI检查率、DSA检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AD病人的初始症状、发病过程、心电图改变极易误诊,急诊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周迅  邵国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3,(34):104-105,108,F0003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弹力成像在继发性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87例,均为脑转移瘤,将所有患者分别通过3.0T磁共振弹力成像和普通MRI进行诊断,然后手术或者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比较3.0T磁共振与普通MRI对于颅内转移瘤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与病理诊断的相符率明显高于普通MRI,其对于恶性级别的判断也优于普通MRI(P<0.05).结论 3.0T磁共振弹力成像可以对继发性脑肿瘤做出准确的判定,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晓斌  张海燕  胡振芳  刘志宝  杨爽   《四川医学》2017,38(10):1201-1204
目的探讨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临床或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中晚孕妊娠孕妇82例,在超声检查3d后行MRI检查,将产前MRI诊断结果与产后或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MRI扫描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MRI序列扫描图像质量优68例(82.92%),图像质量良10例(12.19%),图像质量差4例(4.87%);(2)诊断标准结果与MRI检测结果对照后显示,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正确率为92.68%(76/82),MRI诊断误诊率0%(0/82),MRI诊断漏诊率7.31%(6/82)。结论 MRI扫描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组织结构图像显示质量佳,诊断正确率高,可及时为临床制定相关解决方案提供确切的影像学资料,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一线使用含纳武利尤单抗的方案联合治疗脑膜转移癌(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4月1日至10月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经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学确诊的4例MC患者,一线给予含纳武利尤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总结CSF肿瘤负荷(tumor burden,TB)、软脑膜强化、脑积水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症状等临床特征,分析其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灶包括2例多线靶向治疗后失败的肺癌、1例胆管细胞癌和1例原发灶不明。2例患者CSFTB低,2例CSF TB高且合并脑积水行CSF分流术挽救治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和/或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位疗程5.5(5~33)个,截至2022年5月1日末次随访,4位患者中位随访610(153~947)天,1例无进展,2例仍存活,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CNS毒性。治疗后首次评估中位时间为46(37~65)天,4位患者CNS症状均缓解,3例CSF TB下降,CN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108天、134天和>944天;1例CSF TB无变化,PFS仅76天。CSF TB低相较于高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长(>947天和>944天vs.153天和275天)。结论 一线含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治疗MC患者,CSF TB短期内下降可能预示CNS PFS更长,CSFTB低可能预示OS更长,其疗效值得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光滑脑畸形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特点,为本病临床诊断及分型提供临床和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我科诊断的11例光滑脑畸形患儿的症状、体征、神经行为评估资料、实验室结果及核磁共振成像发现。结果 11例光滑脑中孤立性光滑脑4例,Miller-Dieker综合征3例,鹅卵石样光滑脑3例,光滑脑伴小脑发育不全1例。临床表现以精神发育迟滞、运动障碍、小头畸形、癫痫、听力障碍、面部畸形等为主。鹅卵石样光滑脑还伴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及眼球发育异常。光滑脑伴小脑发育不全型患儿伴有共济失调表现。经典型光滑脑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大脑半球脑回消失或增宽,脑皮层增厚,白质减少,灰-白质界面光滑。鹅卵石样光滑脑畸形患者大脑皮层增厚,脑回少而呈鹅卵石样外观。光滑脑伴小脑发育不全型表现为巨脑回畸形,伴小脑半球体积缩小,海马发育不良。结论光滑脑是异质性明显的脑发育畸形,临床表现及MRI特点可作为本病临床诊断及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磁共振对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发肝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结果与送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必要患者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果磁共振可清晰显示患者的胆总管囊肿部位、并辅助分型、判断是否存在结石、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诊断准确度达到100%。结论磁共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可以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做出诊断,并能帮助医生正确判断发病的形态、部位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评价肝硬化程度,反映病理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以探索更合理的诊断方法。方法总结49例HCM住院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磁共振(MRI)、冠状动脉和左室造影术(CAG4-LVG)特点。结果49例ECG均为窦性心律,其中4例正常,45例分别表现为左室高电压、ST—T改变、T波深倒而双肢对称、Q波窄而深及各种心律失常,6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ECG显示V3-5R波振幅增高伴V2-6对称性明显倒置T波;49例UCG检查发现室间隔、心尖部不对称增厚;14例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发现核素分布异常;7例MRI均显示室间隔或心尖部心肌肥厚,室间隔最厚可达30mm。结论凡中、青年患者出现不典型胸痛、晕厥,体格检查发现有心前区收缩期杂音伴第三心音和(或)第四心音,ECG有缺血性ST—T改变和(或)异常Q波,但临床上难以用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瓣膜病来解释者,应考虑HCM,进一步UCG常规检查可以明确。近年来冠脉多排螺旋CT(MSCT)对HCM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有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