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1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保健专家组的指导下,由北京协和医院具体承办了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5年度第二季度的学术活动。中心内容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和策略的回顾分析。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商莹莹教授主持。内容涉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方面面,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解读,患儿的随访、听力筛查策略的优化,听力筛查设备的校准,以及智能手机在听力检查方面的应用等。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多家单位,不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儿中耳宽频声导抗(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WAI)能量吸收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评价宽频声导抗测试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取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听力初筛的正常新生儿124例(193耳),在其出生48~72小时进行WAI测试,分析不同频率能量吸收率的变化规律、两次测试的重复性及外耳道处于不同压力、性别、侧别、分娩方式对WAI能量吸收率的影响.结果 正常新生儿宽频声导抗能量吸收率随频率增大呈"两峰两谷"形态,即在低频及3 363 Hz附近较低、在1 296 Hz附近及高频较高;两次测试的重复性显示外耳道处于峰压时,1 000 Hz和2 000 Hz两次测试差值的绝对值较外耳道压力处于0 daPa时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耳道压力处于0 daPa时与峰压时相比,除1 000、6 727 Hz外,其余各频率WAI能量吸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侧别、分娩方式的新生儿WAI能量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新生儿外耳道处于峰压时,两次WAI测试的重复性较好;外耳道处于不同压力对大部分频率WAI能量吸收率有一定影响;性别、侧别、分娩方式对WAI能量吸收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听力学家实施听力障碍儿童康复计划时常常从为其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开始。这个过程包括根据儿童聆听的需要选择适当相匹配的信号处理特征。聆听需要基于听力障碍的程度、类型、听力图构型,还有环境、家庭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为每一个人选择适当有效的放大特征和相关的信号处理程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特点,为正常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于出生后48~72小时,对1 062例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分别使用TEOAE和DPOAE进行听力初筛,其中135例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龄左右,同时进行TEOAE和DPOAE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月龄左右进行诊断型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结果 1 062例新生儿中TEOAE初筛未通过率为11.02%(117/1 062),DPOAE未通过率为13.65%(145/1 062);135例进行了复筛,TEOAE和DPOAE未通过率分别为17.78%(24/135)和20.74%(28/135),DPOAE初、复筛未通过率均高于TEOA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EOAE和DPOAE在初筛和复筛中的一致率分别为96.04%和95.56%,kappa值分别为0.817和0.857.在初筛中TEOAE每耳的平均测试时间为24±25 s,DPOAE为40±34 s;在复筛中TEOAE为52±41 s,DPOAE为73±62 s,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测试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复筛的135例中,共有7例(10耳)最终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9耳)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耳),这10耳TEOAE和DPOAE初、复筛均未通过. 结论 作为正常出生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方法,TEOAE较DPOAE未通过率低,耗时少;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TEOAE可能比DPOAE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编写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化和社会化的优生工程,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自2004年12月我国卫生部颁布[2004]439号文件,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以来,全国多数省已经制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并举办过相关的培训班,使该项工作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在有听力损失儿童中行短纯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tbABR)测试时记录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方法 在有听力损失的0~6岁儿童中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短声和短纯音ABR的反应阈,在记录到ASNR的受试者中分析其反应阈和潜伏期.结果 在所有80受试耳中共7耳(8.75%)在cABR测试中引出ASNR,40耳(50%)在tbABR测试中引出ASNR,其中1 kHz引出率最高(37耳,46.25%),2 kHz次之(25耳,31.25%).引出ASNR者ABR波V反应阈最低65 dB nHL,ASNR反应阈最低80 dB nHL.0.5、1、2和4 kHz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分别为6~8、5~7、3~5、3~4 ms.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其潜伏期缩短.结论 有听力损失的儿童tbABR测试中可以记录到AS-NR,但不影响以波V反应阈评估听力.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项目(EHDI)在国内外均受到普遍的重视,我国卫生部于2004年发布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会(JICIH)于2007年发布了新的<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项目的原则和指南>,对其2000年的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相似文献   
8.
2010国际成人听力筛查会议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障碍是成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许多负面影响,包括言语功能受损、抑郁及孤僻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听力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必要对成年人进行听力筛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从而保护听力,尽可能减少听力障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倍他米松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uried food test,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变化。腹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分别在干预后第7及14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小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74.55%的AR小鼠伴有嗅觉障碍。AR小鼠嗅黏膜上皮层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嗅感受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层数减少、排列紊乱。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亦较对照组减少,其中AR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39.77±2.012,与对照组66.38±1.5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R不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59.50±0.5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小鼠嗅黏膜OMP表达增加,已接近对照组水平,为62.04±1.227,与不用药组47.34±1.8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2组OMP表达与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相似,两组OMP染色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引起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除鼻腔气道阻塞原因外,嗅黏膜本身因炎症发生变化也是重要原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嗅黏膜产生影响,是治疗AR引发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咽腔观察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0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睡眠时咽腔阻塞特点及解剖原因,并与清醒时Mullerx检查比较。方法 纤维喉镜检查43例睡眠OSAS患者咽腔。结果 ①所有睡眠患者都有腭咽部阻塞,79%病例合并口咽和/或下咽部阻塞。②咽阻塞涉及软腭或悬雍垂后坠、咽壁内陷、扁桃体或咽腭弓肥大、咽皱襞和咽侧索冗赘、舌根肥厚及后坠等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