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简称 PTCA)即应用气囊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的手术,1977年12月由 Gr(?)ntzig首先在人体进行。本文综述 PTCA 的现况及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技术PTCA 的操作类似冠状动脉造影术。局部麻醉后,将预制的8F 或9F 指引导管经皮穿刺插入股动脉或经切开肱动脉插入,并在萤光屏监视下将导管置于适当的冠状动脉口。冠状动脉扩张导管是一双腔气囊导管,  相似文献   
2.
急诊体外循环在普胸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诊体外循环技术 (emergencycar diopulmonarybypass,ECPB)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报道已有明显增加 ,特别在心血管危重病例方面 ,但对应用于非心脏手术中出现的意外 ,如普胸病例术中大出血、呼吸道窒息、心肺复苏等 ,则鲜有报道。本文报告我院及苏州大学附一院心胸外科 10年间应用急诊体外循环救治 6例普胸外科危重患者的体会 ,探讨ECPB在普胸外科开展的条件、指征及救治措施。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 :紧急体外循环抢救胸外科危重患者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7~ 6 2岁 ,平均 5 0岁 ,体重5 2~ 70kg ,平均 5 8 5kg。肺癌术中上腔…  相似文献   
3.
心脏原发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962年1月至1994年11月期间,上海胸科医院对130例心脏原发肿瘤施行手术。男性48例,女性82例,年龄16-73岁。123例良性肿瘤,其中112例为粘液瘤;7例恶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和1例恶性肿瘤在围术期死亡,死亡率为4.6%,1例良性和3例恶性肿瘤者在随访期死亡。  相似文献   
4.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方法 以 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A组 ,抽取骨髓制成干细胞悬液 ,经左、右冠状动脉注入心脏 ;同期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 7例为B1组 ,于二尖瓣置换术中经左、右冠状动脉及心肌内注射干细胞悬液。既往收治的 10例单纯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为B2 组 (对照组 )。分别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 4、8周心脏射血分数 (EF)及心输出量 (CO)进行观察。结果 三组患者均健康存活。A组及B1组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后 4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 (P<0 0 1) ,尤以术后第 8周最为明显 ;与B2 组比较 ,B1组患者干细胞移植后 4周起EF及CO增加显著 (P <0 0 1) ,尤以术后第 8周最为明显。结论 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而辅助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同样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心功能。骨髓干细胞移植有望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Three cases of giant congenital aneurysm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described. The diagnosis was made by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eart catheterization and cineaortography in case 2 and case 3, and only by 2DE in case 1. Successful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giant aneurysms resulted in excellent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6.
对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后再通者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及再手术方法探讨。认为其发生原因与房缺的类型、张力、边缘结构、合并病变及修补方法有关。再手术时只要控制好张力问题,修补方法并无限制。本组9例再手术,无失败者。作者强调控制张力,修补牢靠,必要时采用补片修补,合并病变应同期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往报道的三尖瓣闭锁纠治方法包括使用导管及/或瓣膜。但在许多较年青患者,成长后导管口径不足。加以瓣膜的耐久性也不肯定。为此,作者发展一种不需异物材料的手术。采用自体心包补片作右心耳和右室吻合。病例为3例男孩,手术时年龄分别是8、9和12岁。其中2例曾作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有右心室严重发育不全。3例患者的大血管关系均正常,肺动脉发育较好,且肺血管阻力正常。在用力时均有紫绀和呼吸困难,术前血细胞压积自62~70%。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和体外循环。紧靠膈面作下腔静脉插管,以避免右房切口。作过上腔静脉—右肺动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12年半中曾对1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了瓣膜换置,其中11例为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这11例均为心功能Ⅳ级。10例在入院前因感染性心内膜至少接受一个疗程的抗菌疗法。本文报告这11例作心瓣膜换置治疗的经验。方法: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患者仍在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而接受抗菌治疗,而且:(1)术前48小时内血培养阳性,或(2)发热、术前48小时内有新的栓塞现象。 11例中8例(均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其中6例血培养和切除心脏组织徐片及培养均呈革兰氏阳性菌,以葡萄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3例患者  相似文献   
9.
在具有症状的左室室壁瘤病人的治疗中,左室的手术重建有其肯定地位,但对手术存活病例的晚期生存率和功能状态的分析还很少注意。本文着重分析这些方面,并试图阐明各种术前因素在预测手术死亡和术后预后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1966年1月至1972年12月,共对55例患者施行了左室室壁瘤切除术。病理检查显示瘤壁全部或几乎全部是纤维组织.供应室壁瘤的冠状动脉并有阻塞性病变。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70年7月到73年12月期间对12例病人在作两个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傍路移植术的经验。其中9例换置了主动脉瓣和二尖瓣,1例作二尖瓣换置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2例换置主动脉瓣并作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开始的3例因心肌梗塞、心排出量低下和有关问题于术后第1、6、19天死亡。以后的连续9例均存活。生存率的提高与改进操作,加快手术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心肌有关。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48~65岁。瓣膜病变均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后果。9例心功能Ⅲ级,3例心功能Ⅳ级,均有左、右心心力衰竭史。心电图均有左心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