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至2016年3月方城县中医院收治的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螺丝松动、感染、内固定断裂、内固定松动)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伤椎置钉术与跨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经伤椎置钉手术组(A组)及跨伤椎置钉手术组(B组)。观察对比2组术后7 d、术后12个月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VAS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结果术后7 d、术后12个月2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且术后7 d、术后12个月A组各指标均优于B组(P均0.05),2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VAS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伤椎置钉术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跨伤椎置钉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84例按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祛瘀汤治疗。结果:两组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5.24%,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盘山县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以常规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而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脊柱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不良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手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椎管侵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椎体前高压缩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同时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CT片检查,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未发现死亡病例及神经功能损伤障碍加重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对术前与术后12周、1年患者伤椎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差异进行比较发现,术后12周、1年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术后1年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和术后1周后凸Cob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长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术后恢复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四钉法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以及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对比,远期效果(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保证脊柱的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神经症状的爆裂性胸腰单椎体骨折患者32例,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6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16例行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2组骨折椎体术前和术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并对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腹胀、便秘缓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术前及术中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以及末次随访丢失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前1 d和术后3 d、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3个月及1年组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腹胀、便秘缓解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前和术后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实际选择治疗方案将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35例和对照组(椎弓根钉内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obb角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95.33±8.47)%与(49.85±5.22)%,(4.32±1.06)°与(27.33±3.58)°,(94.01±8.30)%与(49.97±5.30)%,(5.10±1.13)°与(27.29±3.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提高1级、2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33±8.47)%与(94.01±8.30)%,(4.32±1.06)°与(5.10±1.13)°,20.00%与6.67%,11.43%与10.00%(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Cobb角丢失度、ODI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5±0.20)%与(7.31±1.46)%,(1.25±0.38)°与(7.39±1.52)°,(15.46±4.38)与(24.16±4.59),60.00%与33.33%(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0%与20.00%(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丢失更少,腰背部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更佳,内固定失效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内植骨重建伤椎前中柱稳定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1月我科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08例,其中传统的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对照组);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66例(观察组)。分别从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对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比,矢状面和冠状面Cobb角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术后2周,术后2年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比,矢状面和冠状面Cobb角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比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在术后2年椎体前后缘压缩比增大,Cobb角增加,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2年椎体前后缘压缩比,Cobb角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内植骨可有效重建椎体前中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后缘高度,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正骨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伤椎椎前缘高度的变化和愈合率。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伤椎椎前缘高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伤椎椎前缘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6月(86.67%)和术后12月(100%)骨折愈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术后愈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1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列入对照组,采用4钉内固定术治疗,选取2010年1—1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列入研究组,采用6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前术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后缘高度比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术前Cobb角、伤椎前缘、后缘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研究组患者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缘高度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附加伤椎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6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且有利于长期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20例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记录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的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术后两次影像学检查结果均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 d与末次随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3 d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观察组术后随访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可更好地重建并维持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将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2日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VAS、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改善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Cobb角方面优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硫酸钙人工骨灌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A组)经一侧椎弓根伤椎内灌注硫酸钙人工骨行椎体成形术,对照组40例(B组)不行椎体成形术。分剐于于术前、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12个月)3个时段观测伤椎矢状位指数、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脊髓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腰背疼痛改善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等。结果,脊柱矢状位指数和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前后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脊柱矢状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两组间无差异(P〉0.05);腰背疼痛改善情况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脊髓神经损伤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A组无内固定并发症,B组内固定断裂者占10%。表明硫酸钙人工骨灌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减少后突畸形矫正度丢失,在降低内固定并发症及改善腰背疼痛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 均接受后路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行伤椎植骨将患者分为植骨组和未植骨组,其中植骨组 45 例,未植骨组 35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后凸 Cobb 角、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内固定取出前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 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植骨组患者内固定取出后 3 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未植骨组,后凸 Cobb 角低于未植 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植骨组患者术后 3 d 和术后 3 个月 VAS 评分低于未植骨组,ADL 评分 高于未植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植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植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的治疗效果可靠且创 伤小,可促进患者伤椎高度恢复和实现骨性愈合,防止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无邻近椎间盘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非融合技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经椎弓根植骨)与对照组(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各15例,通过回顾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对其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 30例患者获12~24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及成角的矫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拆除内固定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约5.3%,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平均丢失3.8°,对照组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无明显丢失,未发现断钉或脱出,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拆除内固定术后6个月固定节段脊柱活动度有不同程度恢复,患者主观感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合并邻近椎间盘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固定非椎间融合手术方式,拆除内固定后可以有效保留固定节段脊柱活动度、患者获得较佳的主观感受,且伤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却无明显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东莞南城医院收治40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分别从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ODI评分较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两组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传统后正中入路,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更佳,是一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中信惠州医院 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78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4 钉内固 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切口疼痛程 度、改良 Macnab 疗效、Cobb’s 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 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1 d、3 d、 7 d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的改良 Macnab 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 3 个月、6 个月的椎体前 缘高度百分比、Cobb’s 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对胸腰椎骨折的 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胸腰椎功能恢复,降低切口及腰背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牵引过伸按压复位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 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使用经椎旁肌切开徒手置钉撑开复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牵引过伸 按压复位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 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更优,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时间点与对照 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均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牵引过伸按压复位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 内固定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且手术用时较短,临床应用价值较经椎旁肌切开徒手置钉撑开复位法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