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22例初发时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2例初发时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同时选择22例高白细胞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对照组,分析其疗效.结果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CR)率82%,CR 1年有22.7%,CR 2年有27.3%,持续CR 3年及3年以上的有31.8%.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经标准的联合化疗或/和诱导分化治疗后,可获得较高CR率,CR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吉粒芬治疗白血病合并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特异性地刺激粒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剂量化疗引起的重度粒细胞减少,对造血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科于2003年1月-2003年12月用吉粒芬(G-CSF,杭州九源)治疗了58例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8例患者均按FAB分类标准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1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淋巴瘤白血病6例。男性21例,女性26例,儿童11例,年龄4-66岁,中位年龄41岁。54例患者用吉粒芬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2 0 0 0年 1~ 6月共收治 6例高白细胞白血病 ,现回顾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的血象、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组织学特征等均符合 1 986年天津白血病治疗研讨会标准 [1]。其中男 5例 ,女 1例。中位年龄 3 9( 2 1~ 66)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 2 1 3 ( 1 1 4~ 3 84)× 1 0 9/L,外周血幼稚细胞54 %~ 84%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粘滞综合征表现。2 方 法  6例患者在化疗前均采用羟基脲 4.0~ 6.0 g/d,分 2~ 3次服用 ,连续 3~ 5d,同时加用别嘌呤醇 0 .1 ,…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中性粒细胞重度下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大剂量化疗 ,大剂量化疗可使中性粒细胞减低、患者的免疫力下降 ,导致严重的感染 ,成为急性白血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1] ,我院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急性白血病患者 6 2例 ,通过精心护理 ,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率 ,使患者症状缓解并长期存活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2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男性 19例 ,女性 8例 ;年龄 19~6 3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DA)与以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1月住院的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3除外)共56例,随机分为34例及22例两组,其中34例组采用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DA)治疗,22例组采用以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结果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7.6%和63.6%;部分缓解(PR)为20.6%和22.7%;早期死亡分别为2例和1例.柔红霉素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非骨髓系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及心脏的毒副作用.高三尖杉酯碱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结论对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相比,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对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般状况较差,不适强烈化疗,老年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诱导缓解期治疗最好采用HA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前化疗已做为白血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 ,病人生存期延长 ,随之而来由于化疗及本身疾病所致的心脏损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我院近两年 10例白血病患者出现的心动过速、早搏、心肌病等心脏损害的原因后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10例均为我院治疗患者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4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4例 ;患者年龄 8~ 4 0岁 ,平均年龄 2 4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血液及骨髓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并除外原有心脏疾患。病程 1年 2例 ,2年 6例 ,3年 2例。化疗最长经过…  相似文献   

7.
高白细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的白血病患者[1],慢粒为最常见的致高白细胞白血病的血液系统增殖性疾病.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易淤滞出现高白细胞综合征,导致头昏、头痛、胸闷、脾梗塞致脾区剧烈疼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单用化疗起效较慢,且化疗时易发生白细胞溶解综合征,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提高此类病人疗效,我们于2001年4月至2003年10月对12例高白细胞慢粒白血病患者予以白细胞去除术加羟基脲等化疗治疗,患者症状缓解迅速,现就其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环磷酰胺联合诱导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HAL)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大于 10 0× 10 9/L的白血病 ,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凶险 ,易合并颅内出血 ,栓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导致早期死亡、预后极差。近几年来采用环磷酰胺 (CTX)预处理降低白细胞负荷后联合诱导化疗的方法治疗 2 9例HAL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本院住院患者 ,经血髓象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16~ 78岁 ,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NLL) 9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6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CML—BC) 4例。外周血…  相似文献   

9.
张伟琴 《华夏医学》2003,16(5):704-705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化疗是当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措施 ,可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1 ]。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常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许多不良反应。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我科对 6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发现在化疗全程中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和消除化疗引起的身心不良反应 ,提高治疗效果和白血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6 8例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 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5例 ,男 4 2例 ,年龄 1 5~ 73岁 ,平均 38岁 ;女 2 6例 ,年龄1 5~ 80岁 …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曾小菁  沈如刚  何玲  黄懿  王季石 《重庆医学》2013,42(20):2403-2405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ATLS的临床资料。结果 ATLS易发生在肿瘤负荷高、对化疗敏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常发生于肿瘤化疗后,亦有自发性ATLS发生,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碱化尿液、水化,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15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例未治死亡。结论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需注意ATLS的防治,及时诊治,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是一类治疗难度大、病情凶险的急性白血病,易合并颅内出血、脑栓塞、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所以早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现将我院31例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1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后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6例化疗发生ATLS的ALL患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分析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ATLS患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用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后,所有病例短期内血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是治疗ALT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院血液科为提高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的生存期,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在原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对急性白血病采用了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共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现将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病例病例在大剂量化疗前均处于完全缓解期。3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学疗法为主,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改善白血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打造人文关怀的理念,结合健康教育,营造人文氛围,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将化疗的副作用降到最低。1临床资料我院血液科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对18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910次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1例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21例ANL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8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2例),年龄5岁~78岁,平均年龄32岁。每次住院化疗天数为5~15…  相似文献   

15.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是指外周血中细胞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凶险,易发生颅内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紧急处理.临床上HLAL占急性白血病总病例5%~10%,并非罕见.现将3例HLAL治疗体会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19岁,血常规HB 128 g/L,WBC336×10 9/L,PLT 104×109/L,骨髓检查确诊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后经羟基脲500 mg,每6 h 1次,别嘌呤醇200 mg,每天3次,同时水化疗法及碱化尿液,入院后第2天出现脑出血,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6.
张新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5-2155
巩固化疗是当前白血病维持治疗的最基本治疗。骨髓抑制是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又是限制继续化疗及大剂量化疗的重要因素。骨髓抑制后患者会发生严重感染。2000年8月以来,我们用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瑞白(rhG-CST)治疗白血病巩固化疗后骨髓抑制58例次。取行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3例均为住院病人,经骨髓象证实为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男28例,女25例,年龄5岁~6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联合化疗或单药中到大剂量化疗。化疗方案包括:DA、HA、MA、HEA、MEA、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11月-2007年12月间在诊治的2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例患者采用DVCP方案、DVLP方案化疗患者15例,达CR者6例,CR率40%,用DOAP方案化疗9例,CR者4例,CR率44.4%。结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型诊断复杂,治疗缓解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LAL)约占急性白血病的 5 %~2 0 % [1] ,病情进展快。目前 ,对此类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 ,但初治时化疗杀伤大量白血病细胞后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高血钾等严重并发症 ,早期死亡率高。血细胞分离机的问世为HLAL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旨在探讨治疗HLA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清除白血病细胞的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①研究组 2 2例 ,均系我院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2月初次治疗的住院患者 ,其诊断符合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 ] ,外周血白细胞数均超过 10 0× 10 9·L-1(137 2× 10 9~ 6 1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缓不同 ,初发症状多样 ,合并慢性疾病多 ,对强烈化疗的耐受性比年轻患者差 ,预后险恶 ,治疗棘手 ,本文就我科 1992~ 1999年入院老年急性白血病 2 9例的诊治作一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84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 1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8例 ;其中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转化而来的有 3例 ,骨髓表现为增生低下的 5例。化疗后完全缓解 3例 ,部分缓解 5例 ,恶化自动出院 11例 ,死亡 7例 ,放弃治疗 3例。1.2 初发症状 老年急性白血病初次以其它疾病就诊入院的有 :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20.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超过100×109/L,是白血病高危因素之一 ,化疗风险又较大 ,临床上早期死亡率高。我们1998年2月~2000年6月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对15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之前采用白细胞分离去除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对象15例白血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性6例 ,女性9例 ,年龄19~58岁 ,中位年龄30岁。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根据文献 [1],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2.治疗方法应用美国CobeSp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