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通过飞沫、接触及气溶胶传播感染人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1]。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对其发病和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掌握,而且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美国营养与膳食学会建议应将营养治疗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2-4]。营养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关键,健康的免疫系统足以抵抗病毒入侵。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给全球健康卫生带来了巨大威胁,作为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其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哮喘等慢性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管控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OSA对COVID-19发病的影响及其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OSA对COVID-19患者住院风险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以及COVID-19流行期间OSA患者的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COVID-19流行期间OSA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及粪便传播尚待明确[1]。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指出,可根据患者不同发病时期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予中药治疗。浙江省丽水市传染病集中收治点收治的COVID-19患者13例,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发展成全球大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其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可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在手术室或ICU接受治疗时,如何在实施全面有效治疗的过程中避免病毒进一步播散成为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针对SARS-CoV-2的传播特征、围手术期特殊环境及特定操作下的疾病处理和感染控制措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疫情。2019-nCoV是β属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潜伏期长且传染力强。我国已将COVID-19定义为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聚焦2019-nCoV及疫情的发展,将对2019-nCoV特点、COVID-19的临床特征、2019-nCoV与孕妇、新生儿、儿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镇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并对该疫情运用的新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COVID-19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对本起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其大流行已成为全球威胁,对公共卫生、生命和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目前针对这种病毒仍没有特效药,为了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全球开始广泛的疫苗接种工作。本文通过对SARS-CoV-2疫苗与抗体的研究作一总结,以期为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蔓延。目前,该病已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近30万人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等众多方面。本文通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该疾病特点及疾病演变规律的总结,为新冠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肝博士》2021,(3)
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继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后,出现的第三个人群间突发传播的冠状病毒,三者属于同一个病毒种。但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它所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于存在大量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速度快、人群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0.
张志文 《海南医学》2022,(1):112-1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群普遍易感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和重症患者同时存在,如果不加以控制,重症病例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医疗挤兑,使死亡率迅速升高,进而对全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现有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在COVID-19的流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已造成超过1亿人感染,对全球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病病原体SARS-Co V-2病毒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病毒传播的效率,其中温度是影响病毒稳定性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新冠疫情攻关团队开展研究,检测了SARS-Co V-2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控SARS-Co V-2传播提供了明确信息。  相似文献   

12.
郭柳媚  毕小琴   《四川医学》2021,42(5):515-519
<正>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机会性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1]。而口腔诊疗的特殊性使空气中极易产生微小飞沫和气溶胶,患者和医务人员长期暴露于含有致病微生物气溶胶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截止目前,尚未见新冠肺炎在口腔诊疗环境中传播的报道,但考虑到呼吸道传播病毒的高传播性和难防控性,口腔医务工作者需保持  相似文献   

13.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全球范围的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最新发现的乙类传染病,COVID-19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除了侵犯呼吸系统外,新冠病毒还可能损害患者其他系统,这种多系统损伤引起全球各国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COVID-19患者多系统损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姚利  盛健  朱琦  王冰  刘奇斌  戴希勇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223-1226
探讨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患者有明确的COVID-19的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及气喘,胸部CT可见双肺散在多发的斑片、结节、斑点、条索及空洞影。通过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尽早确诊了COVID-19,通过合理的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治疗后,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及痰标本结核细菌涂片转阴,症状缓解出院。在COVID-19流行时期,需注意鉴别继发性肺结核合并COVID-19情况,以及治疗两种疾病药物方案的制定,避免使用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其会使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等药效减弱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这是近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发现的能够感染人的第7种冠状病毒。SARS-CoV-2系单股正链RNA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疫情目前仍在持续。2020年1月30日(当地时间),WHO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本文就SARS-CoV-2病原学、致病性及COVID-19的检测诊断、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部分COVID-19患者除肺炎表现外,还出现了各种消化道症状,甚至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粪口传播需引起警惕.营养支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在COVID-19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COVID-19在...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瘟疫论》[1]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异气属疫毒概念,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一定的季节性。冠状病毒以其高传播效率、严重感染后果以及不可确定的流行时间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持续的威胁[2],COVID-19目前暂无特效药治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已更新至第七版,对于中医药治疗COVID-19实时动态调整具体诊治方案,肯定了中医药在此次"战疫"中的重要地位。现对中医药防治COVID-19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继续肆虐全球,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巨大挑战,并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此次疫情留给我们太多思索:要关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人畜共患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明确病毒病原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儿童肺炎的防治策略。由于COVID-19具有高传染性和病毒快速变异的特点,且缺乏特异性药物,故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必须尽早建立全球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疾病以来,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已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改变着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1,2]。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该病毒具有人群易感性。WHO将其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院内感染的防控成为医院抗击COVID-19疫情关键环节之一。麻醉医师承担患者手术麻醉、监护治疗、急救气管插管等临床工作,参与管理临床各科室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手术室环境特殊,是医院感染的易感科室。湖南省麻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保护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为目的,经过湖南省麻醉科专家制定《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麻醉科防控方案》,旨在加强防范措施,阻断围手术期和急救插管的医院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