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运用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法对8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经胃镜引导插入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至狭窄部位,缓慢向气囊注气,压力达250~300kPa,气囊直径扩至3.2cm。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勇  任惠  谭诗云 《疑难病杂志》2009,8(11):686-687
<正>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又称为贲门痉挛或巨食管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疾病,目前认为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为气囊扩张。我院于2006年8月—2008年8月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法 对8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经胃镜引导插入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至狭窄部位,缓慢向气囊注气,压力达250~300kPa,气囊直径扩至3.2cm。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开始于19世纪末,食管贲门黏膜外肌层切开术目前仍是贲门失弛缓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8月应用电视胸腔镜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用空气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气囊扩张器在内镜下治疗3-5次,扩张后随访2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经气囊扩张治疗后。症状消失12例,合并穿孔1例,2年后症状复发者2例。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与外科Heller手术比较,其治疗后抗胃食管返流明显优于Heller手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为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因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所致,症状顽固,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近年来,我科采用内镜下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扩张时间。方法 采用扩张持续时间为 3min ,间隙 3min和扩张 1min、间隙 1min的方法对 2 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 ,术前和术后 1周及 6月测定X线下食管最大宽度和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 (LESP)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吞咽困难均消失 ,食管最大宽度和LESP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扩张持续 1min、间隙 1min的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缩短时间 ,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用空气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气囊扩张器在内镜下治疗3-5次,扩张后随访2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5例经气囊扩张治疗后,症状消失12例,合并穿孔1例,2年后症状复发者2例.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与外科Heller手术比较,其治疗后抗胃食管返流明显优于Heller手术[1],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方法:5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比较分析扩张前后临床症状和食管钡餐、胃镜、食管测压检查结果。结果:本组55例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症状迅速消失。53例1次扩张成功,成功率为96.36%,2例需第2次扩张,13例接受食管测压者扩张4周后LES-P较扩张前有明显下降(P<0.01),1例出现纵隔气肿,经禁食、补液、抗感染好转。未出现心肺意外、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气囊加压扩张术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回顾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表现,研究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手术是目前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获得长期疗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气囊扩张术对贲门的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的近期疗效及追踪资料。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胃镜引导插入法较易成功。男性,年龄大于30岁,病程超过3年,食管径大于3cm及扩张气囊直径大于3.0cm者疗效较好,一次扩张时间20min者儿较10min者相对较好,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近期疗效较好,其疗效受性别、年龄、病程,食管直径等多  相似文献   

12.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东  梁长禄  付裕  魏成宽  孙宇男 《吉林医学》2008,29(16):1384-1385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性疾病。传统Heller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晻  贺莉  冯志松 《疑难病杂志》2009,8(2):109-110
气囊扩张是目前认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我院内镜中心自2002年6月——2007年12月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共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探讨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80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食管引流,扩张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近期疗效达100%。结论:通过治疗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解除LES失弛缓,以便食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学,贲门部括约肌结构及气囊扩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贲门失弛缓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经导管气囊及支架治疗的疗效,分析了22例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人在X线监视下介入治疗效果。其中8例行单纯气囊扩张,14例置入支架,结果全部病人症状均得以缓解,有效率达100%。本组研究表明,由于贲门失弛缓症易复发,因此对该症单纯行气囊扩张治疗是不够的,支架置入对于避免再狭窄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内镜直视下Rigiflex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 ,症状顽固 ,一般保守治疗难以奏效 [1 ] 。我们应用 Rigiflex气囊治疗 8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 6月我院共收治贲门失弛缓症 8例 ,均为住院病人 ,均经食管 X线钡餐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3~ 4 3岁。病程5~ 12年。既往均接受过口服心痛定或消心痛治疗。按文献[2 ]标准 ,8例吞咽困难为 3级。呕吐与反流 8例 ,胸痛 4例 ,体重减轻 3例。食管钡餐检查 8例均有钡剂潴留 ,钡剂通过贲门受阻 ,有其特有的表现 [3]。胃镜检查 :…  相似文献   

18.
贲门失弛缓症通常称为贲门痉挛,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疾病。从1985年起我科改变以往经胸行Heller手术的治疗方案,采用经腹迷走神经左支切断、食管下端贲门肌层切开、胃底固定及幽门成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5例,结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顽固,病程长,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我院自1998年5月以来应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8年5月至今,我院共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3例,其中男5例,女3例,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年龄22~58岁,平均39.6岁。扩张治疗前服硝酸甘油、心痛定等治疗半年以上无好转。食管钡餐透视有食管中下段扩张3~6cm,于贲门部钡剂受阻变尖呈鸟嘴样。内镜下见食管下段有大量食糜潴留。扩张前症状有:下咽困难、食物返流、消瘦、胸痛。1.2 结果 本组8例共扩张18次,7例扩张2…  相似文献   

20.
楼良平  寿可燕  于青 《浙江医学》2003,25(8):478-479
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 ,用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近年来气囊扩张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我院于1998年7月~2002年4月在胃镜直视下使用气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5例 ,疗效较满意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X线食管钡餐透视 ,食管测压和胃镜检查确诊贲门失弛缓症15例 ,男性6例 ,女性9例 ,年龄15~58岁 ,平均 (32.5±13.1)岁 ,病程8月~23年 ,平均 (4.2±7.2)年。临床症状均有吞咽困难 ,吞咽能力按Strollor分级 :0级普食 ,Ⅰ级能进软食 ,Ⅱ级半流汁 ,Ⅲ级流汁 ,Ⅳ级滴水不进。15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