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静  郑文凯  李平  盛云峰  谢芳  董源  于乐成  汪茂荣 《肝脏》2016,(11):905-907
目的分析土三七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服用土三七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多数在服药的4个月内发病,均以腹胀为首发表现,所有患者肝脏CT或MRI检查均有"地图样"改变,肝静脉变细或不显示,1例患者出现肝肿大且无腹水,余19例均有腹水,有饮酒史和无饮酒史患者的肝损伤未见显著差异。20例患者中,1例治愈,7例好转,其中有2例是行TIPS治疗后好转。结论土三七可导致SOS的发生,肝脏CT或MRI检查有特征性的表现,早期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有一定疗效,应重视土三七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2.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sse,HVOD)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土三七致HVO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以腹胀、腹水和肝肿大为主要表现.2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肝窦扩张、瘀血、肝索挤压、萎缩、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肝穿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是由于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窦流出道阻塞,从而引起肝内窦性门静脉高压[1]。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水、肝区疼痛、肝肿大、消瘦和黄疸,易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布加综合征等混淆[2],所以容易误诊。现对服用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患者进行报道,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诊治的26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其主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病因。结果26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以腹胀、乏力、纳差、腹水为主要症状,1例为肝移植术后患者,1例为肾移植术后患者,均有明确的化学治疗史,1例患者病因不明,23例患者有明确的中草药服用史,其中21例服用土三七。ALT升高17例,AST升高20例,糖类抗原CA125升高23例。CT及MR影像学显示,脾脏增大11例,腹水24例,肝脏密度及信号不均21例,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23例,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11例。结论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因以服用土三七为主,临床表现为腹胀、乏力、纳差,可有肝功能异常及CA125升高,影像学表现以肝脾肿大、腹水、肝脏密度及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及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由于肝窦内皮细胞(LSEC)损害致肝窦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该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水、肝脏肿大及肝区疼痛等,而以胸水为首发表现者少见,且常易引起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以胸水为首发表现的HSOS发生情况分析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37岁,因咳嗽伴右侧胸痛2周,于2015年6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5月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上,肝窦阻塞综合征比较少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水、黄疸、肝肿大。主要病因是摄入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或植物。目前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本文主要介绍摄入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学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9——2017-12期间共43例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及MRI资料;MRI资料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独立盲法阅片获得。[结果]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MRI特点为:平扫期腹水43例,肝肿大28例,胆囊壁水肿39例,门静脉区水肿41例,胸腔积液24例,脾大10例;门静脉期43例患者均可见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其中32例表现为沿肝静脉分布的"爪形"强化;平衡期27例肝右静脉狭窄,16例肝右静脉显影不清,42例下腔静脉狭窄。[结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因此MRI可以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提供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Budd-Chiari综合征(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迄今主要根据下腔静脉或选择性肝静脉造影和肝活检而作出诊断。本文报告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超声显象等特殊检查的发现,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5例病人中,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为20-31岁;1例曾服避孕药2年,1例服避孕药3年伴患红细胞增多症,1例系产后三个月发病;余2例则病因不明。4例为急性,1例为慢性期。患者均有腹痛、肝肿大及大量腹水;其中2例有胸水、脾肿大和食道静脉曲张。5例的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0.5~3 mg/dl,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HVOD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超、CT、病理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28例HVOD多由服用土三七引起(20例,占71.4%),临床表现以腹胀、黄疸、肝肿大、腹水为其主要特征,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肝实质持续不规则低灌注,呈"荒芜"症;CT增强扫描表现为全肝弥漫性密度不均匀改变,静脉期表现为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状强化和低密度区,肝静脉显示不清或未显示;病理提示中央静脉周围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轻度纤维化,未见明确炎症。28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5例(53.6%),其余均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或死亡。结论:对有中药"土三七"服用史或长期服用中药泡酒者,出现腹胀、腹水、黄疸,要高度怀疑HVOD,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HVOD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5例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以及影像学特征、肝脏组织病理学、治疗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 31例患者有服用土三七病史,占88.6%;2例有服用其他中药史;2例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史.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100%)、腹水(91.4%)、腹痛(62.9%)、黄疸(48.6%),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超声检查发现肝静脉显示不清或明显变细,血流降低或消失;CT发现肝脏呈"地图状"强化不均匀;肝脏组织病理学发现局部肝窦扩张,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部分肝组织出血,肝组织及门静脉区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治疗后,15例(42.9%)好转,20例(57.1%)治疗无效自动出院.结论 服用土三七仍为我国SOS的主要病因,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改善肝脏微循环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也被称作肝小静脉闭塞病。该病病死率高,预后差,治疗方法有限~([1])。现对应用低分子肝素成功治疗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进行报道,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肝窦阻塞综合征八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窦阻塞综合征(SOS)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OS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8例SOS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8例)、肝区疼痛(7例)、腹水征(8例)及肝肿大(7例)等。8例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大多较轻,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均大于11.1g/L,血清与腹水CA125均显著升高。超声检查均见肝脏肿大、胆囊壁水肿或增厚、门静脉增宽且流速缓慢、肝静脉变细以及腹腔积液等;MRI表现为门脉期及延迟期肝实质不均匀片状强化,肝叶、段静脉腔内造影剂充盈不良。经皮肝穿刺活检均见肝窦扩张、淤血及肝细胞变性、坏死,3例发现小静脉管腔狭窄、管壁增厚伴纤维组织增生。8例中1例行肝移植术后痊愈,4例经内科治疗后逐渐康复,3例死亡。结论SOS的临床表现以突出的门脉高压症为特点,CA125常显著升高,超声及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大价值,而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价值有限,联合应用影像学方法与病理活检可提高诊断正确率。早期应用抗凝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严重病例可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布加氏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小叶静脉以上、右心房入口处以下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引进的腹胀、肝肿大及腹水等症状的综合征。自2000年以来,我院对8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是一种以腹胀、肝肿大、难治性腹水、黄疸为临床特征的疾病[1]。HSOS临床较为少见,多与误服含有吡咯双烷类生物碱(PA)如土三七等有关。HSOS合并胰周积液罕见,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急性胰腺炎相近。现报告1例本院收治的HSOS合并胰周积液被误诊为胰腺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25例肝结核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汉平  张丽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9):1144-1146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报道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确诊的肝结核病人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腹胀和肝肿大,反复肝功能异常。病理类型粟粒型8例,结节型17例。5例手术切除治疗。所有病人都经过9~18月的抗结核治疗,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肝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误诊误治率高。肝结核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手段主要是肝组织活检,系统性的抗结核治疗及选择性手术治疗是肝结核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6例妊娠后柏查二氏综合征(肝静脉阻塞)。临床表现:年龄在20~25岁间,最大年龄为40岁。6例初产,6例第2产,余4例多产。16例病人几乎都有上腹痛和速进性腹胀,呕吐、发热和黄疸较少见。体征为大量腹水、肝肿大以及腹和二胁腹部静脉显露。11例正常足月产,阴道检查无异常;3例流产者  相似文献   

17.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种肝窦或肝小静脉纤维闭塞性疾病,肝小血管损伤特别是肝窦内皮细胞损伤为其主要特征。接触某些外源性毒性物质是其主要致病原因。根据病因不同,HSOS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其他病因不明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对HSOS不同分类进行概述,简述了HSO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对“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病因多见于长期或过量服用土三七。土三七内舍有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HVOD所致的血流阻力部位为肝内,引起窦后性门静脉高压。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有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土三七史;有上述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BiL)均增高;B超可见腹水、肝肿大、肝区呈“斑片状”低回声区,肝静脉显示不清或不显示;CT检查可见肝肿大、腹水,增强CT动脉期显示全肝密度不均匀,呈现“斑片状”或“地图状”改变。肝活检早期可见肝小静脉管腔狭窄,肝小静脉周围血管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纤维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较好的预后。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VOD的认识.且要提醒人们不要滥用土三七。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1岁.因腹胀、腹痛1个门加再伴停止排便2周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上腹部CT示:肝肿大.肝内广泛多发转移病灶,最大直径3cm;腹腔淋巴结肿大.少量腹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1例胸腹膜恶性间皮瘤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我院1例胸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症状、胸水及腹水常规、生化、病理,并回顾文献对该病的相关报道。结果本例患者临床症状既无明显胸痛,也无腹痛与腹胀,而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表现。本病例从胸水及腹水中查见恶性间皮瘤细胞而得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