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COPD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及诱导痰中U-Ⅱ含量,并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诱导痰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COPD组患者肺功能下降,FEV,占预计值百分数和FEV1/FVC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气分析示COPD组PaO2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OPD组诱导痰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患者诱导痰U-Ⅱ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COPDⅢ、Ⅳ级患者诱导痰U-Ⅱ含量[130.01(121.03,149.88)μg/L]显著高于Ⅰ、Ⅱ级患者[101.99(97.84,114.00)μg/L](P<0.05).COPD患者和对照组诱导痰U-Ⅱ含量分别为血浆含量的81倍和64倍,诱导痰和血浆U-Ⅱ水平无相关(r=0.171,P>0.05).诱导痰U-Ⅱ水平与诱导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分别r=0.449,r=0.428,P均<0.01),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和血PO2呈负相关(分别r=-0.490,r=-0.521,P均<0.05).结论 COPD时气道U-Ⅱ分泌增加,U-Ⅱ可能以旁分泌/自分泌的方式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科室收治的COPD患者病例1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体检者157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病例血浆Hcy浓度、两组患者中吸烟患者及未吸烟者血浆Hcy浓度及观察组COPD不同分级患者的入院及出院Hcy浓度.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血浆Hcy浓度(28.18±4.3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Hcy浓度(14.33±3.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级患者出院时Hcy浓度为(12.77±1.53)μmol/L,Ⅱ级为(16.21±2.12)μmol/L,Ⅲ级为(20.71±3.46)μmol/L,Ⅳ级为(22.42±4.52)μmol/L,与入院时Hcy浓度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血浆Hcy浓度随患者病情的加深而升高(P<0.05).结论 血浆Hcy浓度与COPD的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对于临床诊断COPD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COPD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及诱导痰中U-Ⅱ含量,并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诱导痰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COPD患者和对照组诱导痰U-Ⅱ含量分别为血浆含量的82倍和65倍(P均<0.01),诱导痰和血浆U-Ⅱ水平无相关性(r=0.168,P>0.05).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1.15,1.73)vs 1.61(1.31,2.17)μg/L,P>0.05,四分位数间距],而COPD患者诱导痰U-Ⅱ含量较对照组升高约15%[119.87(105.03,132.60)vs 104.44(56.33,122.24)μg/L,P<0.05,四分位数间距],并且随着肺功能下降,吸烟量的增加,诱导痰U-Ⅱ含量有逐渐升高趋势.诱导痰U-Ⅱ水平与诱导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分别r=0.454,r=0.431,P均<0.01),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和血P(O2)呈负相关(分别r=-0.483,r=-0.518,P均<0.05).结论:COPD时气道U-Ⅱ分泌增加,U-Ⅱ可能以旁/自分泌的方式参与COPD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作用。方法 COPD患者 35例 ,分为缓解期组 1 5例 ,加重期组 2 0例 ;健康体检者 1 8例作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中sICAM 1的含量 ,肺功能仪测量 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 /FVC) ,并将两者作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COPD缓解期组和加重期组的血浆sICAM 1含量分别为 (2 1 .40± 3 .596) μg/L、(30 .59± 4 .1 55)μg/L和 (38.40± 3 .943) μg/L ,3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FEV1 /FVC分别为 (97.4± 8.0 5) %、(53 .3±7.85) %和 (48.7± 3 .72 ) % ,3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OPD缓解期组血浆sICAM 1与FEV1 /FVC呈负相关 (r =- 0 .738,P <0 .0 0 2 ) ,加重期组亦存在负相关关系 (r =- 0 .864 ,P <0 .0 0 1 )。结论 ICAM 1参与COPD的发病过程 ,血浆sICAM 1含量可作为评价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特征。方法:对63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诱导痰中细胞学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水平。选择30名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和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63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5例(23.8%)。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4.9±2.1)%]和ECP[(121.3±60.2)μg/L]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但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患者诱导痰IL-5水平[(14.6±8.1)μg/L]显著低于哮喘患者(P<0.01),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量[(58.1±14.3)%]、MPO[(521.9±98.5)μg/L]和IL-8[(30.2±12.7)μg/L]水平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既具有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特征,又存在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48例及2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瘦素(Leptin)及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测定营养相关指标:理想体重百分比(IBW%)、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结果:COPD患者瘦素及一氧化氮水平(1.28±1.04μg/L)、(40.20±3.11μmol/L),与对照组(3.36±1.68μg/L)、(56.05±4.12μmol/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相关指标IBW%、BMI(kg/m2)、ALB(g/L)COPD组分别为80.20±5.90、20.10±3.10、27.9±4.80.对照组为103.10±5.80、23.60±3.05、36.80±4.60,瘦素水平与营养相关指标显著正相关(r=0.489-0.563 ,P均<0.01).结论:COPD患者瘦素低于健康人,且与NO呈正相关,瘦素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有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钰珍 《疑难病杂志》2012,(11):867-86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超敏肌钙蛋白(cTnI)浓度测定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0例作为PTE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NP及cTnI浓度的变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3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PTE组血浆BNP、cTnI浓度分别为(381.6±125.4)Pg/ml和(159.0±107.2)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0.4±18.7)pg/ml和(4.8±2.9)μg/L。治疗后PTE组BNP和cTnI浓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为(46.6±9.6)pg/ml和(5.1±2.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E组治疗前PaO_2水平(mmHg)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0.4±8.3 vs 86.5±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TE组PaO_2水平为85.7mmHg,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BNP、cTnI浓度升高,有效治疗后其浓度下降,观察两者浓度有助于PT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雷卓青  唐秀光  黄小琳  陈林  黄蔚 《广西医学》2003,25(8):1343-1345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瘦素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探讨 COPD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 :对32例 COPD患者 (分为营养不良组 17例 ,非营养不良 15例 )和 15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营养状态评价 ,同时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1) COPD营养不良组的瘦素 (1.5 6± 1.0 ) μg/L 低于非营养不良组 (5 .33± 3.5 6 ) μg/L 和健康对照组 (5 .2 4± 3.4 5 ) μg/L。(2 )各组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瘦素浓度与 COPD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
倪丽丽  刘建芳  王洁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18-4019
目的:对比观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一般肺炎患者血清中ECP和T-IgE水平,探讨三种疾病发病机制的异同。方法:采用Pharmacia公司的UNICAP100仪器及试剂盒,对113例哮喘、91例COPD、88例一般肺炎和102例正常人进行血清ECP和T-IgE检测。结果:哮喘组血清中ECP(47.78±57.27)μg/L和T-IgE(493.82±804.45)IU/ml显著高于COPD组ECP(20.98±22.23)μg/L、T-IgE(199.37±228.3)IU/ml和一般肺炎组ECP(9.01±4.45)μg/L、T-IgE(58.12±38.43)IU/ml。结论:哮喘、COPD和肺炎患者虽然都存在着气道炎症,但三者性质和程度不同,血清中ECP和T-IgE浓度的测定有助于三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监测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30例(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10例(COPD稳定期组),健康对照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SP-D、hs-CRP水平,比较其差异,同时检测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浆Fbg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分析血清SP-D、hs-CRP及血浆Fbg水平与FEV1%pred、FEV1/FVC的相关性。 结果 (1)血清SP-D水平AECOPD组(21.90±7.89)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07±4.03)ng/mL与COPD稳定期组(12.49±3.52)ng/mL(P<0.05),COPD稳定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清hs-CRP水平AECOPD组(14.23±7.00)mg/L高于健康对照组(1.06±1.09)mg/L与COPD稳定期组(3.19±3.04)mg/L(P<0.05),COPD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血浆Fbg水平AECOPD组(4.27±1.15)g/L高于COPD稳定期组(3.38±1.26)g/L(P<0.05)。(4) COPD患者血清SP-D、hs-CRP及血浆Fbg水平与FEV1%pred、FEV1/FVC无关。 结论 血清SP-D、hs-CRP及血浆Fbg水平可作为COPD诊断及病情监测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增加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CD62P)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浓度,探讨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本科收治住院的CKD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8±17.6)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且均符合CKD的诊断标准,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血浆中CD62P、ICAM-1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技术检测。结果:CKD患者血浆中CD62P浓度(25.6±9.18)%、ICAM-1浓度(15.78±3.64)%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8.65±2.42)%和(5.46±1.67)%](均P〈0.05)。随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血浆中CD62P、ICAM-1水平又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其浓度与CKD分期呈明显负相关(r=-0.6693、r=-0.7885,均P〈0.01)。结论:血浆中CD62P及ICAM-1水平可反映并可作为CK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对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功能Ⅱ级及以上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IL-6、TNF-α、CRP的水平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的肺功能Ⅱ级及以上稳定期的老年慢阻肺患者60例为慢阻肺组,同期体检的3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TNF-α、CRP水平,并对三者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稳定期慢阻肺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阻肺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中,血清IL-6、TNF-α、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肺功能FEV1%pred、FEV1/FVC逐渐降低(P〈0.05);血清IL-6、TNF-α、CRP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存在气道炎症,这种气道炎症可能是导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肌酸激酶水平(creatine ki-nase,CK)与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已经确诊的COPD患者30例进行分析。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治疗稳定期抽取空腹静脉血和动脉血,检测CK、PaO2。结果:急性期COPD患者的血清CK和PaO2分别为(248.0±19.0)U/L和(41.0±3.3)mm Hg,明显高于稳定期组(229.0±17.5)U/L和(62.0±3.2)mm 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4,P〈0.01和t=25.161,P〈0.01),CK与PaO2之间存在负相关(r=-0.606,P〈0.01)。结论:CK是COPD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且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在临床上可用来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40例(无创正压通气+特殊护理),Ⅱ组40例(常规氧疗+特殊护理)和Ⅲ组40例(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护理),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Ⅰ组患者的,PaCO2为(53.87±4.53)mm Hg,PaO2为(83.24±2.45)mm Hg,pH(7.41±0.03);Ⅱ组PaCO2为(62.86±4.51)mm Hg,PaO2为(69.02±3.41)mm Hg,pH(7.28±0.04),Ⅰ组改善明显好于Ⅱ组(P〈0.05);Ⅰ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Ⅲ组的总有效率80%(χ2=4.114 3,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配合特殊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轻-中度低氧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患者夜间缺氧情况。【方法】对148例白天轻-中度低氧血症的稳定期COPD患者(PaO256~69 mmHg),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分析其缺氧人群分布情况。【结果】入选的COPD患者平均肺功能分级重度不全[FEV1(37%±10%)predicted]、伴有白天轻度缺氧[PaO2(65±3)mmHg]。其中66名患者符合夜间无缺氧的规定,定为Ⅰ组;48名患者符合夜间有缺氧的规定,定为Ⅱ组;34名患者符合夜间有缺氧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规定,定为Ⅲ组。睡眠监测前SaO2分别为:Ⅰ组(90±1)%、Ⅱ组(89±2)%、Ⅲ组(8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9);但是监测期平均氧饱和度(SaO2)分别为:Ⅰ组(89±2)%、Ⅱ组(86±3)%、Ⅲ组(85±2)%,Ⅰ组比Ⅱ组、Ⅲ组显著高(P〈0.01)。【结论】在白天轻-中度低氧血症的中-重度COPD患者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夜间明显单纯缺氧或缺氧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有必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的夜间睡眠监测筛查,以为患者制定正确的长期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血清和肽素(Copeptin)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2例AECOPD入院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AECOPD患者血清中Copeptin和PCT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中Copeptin浓度分别为(28.7±7.1)pmol/L和(12.8±4.2)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2±1.8)pmol/L(P<0.05);⑵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中PCT浓度分别为(1.80±0.36)g/L和(0.55±0.12)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8±0.05)g/L(P<0.05)。结论:⑴血清PCT和Copeptin是COPD急性加重期较好的监测指标,其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期的发病过程;⑵动态检测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更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3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用ELISA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稳定期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诱导痰中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32含量[(175±88)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59±21)ng/L]和稳定期患者[(89±34)ng/L],均P〈0.05,COPD稳定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诱导痰IL-32含量[(163±117)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75±38)ng/L]和稳定期患者[(108±63)ng/L],均P〈0.05,稳定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期诱导痰中IL-32水平与IL-8、TNF—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和0.53,均P〈0.0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用力肺活量(FVC)和PaO2呈负相关(r=-0.44-0.33,均P〈0.01);急性期血清中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和0.61,均P〈0.01),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r值为-0.46-0.29,均P〈0.01)。结论IL-3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水平可能作为COPD急性发作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凌迎春  周月琴  田国强 《浙江医学》2013,(23):2096-2098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胆碱酯酶(CHE)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62例AD患者、49例VD患者与50例正常老年人(空腹)血清中Hcy及CHE水平。结果AD组Hcy水平为(1833±4.85)#mol/L,VD组为(27.52±8.78)#mol/L,正常对照组为(13.47±2.96)μmol/L,AD组、VD组的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与AD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CHE水平为(3056±1022)U/L,VD组为(7564±1889)U/L,正常对照组为(7758±2071)U/L,A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D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与VD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其发病有关,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AD患者CHE水平较正常老年人低,可作为AD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核因子-κB(NF-κB)、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水平及不同治疗后的变化。方法:3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18例)与非激素治疗组(18例),1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激素治疗组给予续贯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常规治疗,非激素治疗组给予除激素之外的常规治疗,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c-jun(代表A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GR-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患者c-jun、NF-κB表达水平始终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激素治疗组c-jun和NF-κB显著下降,非激素治疗组NF-κB有显著下降,c-jun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COPD患者GR-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GR-β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COPD患者GR-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GR-β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激素治疗组治疗前C-jun、NF-κB、GR-α、GR-β分别为0.093±0.047、0.122±0.062、0.062±0.035、0.102±0.026;非激素治疗组分别为0.094±0.053、0.123±0.045、0.065±0.034、0.095±0.0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C-jun为0.054±0.024,非激素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C-jun为0.076±0.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c-jun、NF-κB、GR-α和GR-β的表达量与健康者存在差异,这可能是COPD炎症反应的基础,这些可能成为治疗COPD炎症反应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20.
庞军  韦长为  姚剑波 《广西医学》2011,33(10):1267-1269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急性加重期的系统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 选择73例男性COPD患者(稳定期51例,急性加重期22例)和3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和TNF-α,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比较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