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和臭氧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射频组(A组)、臭氧组(B组)和联合组(C组)。通过JOA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术后不同阶段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JOA评分,C组在术后3月、6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B组;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月的优良率三组分别为80.88%,78.46%,94.44%,C组明显优于A、B两组。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笛 《疑难病杂志》2012,11(7):524-526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LDH患者,随机分臭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臭氧组给予单纯的臭氧溶核术,联合组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盘外臭氧溶核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结果 2组术后1、3、6、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臭氧组(P<0.05或P<0.01)。术后12个月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臭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过敏反应、椎间隙感染或脊髓、神经、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加臭氧消融术治疗LDH安全、微创,较单纯臭氧消融术疗效更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CT引导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82例146个间隙(第4~5颈椎32个间隙,第5~6颈椎70个间隙,第6~7颈椎44个间隙).所有病例均经MRI确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符合,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评价疗效,术后即时、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评分采用ODOM分级评分评价疗效,术后即时、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80.75%、87.79%、88.90%、86.63%、79.72%.术后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及评价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8年7月收住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随机分为臭氧盘内溶核术组和加用双极射频热凝术组,对患者于治疗后7、30和180天的评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组治疗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加用双极射频热凝术组在术后7、30和180天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臭氧溶核组(P<0.05)。结论: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效果好,是治疗颈椎间盘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方法: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采用细针经皮穿刺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和胶原酶。结果:治疗后1个月随访,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87.5%,臭氧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80%。治疗后6个月随访,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92.5%,臭氧注射治疗组优良率为77.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加显著,且远期疗效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颈前入路不同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A组射频靶点为病变椎间盘患侧中后1/3部,B组射频靶点为突出物基底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与术后1、7d时疼痛程度;术后3、12个月时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行疗效评定.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7d时VAS评分减低,术后3、12个月时JO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d时比较,两组术后7d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同时点比较,术后1、7d时VAS评分和术后3、12月时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例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病变椎间盘患侧中后1/3部和突出物基底部均是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靶点,两者临床近中期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突出髓核射频热凝治疗,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价法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93.06%,总有效率98.27%,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加臭氧交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3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激光行PLDD加臭氧交替治疗。结果随访资料完整102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Macnab法评定疗效,治疗6个月后,优良率为84.31%,有效率为98.04%。结论 PLDD加臭氧交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的方法治疗单纯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5d、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4.0%、88.0%和84.0%,明显比对照组的64.0%、72.0%和6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单纯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比单纯用射频消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534例经临床和影象(CT或MRI)确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气管鞘与血管鞘之间穿刺入路,穿刺到椎间盘靶点行射频热凝治疗6~8个周期,90℃每周期30s,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3~6个月后随访,观测指标包括头晕、疼痛、麻木、肌力等综合评定疗效,结果:优380例,良108例,差40例,无效6例,优良率91.3%,总有效率98.88%,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型臂X光机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射频热凝靶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为不愿接受开放手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了又一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收治的58例行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d优良率为89.7%,术后1周优良率为87.9%,术后1月优良率为89.7%,术后3月优良率为94.8%.结论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共治疗46例,72个椎间盘,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穿刺及消融均顺利完成,随访3个月,术后24h优良率为78.26%,术后1周优良率为86.96%,术后1个月优良率为91.30%,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95.6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简便、有效、微创的技术,疗效肯定,可作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联合靶点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并向椎间孔向突出椎间盘周围注射得保松、甲钴胺等药物。结果: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个月后MRI显示突出的椎间盘明显回缩。临床疗效评定:优46例,良20例,优良率97.1%。结论: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联合靶点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及评价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在CT引导下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于治疗后即时、1个月、6个月随访VAS评分及疗效,同时观察髓核即时回缩效应。结果全组治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毕随访VAS评分较术前评分差异显著(P〈0.01),优良率均大于75%,突出髓核组织治疗即刻前后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结论经皮双极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9月收治的4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分2组,A组20例使用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治疗,B组20例行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40例患者术后1周,6个月后使用VAS评分对比术前VAS评分差值行t检验.术后1周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检测结果 B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结合胶原酶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均可,远期疗效与单纯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治疗更为安全、副作用小、风险小、近期与远期疗效均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结合医用臭氧消融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治疗方法、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结果本组痊愈25例,显效6例,无效0例。结论经皮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射频结合中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结合中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分为2组,A组20例采用颈椎间盘手术治疗,B组20例行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结合中药治疗,以VAS评分差值判断疗效。结果 40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2组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对比术前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结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均与手术病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C臂引导下在颈前气管鞘与颈动脉鞘之间穿刺入路,穿刺到椎间盘突出靶点行射频热凝治疗,将射频热凝仪逐步加热80-90℃,6-8个周期,每个周期60s,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3~6个月随访,观察指标包括:头晕、项痛、肢体麻木、肌力等综合评价疗效。结果优68例,良7例,差3例,无效2例,优良率93.7%,总有效率97.5%,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臂引导下射频热凝靶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为不愿开放手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了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治疗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治疗神经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92例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并作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优59例、良20例、可5例、差8例,优良率85.9%。结论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盘的优势互补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使局部损伤降低到最小化,拓展了适应证,扩大了微创技术在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靶点射频热凝治疗后,椎间盘内外分别注射50μg/mL和25μg/mL医用臭氧5~10mL.结果 80例患者共84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进行3个月和6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优36例,良31例,一般8例,无效5例,优良率83.8%,总有效率达93.8%.6个月随访,优42例,良29例,一般5例,无效4例,优良率88.8%,总有效率达95.0%.结论 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