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在使用氟西汀的基础上加用活血疏郁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薛晓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64-4365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等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等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在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得到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关注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睡眠的角度,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调节患者的睡眠,观察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中风后抑郁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均行常规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再结合患者的病情采用促进患者睡眠的中医护理技术,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关注患者睡眠的角度,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调节患者的睡眠,对中风后抑郁有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48例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并建立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结果:脑卒中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与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吴丰枝 《中国医疗前沿》2013,(24):110-110,7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7月我院中风后抑郁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1例,均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再行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科学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观察组患者HAMD和MS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明显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风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菲 《当代医学》2012,18(21):121-122
目的分析中风后抑郁患者心理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9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两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Fug-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D、CNS、FMA、MBI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中风后抑郁症状,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躯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杵针组和杵针情志组,3组均给予中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杵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杵针疗法,杵针情志组在中风护理常规基础上采用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3组均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BI指数和SIS得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和杵针情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情志组HAMD评分和SIS得分与杵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帕罗西汀药物内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眠安宁颗粒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3,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风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康复及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常规组。结论适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尼麦角林联合曲舍林及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计78 例,纳入病患起始时间是2018 年07 月,截止时间是2019 年05 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39 例(予其开展曲舍林联合心理治疗)和研究组39 例(予其开展尼麦角林联合曲舍林及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在总体治疗效果的比较上,研究组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HAMD 评分及NIHSS 评分的对比上,两组治疗后皆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降低幅度较之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联合应用尼麦角林、曲舍林及心理疗法,可获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明显,且更有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罗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1):1117-1119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研究试验报告。从347篇文献中选出14篇随机对照研究(1321例),利用Revman5.0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患者氟西汀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总不良反应为4.4%。结论氟西汀对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卒后舒郁煎对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中风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卒后舒郁煎口服,日1剂。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日1次,连用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AMD评分、NIHSS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上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卒后舒郁煎对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7例,按就诊先后分成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为治疗组49例,醒脑静治疗为对照组48例,疗程14d。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HAMD、C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从而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影响,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我院对150例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心理状态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显着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用药方式也得到加强,从而对病情达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效果。其中病情改善显著107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6.0%。结论:准确的心理状态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改善和控制病情的作用十分显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医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行中医康复护理。结果:B组患者功能恢复有所优于A组,B组肌肉痉挛及关节脱位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中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3月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A组),同时随机抽取100例脑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的患者(B组)及1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C组)。对所有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同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Hcy水平。结果:A、B及C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分别为(2.66±0.63)、(2.34±0.55)、(1.63±0.54)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19.35±3.53)、(21.04±3.54)、(25.63±3.25)分,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水平[(24.24±6.14)μmol/L]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例数[34.0%]明显高于B组[(18.25±5.42)μmol/L,17.0%]和C组[(12.66±3.23)μmol/L,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随Hcy水平的升高,CDR评分升高,两者呈正相关,而MMSE评分下降,两者呈负相关;同样CDR评分与HH亦呈正相关,而MMSE评分与HH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受血清Hcy水平的影响,随Hcy水平的升高,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随之下降,因此临床可通过早期检测Hcy水平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与病损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以及盐酸舍曲林 (左洛复 )治疗此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头CT或MRI检查病损部位 ,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 [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 ,且大脑皮质、丘脑、脑干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 (P <0 .0 1 ) ,盐酸舍曲林治疗有效。 [结论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与脑卒中病损部位有关 ,盐酸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强  郑永玲  金涛 《重庆医学》2007,36(13):1242-1243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研究,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及肢体功能的影响和相关性.方法 用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ERP检测64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38例,脑出血16例.均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查.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组与无抑郁患者组相比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且波幅显著降低(P<0.01) ;两者MMSE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通过ERPs的检查提高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障碍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