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符晓华  张娜  张勇  于才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7):1069-1070,1073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重构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HMS)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56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左室相对厚度.同时对入选者检测空腹血糖(FSG)和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EH组和HMS组LVPWT、IVST、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MS组明显高于EH组,且RLVT与E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MS组血浆胰岛素(FSI)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1),而ISI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其左室肥厚程度更严重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且向心性肥厚明显;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引起左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对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EH患者49例,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LVH的诊断标准将EH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观察组)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对照组)。2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浆PAPP-A浓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APP-A、IVST、LVPWT、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APP-A及LVMI、IVST、LVPWT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Pearson分析,PAPP-A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547,P<0.05)。结论 EH伴LVH患者PAPP-A显著升高,并且PAPP-A与LVMI呈正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PAPP-A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替咪沙(Micardis)坦合并小剂量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分析方法,50例患者每日晨服替咪沙坦80mg,4个月后,超声观察患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未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前、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咪沙坦并小剂量氢氯噻嗪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AM I)行PC I术后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以及对左室重构作用的比较。方法:80例AM I行PC I术后CHF患者分别加服辛伐他汀10 mg/d或瑞舒伐他汀10 mg/d,持续12个月;ELISA法和酶谱法检测患者血浆中NT-proBNP和MMP-2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浆NT-proBNP和MMP-2及LVM I、LVEDD、LVPWT均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1);而IVST、FS、MVCF、E/A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PC I术后C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并减轻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发生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15例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分析,将患者分为晨峰组(53例)和非晨峰组(62例)进行血生化测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晨峰组(MBPS)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d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脉压(24hPP)均高于非晨峰组(NMBPS),P<0.05;MBPS组的LVMI显著高于NMBPS组[(135±27)g/m2和(112±27)g/m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有晨峰现象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1级患者左心构型的变化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52例高血压病1级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左心结构,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左室重量(LVM);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治疗6个月后对比上述参数。结果高血压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左心结构测量值中IVST、LVPWT、LVM有显著差异,LAD有差异但不显著;治疗后IVST、LVPWT、LVM、LAD均有显著良性改变。结论高血压病早期在LVDd正常时,已有IVST、LVPWT、LAD、LVM的改变,经药物治疗后左心构型可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130例早期高血压患者及44名健康自愿者的心脏超声参数。结果早期高血压患者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IDd)、收缩末期左室腔内径(LVID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有增高趋势。与正常血压者比较,LVMI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PV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PVA)和PVE/PVA均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PVE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缬沙坦,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40例,依那普利治疗组30例,治疗6个月,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下降(P<0.01),但2组无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可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陈传靖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537-1538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对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LVH患者76例,随机分为ARB治疗组(38例)和CCB治疗组(38例),分别给予ARB厄贝沙坦片(150 mg/d)和CCB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口服6个月.所有入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抵抗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IVST、LVPWT、LVMI和抵抗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RB治疗组与CCB治疗组的Bp均明显下降(P<0.05),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B治疗组IVST、LVPWT、LVM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CCB治疗组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但是ARB治疗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 与CCB比较,ARB除了降低血压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抵抗素水平,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级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8例,随机单盲分为2组:对照组59例,给予厄贝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观察组59例,服用厄贝沙坦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血脂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TG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HDL-C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水平下降,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前后对比LVEF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IVST、LVM、LVMI以及LA均较前下降(P<0.05),而LVDd、LVSd、LVPWT、E/A比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的IVST、LVPWT、LVM、LVMI均较前下降,LVDd、LVSd均减小,E/A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除LVEF外,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用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TC、LDL-C及BNP水平,减轻房室压力、逆转房室扩大及心室肥厚,显著改善左室舒张功能;(2)阿托伐他汀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可能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24hABP)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10年以上病史、经冠脉造影或64排CT证实无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分别作24hABP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DECG)检查,观察24hABP,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脉压(24hPP)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的关系。结果24hSBP、24hPP与IVST、LVPWT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随着24hSBP增高及24hPP增大而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心律失常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发挥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高海燕  唐立  穆玉明 《农垦医学》2011,33(5):400-402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与主动脉重构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30例正常者,分别测定室间隔(IVS)心肌和主动脉根部(A0)背向散射积分(IBS)、IBS周期变异幅度(CVIB),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IVS厚度(IVSTd)和主动脉根部(AOD)径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高尿酸血症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44例,福辛普利组42例。分别应用氯沙坦钾片和福辛普利钠片治疗2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氯沙坦组血尿酸水平下降(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均能在很好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氯沙坦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同时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是更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胜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4hPP分为两组,观察Ⅰ组(n=95)为24hPP不低于60mmHg的研究对象,观察Ⅱ组(n=95)为24hPP低于60mmHg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及24hPPI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功能不全在各级别患者间差异。结果①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24hSBP、24hPP均明显较高,而24hDBP均明显较低.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IVST、LVPWT、LVEDD、LVM、LVMI、LVEF、E/A在三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在不同分级患者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PPI明硅正相关于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功能不全(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功能减退中高脉压是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脉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监测中24hPPI是重要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UCG)对105例高血压病患者与45例健康人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LVMI增加占74.2%,对称性左室肥厚占66.6%,非对称性室间肥厚(AST)占7.6%,外周血管阻力(PVR),左室作功指数(LVW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平均动脉压与IVST、LVPWT、LVM、LVWI呈低度相关,与PVR呈高度相关(r=0.765P<0.001)。结论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IVS或/和LVPW肥厚,LVM增加,不同的心脏结构改变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