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5):624-626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将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例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28例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瑞士染色,部分标本同时进行阿利新兰染色。结果:36例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28例脑脊液异常,异常率为77.8%。其中20例为CM,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55.6%;本组共送检脑脊液次数40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反应32例,占80%;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4例,占10%;单核细胞反应4例,占10%;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浆细胞;化脓性脑膜炎2例;病毒性脑炎6例。结论: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CM多见,青壮年患者好发;炎性反应不强烈;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很少出现混合细胞反应;细胞分类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少有激活的淋巴细胞,极少数表现为一过性单核细胞升高,无单核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2.
用间接免疫酶标法(ELISA)检测血清中 CMV-IgG 抗体。361名孕妇所生胎儿的脐血标本中,99.45%妇女有过 CMV 感染。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标本中,有14例患儿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有4倍升高,50例患儿的母血中全可查到 CMV 抗体,说明 CMV 在孕龄妇女中的感染极为普遍,也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使之免于 CMV 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诊断方法及标本的选择对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选择117例疑似HSV感染的皮肤科门诊患者或神经内科脑炎脑膜炎患者血清,其中53例有明显疱疹症状者同时取疱液标本,78例脑炎脑膜炎患者同时采集脑脊液标本。应用ELISA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脑脊液中HSV—IgM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脑脊液、疱疹液HSV抗原。结果血清、脑脊液标本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S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94%、6.41%和59.83%、3.85%。脑脊液、疱疹液TIF法检测HSV抗原阳性率分别是15.38%、67.93%。结论ELISA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HSV—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γ=0.017,P〉0.5);脑脊液标本供检测HSV抗原与HSVIgM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显著(γ=13.224,P〈0.05.);对复发感染患者采用疱疹液抗原检测相对于采用血清检测抗体对诊断HSV感染更具有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对不同病症病程的HSV感染,选择相应适宜的诊断方法及标本种类可取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在儿童脑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钢 《广西医学》2005,27(6):878-879
在儿童严重感染中,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现有的诊断方法常有末梢血红细胞计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以及传统的血、脑脊液病原培养和脑脊液涂片检查等。然而,由于多数患儿早期应用了广谱抗生素或在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医,加之基层病原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病原诊断的阳性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免疫功能受损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病原鉴别中的作用。方法:CD4+ T淋巴细胞降低的不明原因肺部感染患者20例留取标本传统细菌培养,于入院当日及24小时后检测两次新冠病毒核酸阴性后外送病原mNGS检测。比较细菌培养与mNGS病原二代测序结果对不明原因肺炎病原诊断的差异。结果:20例患者共送检23份标本检测病原mNGS,其中无菌标本病原mNGS共15例,结果4例血标本未检测到任何病原体,其余11例共报告病原体18例次;非无菌标本病原mNGS检出的病原体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无菌标本, 8例患者均有阳性病原体报告21例次。而传统细菌真菌培养仅2例报告了白色念珠菌,未见其他病原体阳性报告。结论:mNGS对免疫功能受损不明原因肺炎病原,尤其是条件致病病原学诊断具有更高敏感性,有助于更早识别病原体和指导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6.
焦巍  彭莉 《中外医疗》2014,(15):31-32
目的:观察real time PCR在血流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常规血培养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各临床科室收集的108份脓毒血症患者血液标本进行real time PCR检测,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108份标本当中,两种方法检测出12种病原微生物。 Real time PCR共检测出阳性标本25份,阴性标本83份。其中与血培养共同阳性标本9份,共同阴性标本78份。两方法的一致性为80.6%。Real time PCR的阴性预测值是0.94,敏感性64%,特异性83%。16例标本real time PCR阳性而血培养阴性,5例标本血培养阳性而real time PCR阴性。同时,有2病标超出real time PCR的检测范围,而血培养阳性。此外,real time PCR无法检测光滑念珠菌。结论real time PCR虽然能快速检测血液感染中病原微生物,但依然不能完全替代血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颅内化脓性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4例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甘露醇、地塞米松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记录患者腋下温度及意识障碍变化,检测患者的全血白细胞数(B·WBC)及脑脊液白细胞数(CSF-WBC).[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第7、14天患者腋下温度明显降低,意识障碍明显缓解,B-WBC和CSF-WBC明显下降(与治疗第3天比较,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化脓性颅内感染过程中,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及早缓解患者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促进血和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下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RT-PCR方法在肠道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肠道病毒5’非编码区和VP2基因区共同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各型肠道病毒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已知病毒,并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结果 所检测11种已知病毒中,只对肠道病毒的9个型别扩增,186例心肌炎患者血清标本中,52例(27.95%)阳性,15例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4例(26.67%),阳性。结论 该RT-PCR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06-2015年近10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宜昌市6所监测医院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血液和(或)脑脊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反应进行病原体检测,得出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病原谱构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血清标本1958份,脑脊液标本1867份.2504例病例开展乙脑病毒学检测,1545例病例开展其他四种病毒学检测,1867例病例开展细菌学检测.实验室确诊病毒性感染955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乙脑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84%、20.00%、17.02%和2.44%,;确诊细菌性感染52例,检测出的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2.31%、42.31%和15.38%.时间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总数的55.92%;细菌性感染病例呈全年散发.人群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以<15岁青少年为主,细菌性感染病例以>15岁较大年龄组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1.83%和67.31%.性别分布上病毒性感染病例男女比为1.09:1;细菌性感染病例男女比为2.06:1.结论 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宜昌市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宜昌市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应该重点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耒阳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病原学感染特点。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或对脑脊液中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从而加以鉴定。结果144例患者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占18.8%,其次为结核杆菌(11.1%)和脑膜炎双球菌(6.25%)感染。结论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结核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救治的95例患者,分别收集其住院期间的尿培养、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结果,分析各阳性结果的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送检尿培养标本检出的阳性率为22.91%(11/48),培养出阳性菌7种。共送检脑脊液培养标本检验的阳性率为24.39%(10/41),培养出阳性菌8种。共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的阳性率为16.43%(13/73),培养出阳性菌7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致病菌对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而真菌则对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较多,病原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外科常见病 ,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标本在做一般需氧培养时 ,有部分标本不能检出致病菌或只检出部分需氧菌 ,而将厌氧菌漏掉 ,常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 ,因此厌氧菌的培养越来越显得重要。近 1a来 ,我院细菌室对高度怀疑有厌氧菌感染和需氧培养未检出致病菌的 4 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 ,分别进行了需氧与厌氧培养及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培养基制备1.1.1 普通血琼脂平板和伊红美兰血琼脂平板 按常规要求制备。1.1.2 厌氧血平板 在普通血琼脂平板内加入维生素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疗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4年某传染病医院接诊AID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其中病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析AIDS患者血液培养阳性标本477份、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109份,真菌检出率分别为66.88%(319/477)和66.97%(73/109),其中血液中以马内菲青霉菌检出率最高,为53.04%(253/477),脑脊液中以新生隐球菌检出率最高,占66.06%(72/109)。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均高度敏感。结论AIDS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其中常见的是马内菲青霉菌和新生隐球菌。  相似文献   

14.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仍为许多国家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作者于1980年6月至1983年10月,对2,034例脑膜球菌感染和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标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查。结果,2,034例(成人897例,14岁以下儿童1,167例)患者中,经病原确诊者1,309例(64.9%),其中以脑膜球菌感染最为常见(1,039例,占79.4%);肺炎球菌(147例,占11.2%)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72例,占5.5%)次之;其他51例患者分别检出白色念珠菌(14例)、链球菌(7例)革兰氏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51例病人的62份脑脊液之(csF)标本进行了乳酸浓度测定,指出其结果对于鉴别脑膜炎的病原和诊断治疗反应极为有用.csF取自三组病人;第一组为对照组,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其它病人.14份:第二组为病毒性脑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引发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方法分析20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组的研究对象200例患者中有132例患者检测出病原微生物阳性,阳性率为66%。结论病原微生物感染与患者的年龄相关,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多为轮状病毒,要在实验室检验的基础上对患病幼儿进行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PCR-RFLP、DNA克隆和测序分析来检测和区分6种疱疹类病毒,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疱疹类病毒高度同源序列DNA多聚酶基因中设计两对通用引物,一对扩增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爱泼斯坦-马尔病毒、人巨细胞病毒4种病毒,另一对扩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2种病毒,经DNA 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后,选择BamHⅠ或BstUⅠ酶切扩增产物进行鉴别.最后,对临床38份脑脊液(CSF,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例)和49份血标本(其中27份为确诊病例,22份为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38份CSF标本中13份阳性(34.2%),27份确诊病例标本均阳性(100%),22份临床诊断病例标本16份阳性(72.7%).这些阳性标本通过BamHⅠ或BstUⅠ两种酶切后能明确系何种疱疹类病毒.68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和9份非病毒感染的脑脊液标本6种疱疹类病毒DNA均为阴性.结论: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为疱疹类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科1986年1月至1996年1月收治肝硬变并发低血钠脑病患者2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作一回顾分析。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18例,女6例。年龄30~56岁。病程均在3年以上。HBV感染17例,HCV感染2例,HBV、HCV混合感染4例。病原来检出1例。 2 临床表现 24例均在腹水治疗过程中逐日出现纳差、恶心、腹胀,进而软弱无力。12例出现昏睡不醒,2例呈木僵状态。3例哭笑无常,兴奋多语,语无论次。5例行为异常,或行为与语言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取首次静脉血及脑脊液标本,采用用双抗夹心法测定标本PCT水平。结果:化脑组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均高于病脑组,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测定有助于鉴别化脑与病脑。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腹泻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3~2019年8月我县第二人民医院慢性腹泻HIV感染患者72例的粪便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 病原微生物50株,其中真菌最多,可占45.83%(33/72),隐孢子虫占11.11%(8/72),结核分枝杆菌9.55%(4/72),难辨梭状芽孢杆菌2.77%(2/72)、空肠弯曲菌4.16%(3/72)。结论 慢性腹泻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时主要以真菌、隐孢子和分枝杆菌等为主,通过检测分析,为患者积极寻找致病菌,不仅可预防疾病,也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