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成药》2017,(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红花、丹参、赤芍等)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氯磷定及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2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在治疗前、3 d后、7 d后依次下降;观察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阿托品用量、胆碱酯酶活性恢复60%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反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SAP患者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性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血必净组在治疗5、10 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治疗10 d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28 d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中转手术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SAP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胰腺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研究百草枯中毒机制及血必净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20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中毒组46例和血必净组46例。所有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8 d的临床指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28 d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尿素氮(BUN)、肌酐(Cr)]和血浆中TNF-α、IL-6、TGF-β_1水平。结果血必净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中毒组(P均0.05),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中毒组(P均0.05)。血必净组治疗后血浆中ALT、AST、TBil、IBil、BUN、Cr、TNF-α、IL-6、TGF-β_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中毒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多脏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炎症反应,抑止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姜丽杰  李霞  焦丽强 《河北中医》2012,34(3):418-4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ARDS患者随机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入院后第1、3、5、7 d TNF及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2.8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入院后第3、5、7 d TNF及IL-8水平与本组入院后第1 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2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TNF及IL-8水平,阻断肺损伤演变进程,促进肺组织修复和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炎症指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炎症指标、胃肠功能指标变化。同时比较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体温(T)、APACHEⅡ评分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RR、HR、T、APACHEⅡ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WBC、IL-6、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腹腔内压力(IAP)、胃残留量(GR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胃动素(MO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GAS、IAP、GR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28 d病死率为17.78%,低于对照组的37.78%(P 0.05)。结论温下健脾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刘大奎 《新中医》2013,(1):31-3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等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器官衰竭评分(Marshall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比较28天病死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Marshall评分值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7天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APACHEⅡ、Marshall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及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7天,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IL-6、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28天病死9例,病死率为26.4%,对照组病死13例,病死率为4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血清促炎介质IL-6水平,调节严重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因子的平衡,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血必净治疗.结果:连续治疗7d后,观察组在T、RR、HR、CRP、WBC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为14.3%,病死率为3.8%,对照组则分别为25.0%、42.9%(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中断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乌司他丁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点,每日2次;大黄粉10 g胃管内注入,每日2次。疗程5 d。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5 d 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TNF-α、IL-6、IL-8水平持续升高(P<0.05)。治疗第1日2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第2日起治疗组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及大黄粉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提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抗炎作用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血必净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治疗组),每组40例。用药前常规采血、留取尿标本,对照组给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体温恢复情况、尿频、尿痛好转情况。于第1、7、12、14天检测尿常规、血常规、CRP、PCT炎症指标。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在体温、尿痛症状好转及炎症指标方面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体温、尿白细胞、血常规、CRP、PCT等炎症指标明显下降(P<0.05);且血必净治疗组炎症指标恢复正常较对照组提前2 d(P<0.05)。结论:血必净可以促使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体温、尿常规、血常规、CRP、PCT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和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0例脓毒症分为常规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均95例。两组均严格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2016年版)给予常规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常规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急性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血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统计两组E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7 d后血清TNF-α、hs-CRP、PCT、IL-6和cTn I、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7 d后上述炎性因子和心肌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EICU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对症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和保护心肌功能,对改善病情程度和缩短EICU住院时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对热毒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受PCI术且中医辨证为热毒痰瘀证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方,连续用药1个月。观察PCI术后24 h和30 d的中医证候积分;术后24 h、7 d及30 d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NEU明显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CRP、hs-CRP、IL-6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7 d、30 d hs-CRP较对照组下降,7 d IL-6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VID-19疑似病例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温、心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1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bi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bid。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积分、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情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肺功能水平,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白介素-1( 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相对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的84.00%相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达到96.00%(P<0.05);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血清IL-1,IL-6以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NK细胞相对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必净对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并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日2次,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与FIB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AECOPD,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面积撕脱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溶于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60 min/次,2次/d,连用7 d.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观察创面渗出情况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7 d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经处理有统计学意义(TNF-α;t=16.58,P<0.01;IL-6;t=12.55,P<0.01;CRP;t=29.64,P<0.01;WBC;t=29.03,P<0.01;NEU%;t=18.81.64,P<0.01).两组治疗7 d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NF-α;t=-29.46,P<0.01;IL-6;t=-16.93,P<0.01;CRP;t=-20.36,P<0.01;WBC;t=-10.11,P<0.01;NEU%;t=-15.24,P<0.01).治疗组创面的渗出少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面积撕脱伤患者的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并可减少创面渗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CRP、IL-6水平的影响,并探讨通心络治疗与PCI治疗后早期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4月在我院心导管室行PCI治疗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加用通心络口服4周。所有患者于PCI前1 d、术后第2天、术后4周分别测定CRP、IL-6,并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CRP、IL-6在PCI术后第2天即明显升高,4周后炎性因子均低于术后2 d(P<0.01),通心络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通心络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脏事件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07)。结论ACS患者PCI术后应用通心络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可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