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精神鉴定是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进行科学判定。这一工作要求鉴定人不仅有丰富的精神病学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知识,责任特别重大,难度较高,对于什么人才能有资格承担这...  相似文献   

2.
通过统计 5 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情况 ,分析此类鉴定的一般特点和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①一般资料 :年龄 :平均年龄 (44 4 6± 18.88)岁。性别 :男 2 8例 (5 0 9% ) ,女 2 7例 (49 1% )。②案件类型 :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8例 (14 5 % ) ,劳动纠纷 11例 (2 0 0 % ) ,离婚 2 8例 (5 0 9% ) ,房产纠纷 2例 (3 6 % ) ,返还财产 1例(1 8% ) ,著作权纠纷 1例 (1 8% ) ,监护权 1例 (1 8% ) ,遣产分配2例 (3 6 % ) ,股票转让 1例 (1 8% )。③被鉴定人在案件中的身份 :原告 2 0例 ,被告 33例 ;利害关系人 2例。④疾病诊断 :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3.
近4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近 4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方法 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于196 0~ 1979年 (A期 )鉴定的 5 75例、1980~ 1989年 (B期 )鉴定的 12 74例和 1990~ 1997年 (C期 )鉴定的 936例案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近 40年中 ,被鉴定人逐渐年轻化 ,女性构成比上升 (P <0 0 1) ,政治型案件构成比下降 (A期 :5 0 0 9% ,B期 :4 2 4% ,C期 :0 96 % ;P <0 0 1) ,经济案、性受害案、精神伤害案 ,以及性自卫能力和精神损伤评定的构成比均有上升 (P <0 0 1) ;精神分裂症的构成比下降 (A期 :6 1 39% ,B期 :37 83% ,C期 :39 2 1% ;P <0 0 1) ;做出责任能力评定的构成比增加 (A期 :14 2 9% ,B期 :88 6 3% ,C期 :99 2 2 % ;P <0 0 1)。结论 近 40年中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呈现不同的特点 ,并逐渐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点。方法 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鉴定的民事行为能力案 32例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结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 17例 ,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11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例 ;辨认能力丧失 17例、削弱 10例、未受损 5例。结论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受辨认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10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回顾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我国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前后新疆地区 10年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临床特征及变化特点。方法 以 1997年 10月 1日新《刑法》实施日为分界线 ,对 1992年 10月 1日至 2 0 0 2年 9月 30日鉴定的2 0 0 9名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前 5年为A组 ,后 5年为B组。结果 ① 10年间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5 8 4 4 % )。被鉴定人均为青壮年 (2 9 5 3± 11 2 4 )岁 ,接受国民教育的时间短 (7 5 1± 4 13)年 ,男性较多 (6 9 19% )。2组相比 ,B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构成比下降 (P <0 0 5 )。精神损伤鉴定和限定责任能力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 (P<0 0 1) ;女性被鉴定人增多 (P <0 0 1) ,受教育时间延长 (P <0 0 1)。 2组诊断排序中前三位为精神分裂症(2 9 4 7% ) ;精神发育迟滞 (16 5 3% ) ;无精神病 (10 4 0 % )。酒所致精神病障碍的比例 (6 5 2 % )远高于文献报道。结论 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施后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临床特征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病理性赌博是一种严重危害个人及社会的精神疾病,随着赌博机会的增加,其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国内外也有不少关于病理性赌博的研究报道,但关于病理性赌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案例报道并不多见.现将病理性赌博伴凶杀1例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1.1公安机关提供的鉴定材料被鉴定人男性,33岁,汉族,小学文化,未婚,无业,因故意杀人且疑有精神障碍由公安机关委托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G2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及农民占优势,案件类型涉及34种,以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案例居多(占58.2%);盗窃、抢劫案例相对较高(12.5%)。鉴定诊断结果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分裂症(31.5%)、无精神病(14.8%)、精神发育迟滞(10.4%)、情感性精神障碍(9.2%),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8.3%)。在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判定无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完全责任能力,分别占被鉴定人总数的31.2%、19.5%、21.5%。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以离婚案例和财产继承、房产纠纷案例居多。结论青岛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疾病诊断排序前三位的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障碍。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服务对象逐渐多样化,服务范围由从重点为刑事法律服务向兼顾民事扩展。  相似文献   

8.
酒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酒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和司法精神病学的鉴定特点。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根据被鉴定人的临床特点 ,按国内绝大多数学者的分类意见 ,将 12 2名被鉴定人分为普通醉酒 ( 98例 )、复杂性醉酒 ( 10例 )和酒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 14例 ) 3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组被鉴定人作案的类型、性质 ,对作案过程的回忆 ,作案的动机 ,责任能力的评定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普通醉酒、复杂性醉酒、酒所致精神障碍三者间作案的特征有明显不同。对各种类型的酒中毒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应坚持从严的原则 ,以防止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减少社会财产损失。对特殊人群应加强教育 ,改变饮酒方式 ,稳定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9.
1998~2000年某医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 ,对 1998~2 0 0 0年我院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件进行对比分析。对象和方法 样本源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经我院司法鉴定的案例 ,共 370例。其中 1998年 10 7例 ,1999年 95例 ,2 0 0 0年 16 8例。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制调查表 ,详细收集鉴定案由、法律能力、疾病分类、责任能力评定等 ,并比较三组的资料。数据处理采用 χ2 检验。结果 三年中女性被鉴定人的构成比逐年上升 (χ2 =8 6 8,P <0 0 5 ) ;其中 1998年为 15 0 % (16例 ) ,1999年为2 7 4% (2 6例 ) ,2 0 0 0年 (以下按此…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贩毒活动猖獗,20世纪80年代以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前吸毒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稳定的公害,因吸食毒品导致精神障碍以致违法行为的鉴定案例数量逐年上升。本鉴定科从2005年起才有吸食毒品的鉴定案例(2005年仅1例;2006年8例)。在司法精神病学学术界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分歧。本文报道3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并结合案例讨论有关评定问题。1案例介绍1.1案例1丁某男性1957年9月生汉族江苏省人初中文化无正当职业被鉴定人有吸食海洛因史。既往因容留他人吸毒罪、贩卖…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过去作鉴定一般只从医学上来证明被鉴定人有无精神疾病,而目前对刑事案件作司法精神鉴定,不仅要作出医学诊断,更重要的是要确定被鉴定人有无刑事责任和受审能力。过去在国内精神鉴定工作中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尤  相似文献   

12.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精神病学的检查和诊断与其它临床各科相比 ,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 ,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则更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1 生物学依据欠缺医生在没有生物学依据的情况下做出精神疾病的诊断 ,而司法鉴定涉及原被告双方。如果被鉴定人不是典型的、公认的精神病人 ,结论往往使被鉴定人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维、哈族与汉族的民族特征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差异 ,作者对本院有关于此的案例进行了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我院自 198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之间共接受维、哈族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者 5 4例 ,并随机抽取同期汉族鉴定案例 (5 4例 )作为对照 ,均符合CCMD - 2 -R中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采用自编的调查表格详细收集有关资料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案件类型、案件特点、鉴定诊断及鉴定结论等 ,并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有关数据均用 χ2 检验。2 结  果2 .1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 1)。表 1 两组的…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与90年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80年代与 90年代司法精神病鉴定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盐城市精神司法鉴定委员会鉴定技术组 1980年至 1999年鉴定的 1111例案例 ,分为 80年代组与 90年代组进行比较。 (80年代组 198例 ,90年代组 913例 )结果  90年代组比 80年代组 :在鉴定诊断中 ,人格障碍减少 (P <0 0 5 )其它无显著变化 ,两组中居第一位的为精神发育迟滞 ,分别占 36 6 %和 33 8% ;在法律能力评定中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所减少 (P <0 0 5 ) ,性防卫能力评定中有所增加 (P <0 0 5 ) ,两组中居第一位的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分别为70 4 %和 78 3% ;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中 ,完全责任能力在减少 (P <0 0 1) ,而部分责任能力在增加 (P <0 0 1) ,两组中居第一位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分别占 4 6 7%和 5 6 1% ;在鉴定案例犯罪类型中 ,盗窃案件增多 (P <0 0 1) ,政治案件和流氓案件减少 (P分别 <0 0 5和 <0 0 1)。结论 我国的司法精神病学正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精神发育迟滞的女性被鉴定人在司法精神鉴定中,可能影响其性自卫能力评定的非智力因素。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检查中发现智力水平与性辨别能力有矛盾的女性被鉴定人57例及其家人和办案人员进行自制问卷的调查。结果家属对案件的态度25 例(43.9%)及延误报案时机18例(31.6%),被鉴定人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43例(75.4%)和与智力不相称的学历水平13例(22.8%),询问笔录的真实性21例(36.8%)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司法精神鉴定人员对其性自卫能力的评定,这些影响因素均呈现一定的特征。结论被鉴定人家属及办案人员对待案件的某些态度和行为等,可能构成影响一些精神发育迟滞女患者的性自卫能力评定的非智力因素,须注意进行识别、排除。  相似文献   

16.
盲流人员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盲流人员作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常较一般人员更为困难[1],其原因为: (1)缺乏调查资料盲流人员常缺乏基本资料,如姓名、年龄、籍贯、住址、文化程度等.有的被鉴定人接触不好,连笔录都无法做.有的虽自报了姓名地址等,但与当地派出所联系时,常查无此人,无法落实其身份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近1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征。方法将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于1997年~2006年鉴定的3016例案件,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近10年中,被鉴定人的女性构成比有所上升(P〈0.05),凶杀案件、纵火案件构成比下降,性侵害案件、盗窃案件,以及性自卫能力和伤残评定的构成比均有上升(P〈0.05)。鉴定诊断中,精神发育迟滞和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比例有所增高,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比例有所下降(P〈0.05);刑事案件受害者中精神病患者的家人被伤害的比例增高(P〈0.05);做出完全责任能力评定的比例下降,无责任能力评定的比例增加(P〈0.05)。送检单位中法院和其他机关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近10年中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呈现不同的特点,司法精神病学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9~200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301例法医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被鉴定人以男性(69.84%),青壮年居多。其中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性自卫能力鉴定居次。2.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病为主:近10年,无精神病案例及人格障碍案例明显增加。犯罪类型以杀人、伤害案件为主;性防卫能力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为主。因果关系鉴定诊断以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及心因性精神障碍为主。民事行为能力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结论近20年鉴定案例以刑事案件的刑事能力及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主。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智能障碍为主。近10年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无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增多,完全责任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编辑先生: 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这类鉴定比较困难,请问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xxx读者 答读者来信 xxx读者: 我国目前司法精神病学术领域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鉴定研究较少,许多问题尚待研究.笔者就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1 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级 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不同国家的法律有不同规定,有的国家分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两种情况,俗称二分法;有的国家,包括我国,分为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3种情况,俗称三分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 1985年 1月至 1997年 9月之间接受住院司法精神病鉴定 4 0例的护理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 4 0例 ,均为司法部门委托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住院案例。男 30例 ,女 10例。年龄 17~4 6岁。已婚 2 3例 ,未婚 17例。文盲 5例 ,小学 18例 ,中学 17例。凶杀、伤害 15例 ,盗窃、抢劫 11例 ,被性伤害 8例 ,强奸、性骚扰 6例。住院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9例 ,躁狂症 6例 ,拘禁性精神病 3例 ,精神发育迟滞 8例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分裂症 4例。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 (CCMD -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